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張家口宣化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群
2022-07-12 11:30:24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張家口宣化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群 現場的恐龍足跡有4300多個,初露面積和足跡數量為全國之最

  日前,河北省自然資源廳發佈古生物化石調查成果。2020年4月,河北省區域地質調查院在張家口宣化發現約9100平方米恐龍足跡化石群。

  兩年來,河北省自然資源廳積極組織專家現場核實並及時上報自然資源部,同時對這一帶古生物化石加強保護和調查評價。經清點測算,恐龍足跡化石群現場的恐龍足跡有4300多個,初露面積和足跡數量為全國之最。地質調查人員對現場測定地層年齡顯示,恐龍足跡所在岩石層距今1.5億年,但現場的足跡保存十分清晰。

  專家通過對痕跡辨認和分類探查,確定共有恐龍足跡4屬4種,新發現恐龍足跡種屬1例。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表示,初步確定這些足跡來自4種恐龍,其中一種是新發現的恐龍,命名為王氏亞洲龍。從足跡來推斷,恐龍體長約4至5米,在當時屬於當地食物鏈的頂端。

  據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李建軍推測,發現足跡的現場在一億多年前曾擁有大片森林和水源,所以有大量植食性恐龍和肉食性恐龍在這裡聚集。恐龍足跡形成條件非常苛刻,是恐龍在濕度、黏度、顆粒度適中的地表行走時留下的腳印所形成的化石,恐龍足跡比恐龍化石、恐龍蛋化石更具特色和意義。這些完好的恐龍足跡填補了河北省“燕遼”和“熱河”兩大中生代生物群落之間時間間斷的“空白區”,對於研究兩大生物群落的關聯性等科學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河北日報 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劉彩欣、章洪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