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愛黨信黨跟黨走 昂揚奮進新征程
2022-07-04 16:22:42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我省各地各部門開展形式多樣活動慶祝建黨101週年——愛黨信黨跟黨走 昂揚奮進新征程

(指令)河北:愛黨信黨跟黨走 昂揚奮進新征程

  6月30日下午,在樂亭縣“追尋紅色記憶 凝聚奮進力量”故事會大賽現場,參賽選手講述紅色故事。河北日報通訊員 范虎攝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1週年,連日來,河北省各地各部門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表達愛黨信黨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謳歌黨的豐功偉績,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以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的實際行動獻禮黨的生日,努力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環境。

  一曲曲深情的頌歌,唱響共産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一個個緊密結合實踐的慶祝活動,表達了廣大黨員幹部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擔當擔責、真抓實幹,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豪情。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6月30日,振奮人心的《團結就是力量》在它的誕生地——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再次唱響。“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村裏全體黨員回信,勉勵大家把鄉親們更好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全村黨員幹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和鄉親們一起唱響團結歌,挖掘好紅色資源,發展好特色産業,讓大夥兒日子越過越紅火。”村黨支部書記封紅卷表示。

  抒發愛黨情懷,表達真摯祝福。6月29日,衡水市深州市以“永遠跟黨走·追夢新時代”為主題的慶“七一”文藝演出在永盛橋廣場舉行,高蹺、鑼鼓、舞蹈等節目輪番登場。6月26日,“喜迎二十大·領航向未來”秦皇島市職工群眾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暨市直機關迎慶二十大歌咏大會拉開帷幕。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80後黨員石媛楠説,“今天,我要用一首《燈火裏的中國》,為我們偉大的黨和偉大祖國送去最真摯的祝福。”

  重溫光輝歷史,感受初心使命。6月30日下午,樂亭縣舉辦“追尋紅色記憶 凝聚奮進力量”故事會大賽,來自李大釗紀念館的工作人員甄珍,從李宏塔先生捐贈“七一勳章”給李大釗紀念館講起,講述了《祖父的遺産僅一塊大洋》的故事,表現了從李大釗、李葆華再到李宏塔祖孫三代的樸實家風和紅色初心。6月30日,保定市易縣組織黨員幹部赴狼牙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書寫時代芳華”主題黨日活動,重溫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跡,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6月28日,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人民檢察院組織全體幹警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龍滿族自治縣花廠峪村,開展“踏尋革命足跡 牢記初心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再一次感受到思想的洗禮。

  連日來,在燕趙大地上,從機關到企業,從城市社區到農家場院,河北兒女紛紛表達著愛黨愛國的赤子情懷。

  廊坊市三河市衛健局黨總支副書記舒暢以《“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的精神密碼》為題為全體黨員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三河市衛健局還為6月份入黨的16名共産黨員集體慶祝“政治生日”。地圖、黨旗、天安門……近日,張家口市宣化區幼兒園組織了一場創意美術作品展,孩子們用題材多樣的繪畫作品,表達對黨、對祖國的熱愛。邢臺市寧晉縣為488名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拼搏奮鬥新征程。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把慶祝過程轉化為拼搏奮鬥、幹事創業的過程。

  6月30日上午,石家莊市讚皇縣舉辦“砥礪奮進正當時 我為黨旗添光彩”專題演講比賽,14名選手圍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立足崗位實際,講述他們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為黨旗添光彩的事跡。6月29日,河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處黨支部與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開展“聯學共建”啟動儀式暨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大家重溫入黨誓詞,參觀河北師範大學校史館、生物實驗室等。參加活動的河北省教育廳青年幹部一致表示,要以先輩為楷模榜樣,堅守初心使命,不負青春韶華,為推進河北省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近日,邯鄲市復興區開展了“辦實事、擴投資、聚民心、頌黨恩”系列主題活動,涵蓋文化惠民活動、基層黨員幹部培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等九項內容。“七一”前夕,滄州市新華區石化新村社區“黨員助老之家”揭牌,通過“黨員助老之家”,社區內退休黨員與獨居或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結成幫扶對象,提升高齡老人居家養老的品質。(河北日報 記者趙建、桑珊、孫佔穩、張嵐山、劉劍英、任學光、董昌、焦磊、徐華、王育民、劉禹彤、師源、劉雅靜、王永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