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崇禮:“冬奧小城”這樣走向世界
2022-07-11 09:47:19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中首)淬煉,“冬奧小城”這樣走向世界

  日前,張家口市崇禮區富龍四季小鎮國際度假區開啟夏季運營模式,迎來了眾多遊客。河北日報通訊員 高偉成攝

  核心提示

  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2022年冬奧會,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大事,是黨中央賦予河北的重大政治任務和光榮使命。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地之一,7年來,張家口市崇禮區全面落實“四個辦奧”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辦賽要求,為北京冬奧會的圓滿順利舉辦貢獻了重要力量。

  河北省委十屆二次全會提出,河北在北京冬奧會籌辦舉辦上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使後奧運經濟和文旅産業,成為河北省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今,崇禮冬奧核心區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國家冬季兩項中心設施世界一流,高速、高鐵四通八達,冰雪運動、冰雪人才、冰雪産業協調發展,這座塞外小城實現了精彩蝶變。

  本文通過幾位參與北京冬奧會場館設施建設、賽事服務保障、後冬奧經濟發展的崇禮人經歷,展示崇禮借助北京冬奧會,從一座籍籍無名的塞外小城成為聞名遐邇的“冬奧小城”的蝶變過程。“顏值”不斷刷新、“氣質”越來越美的崇禮,未來必將在國際舞臺上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從無到有

  —— 世界一流場館如何打造

  碧空如洗,白雲如浪。

  在崇禮冬奧核心區,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斜倚山巒、巧奪天工;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仿佛兩顆寶石在山林間熠熠生輝;將它們串聯起來的空中廊道“冰玉環”,則似一條璀璨的項鍊。

  不遠處,結合了北方山地民居特色的張家口冬奧村悠然靜謐;太子城冰雪小鎮猶如片片雪花灑落在群山之間。

  “走在冬奧場館之間,宛如畫中游,這種感覺真棒!”崇禮太子城國際冰雪小鎮管委會副主任趙利東,工作之餘,習慣沿著場館轉一轉。趙利東是土生土長的崇禮人,參與了張家口賽區規劃圖的繪製,見證了冬奧場館和配套設施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那段時間幾乎天天去實地踏勘,每個場館、每條道路、每座山坡,都走過上萬遍。”趙利東回憶説,為了準確地標出場館及其配套設施等基礎信息,他和同事們走遍了崇禮冬奧核心區的角角落落。

  場館設計更是精心雕琢。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的造型設計,設計團隊看了超過200個方案,包含了燈籠、長城、博古架等各種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趙利東説,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體育建築是非常困難的,而如意的形象正好和跳臺接近,成為最終選擇。

  面對施工難度在歷屆冬奧會中都絕無僅有的“雪如意”,建設者們攻堅克難、矢志創新,憑藉“中國智慧”,成功解決了頂峰俱樂部懸挑、S形滑道施工等一系列難題,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崇禮全年有效施工時間僅有6個月,面對不利的施工條件,建設團隊相互鼓勵、咬牙堅持,最終克服了一切困難。”趙利東説,盛夏,建設者們頂著烈日施工,皮曬脫了一層又一層;隆冬,七八級的大風中,大家經常冒著嚴寒作業,手、臉都被凍麻木了。

  衝刺冬奧相關配套項目建設期間,上萬名建設者堅守一線,供水施工和電力管廊施工出現交叉,大家都想搶工期,誰先誰後?施工導致道路斷交,如何保證出行……趙利東和同事一個個掰扯、一個個解決,常常工作至深夜。“我是個急脾氣,説話本來就快,通過解決各種矛盾、問題的歷練,現在語速都已經超越很多主持人了!”

  高水準規劃設計,高標準施工建設,最終成就了冬奧精品工程。

  張家口賽區76個冬奧項目全部提前高品質完成,場館設施充分體現了中國元素,競賽場館和冬奧村均達到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國際冬季單項體育組織對比賽場地給予高度評價,國際雪聯官員對雲頂滑雪公園雪道深表讚賞。不久前,“雪如意”榮膺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記者手記】

  採訪中,記者時刻能感受到崇禮人思想上的“升級”。

  如今的崇禮,各式建築造型別致,智慧交通四通八達,沿街雪具店國內外品牌雲集,各檔次的餐廳和酒店配套齊全、城鄉環境整潔有序……崇禮將國際一流的標準冬奧場館和配套設施建設、融入完善生態體系、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多個領域,把綠色奧運與奧運惠民、美麗鄉村與生態惠民有機結合,在展示冬奧景觀風貌的同時,實現全域面貌整體蛻變,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冰雪旅遊目的地。

  從低到高

  ——世界一流服務如何展現

  賽會服務保障水準會影響冬奧舉辦地的形象和口碑。

  一直以來,崇禮地處大山深處,幾乎沒有大賽服務經驗。如何實現大賽服務水準由低到高的躍升?

  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精益求精。

  作為東道主的崇禮全力以赴服務國家大事,幹部群眾熱情高漲,掀起“愛崇禮·我為冬奧作貢獻”熱潮,把所有的幹勁、精力、智慧全部集中到服務保障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圓滿順利舉辦上來。

  “精益求精”成為“崇禮服務”最醒目的標簽。

  2022年2月7日中午,雲頂滑雪公園傳來消息,有運動員受傷出現昏迷,雪場已啟動直升機轉運。聞訊,北醫三院崇禮院區立刻組織搶救人員,直接到達創傷樓頂停機坪。5分鐘後,直升機降落。院區醫生和轉運醫生迅速對接,將受傷運動員運送至急救中心。

  高效的救援受到了國際雪聯醫療委員會副主席珍妮·舒特女士的肯定。她表示,“你們給了參賽運動員近乎頂級的醫療保障!”

  “家門口的冬奧盛會,運動員有自己要實現的夢想。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他們,站在身後,保駕護航。”參與了此次救援任務的北醫三院院長助理、崇禮院區醫務科常務副科長、運動醫學科副主任丁中偉介紹説,醫護人員日復一日地演練,反復打磨,優化診療流程,快速安全高效的“賽場——醫療站——直升機——定點醫院一體化”冬奧醫療救治體系為傷員贏得了寶貴的救援時間。

  賽事期間,作為連接張家口賽區冬奧場館與定點醫院的聯絡人,丁中偉平均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參與協調救治患者987人。“我是一名崇禮人,能夠參與冬奧醫療保障工作,與有榮焉。我將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能力水準,更多地服務社會。”丁中偉動情地説。

  冬奧會的氣象服務保障一絲不茍。

  為了摸清冬奧賽場天氣“秉性”,提供最精準的預報、最精細的服務,張家口賽區建立起“多要素、三維、秒級”的立體氣象監測網絡。

  冬奧會期間,志願者成為賽場內外一道靚麗的風景。

  “我們都特別為家鄉驕傲,想到能在冬奧會期間讓這座小城給世界留下好印象,所以我們都很拼。”賽事期間的2月13日晚,崇禮迎來了強降雪,中南民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大二學生霍瑋琪臨時接到通知,第二天早上7時到達點位進行掃雪活動。當天上午的氣溫達到零下三十攝氏度,卻沒有一個志願者遲到。他們冒雪清理路面,路過的人紛紛豎起大拇指:“雪美人更美!”

  共青團崇禮區委書記吳華臻介紹,崇禮城市誌願者的招募對象以本地青年為主,他們中有掌握心肺復蘇等專業急救技術的,有能使用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語言熟練交流的。他們對服務展現出的兢兢業業的態度令人敬佩,也向世界展示了最美服務風采。

  【記者手記】

  冬奧會帶給崇禮的,一個最明顯的變化,還體現在崇禮人的精神面貌上。

  服務保障冬奧崗位上的每一個崇禮人,用燦爛的笑容、專業的技能、勤勉的行動,用專業、貼心的服務,向世界展示崇禮人的最美風采。通過籌辦舉辦冬奧會,崇禮有了辦大事的經驗,開拓了幹部群眾的視野,冰雪賽事辦賽場地達到世界頂尖水準,賽事服務及各業務領域保障體系也非常優秀成熟,為未來大型賽事舉辦和地方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從弱到強

  ——世界一流冰雪勝地如何實現

  白雪褪去,蒼翠襲來,“雪如意”再迎客。

  5月19日,張家口全季體育産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這裡揭牌,也標誌著冬奧場館開啟賽後運營。崇禮區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區長,太子城冰雪小鎮黨工委書記張樹峰代表區政府與公司簽約,雙方將圍繞賽事運營、體育産業發展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崇禮後奧運經濟發展。

  “目前看,崇禮後奧運經濟發展還比較弱小,但潛力巨大,唯有不懈追求!”張樹峰信心十足。

  商務洽談、專題調度、實地走訪……近一段時間,張樹峰的日常工作安排得滿滿噹噹。

  北京冬奧給崇禮留下的,不僅僅是場館遺産。

  交通設施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城一條路,沒有紅綠燈”,崇禮人曾這樣形容昔日的家鄉。如今,高速過境、高鐵直達、高鐵與高速無縫接駁。“目前,全區內外路網日臻完善、便捷暢達,‘四縱三橫一環’立體交通網絡逐步形成,加速融入‘首都一小時交通圈’打通了崇禮發展的‘動脈’。”張樹峰説。

  “我們按照河北省委十屆二次全會的要求大力弘揚北京冬奧精神,搶抓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的重大機遇,不懈努力,推動崇禮更快發展,為崇禮人民帶來更多實惠。”張樹峰表示。

  弱與強是可以轉化的,重要的是行動起來了——

  以“體育+”的方式改善區域面貌。

  崇禮已成為全球旅遊目的地,被評為冰雪旅遊投資潛力區。在崇禮,已建成7家大型滑雪場,冰雪産業鏈上大概有4萬多人。每3個老百姓,就有一個在從事跟體育、滑雪相關的産業,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崇禮依託冬奧場館,加強與國內外滑雪賽事組織合作。

  將積極承辦國際雪聯世界盃、洲際杯以及亞冬會、全冬會等頂級賽事;依託現有雪場和酒店,精心謀劃組織群眾性文旅活動,吸引大型音樂節、研學旅遊、電競比賽等常駐崇禮;依託國際會議中心、會展中心、冰雪會堂,著力推動更多高端論壇峰會落戶崇禮,打造京北會議會展新坐標、國際商務交流新平臺;依託冰雪博物館、太子城展館、太子城遺址公園,開發奧運主題文創産品,挖掘文化內涵,豐富展示內容,提升層次感和厚重感,讓歷史文化與冰雪運動交相輝映。

  變強的重要支撐項目接踵而至——

  張樹峰透露,崇禮積極謀劃推進體育文旅項目,增加投資、補齊短板、拉動發展。目前,丹佛尚城收尾、中赫太舞會議會展裝修等11個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正在有序復工進場,年內陸續完工;萬科·汗海梁滑雪場、多樂美地單軌齒輪觀光火車等6個項目,正在加快規劃設計,年內全部實現開工;越山向海大本營、商務休閒小鎮等10個項目,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正在招商洽談,爭取年內簽約落地。

  崇禮正大踏步向世界一流冰雪勝地邁進……

  【記者手記】

  在採訪時,我們看到許多忙碌的身影,經歷過冬奧的崇禮人行動上變得迅速有力。“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景、冬滑雪”,崇禮不斷延伸産業鏈條、豐富産業業態,推動“一季遊”向“四季旺”轉變,“雪國崇禮·戶外天堂”品牌的標識性、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如今,崇禮立足資源稟賦,開展全域旅遊創建,面向京津、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河北日報 記者郭曉通、蔡計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