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合力打造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2022-07-12 10:16:45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攜手下好“一盤棋”——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合力打造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近來,有關北三縣的一個個好消息令人振奮:備受關注的地鐵22號線平谷線河北段施工正酣,燕郊居民坐地鐵去北京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廠通路京冀段同步開工,大廠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近了4公里;北三縣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跨省通辦政務服務多點開花……

  早在2020年3月17日,國家發改委就已發佈《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從國家層面為推動通州和北三縣協同發展進行“頂層設計”。此後,兩地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攜手共下協同發展“一盤棋”。

  一河之隔,隔不開兩地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熱盼。聚焦北京“擺不下、離不開、走不遠”功能和自身産業定位,北三縣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交通、産業、生態等對接協作,攜手北京通州區打造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協同一體

  集聚産業發展新動能

  5月28日,廊坊市北三縣2022年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聯東U谷·大廠海高智控雲谷項目、航空航天智慧裝備研發規模化生産項目、安運橋建設項目等46個重點項目吹響開工號角。

  在活動現場,一塊塊展板向人們“解説”著當日開工的重點項目。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産業轉移。

  “引進一個項目,帶動一片産業”。近年來,從項目承接到産業聯動,廊坊北三縣充分利用區位、資源等優勢,加強産業佈局調整和産業鏈重構,主動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産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區域産業協作不斷走向深入。

  徐安余是三河一家生産空氣能設備企業負責人。2010年6月,他所在的企業把研發、生産環節放在燕郊,前不久又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開設了行銷中心,“這樣既可以享受燕郊低價地等優惠政策,也沒丟掉北京的巨大市場。”

  近年來,三河市積極與通州區對接,探索一體化聯合招商、跨區域分稅共享等機制創新,緊盯龍頭企業、央企京企、外資項目,引進一批“鏈主型”企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成鏈集群,發展壯大。

  除了三河市,香河縣與北京各開發區、商學會以及通州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建立了信息共享和聯合招商等機制,已承接産業轉移項目83個,中糧集團可口可樂、北京牛欄山、韻達電商等79個項目已建成投産,稻香村集團食品生産基地等項目正在抓緊建設。

  而在大廠回族自治縣,文旅産業也有新動向。2021年12月22日,國家京劇院文旅融合産業化基地項目在大廠開工建設。該項目承接以國家京劇院為代表的文化産業疏解,圍繞戲劇文化核心主題打造中國戲劇文化産業創新傳承示範區。在未來的發展藍圖中,這裡將與大廠影視小鎮攜手,成為通州區環球主題度假區、張家灣設計小鎮等副中心特色小鎮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從而實現聯動發展。

  從單一項目的承接,到發揮各自優勢打造全産業鏈集群,北三縣和通州區産業協同正在加速。2021年,北三縣累計與北京市簽訂重點合作項目82項,總投資877億元,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為歷年之最。

  根據有關規劃,廊坊明確了“科創燕郊、智造三河、商務大廠、文旅香河”的縣域經濟定位,積極構建“北京研發設計、廊坊轉化配套”的産業鏈協作新格局。未來,北三縣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製造、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推動北京科技資源向北三縣延伸。依託北京科創資源優勢,北三縣將攜手北京共建燕郊北部科學城等平臺,吸引北京更多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産業化,構建分工合理、上下游銜接的一體化現代産業體系。

  互聯互通

  交通血脈更加暢通

  6月24日,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實現跨境復航——京冀交界,分別從廊坊香河、北京通州出發的遊船相向駛過楊洼船閘。在北運河廊坊段與北京段同步實現旅遊通航一年之際,兩地正式實現互聯互通。

  碧水挽京冀,運河綻新顏。兩地通航為京冀文化旅遊業發展帶來新活力,更將帶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廊坊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除了水路相通,北三縣與通州區陸路的互聯互通也越來越順暢。

  “廠通路終於開建了!”2021年年底,連通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和北京通州區的廠通路,在京冀兩地同步開工建設。當天,市民王凱特意趕到啟動儀式現場,記錄下這令人興奮的一刻。

  王凱家住大廠,工作在潮白河對岸的通州潞城,“現在我上下班走武興路,不僅車多人多,而且繞遠。”王凱説,廠通路開工那天,社區群裏非常熱鬧,大夥都盼著這條路快點建成。2024年,廠通路竣工通車後,大廠到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的距離將縮短約4公里,為兩地通勤人員往返京冀提供更多出行選擇。

  暢通“主動脈”,打通“微循環”。目前,三河燕郊西出口立交樞紐已實現通車;京冀首條跨省市地鐵北京地鐵平谷線建設正有序推進;串聯通州區和北三縣的京唐城際鐵路將於2022年建成通車;廠通路、三河神威北大街、香河安石路和通寶路4條跨界骨幹道路,在京冀合力推進下均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其中廠通路和安石路已開工建設;密涿高速北延與京平高速對接工程2022年將開工建設……

  廊坊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望未來,北三縣和通州區交通血脈將更加暢通,一體化交通網絡將更加完善。”

  共建共享

  縮小公共服務梯度差

  北京的百年名校在燕郊開新校區了!2021年10月,北京潞河中學三河校區掛牌。

  新學校、新學生、新老師,如何保證教學品質?

  潞河中學三河校區校長孟洪峰介紹,三河校區的教師與潞河中學本部教師結成了59個“對子”,本部的資深教師,通過“一對一”的形式,幫助新老師們掌握潞河中學教學理念,快速提升教學本領。此外,本部的資深教師還會不定期地前往三河進行授課。

  2021年,廊坊市與北京市教委簽訂《關於北三縣地區教育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建立13個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在校際合作、教研管理、資源共享、文化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北京潞河中學、北京實驗學校在北三縣建立分校並正式招生,疏解企業員工的子女在北三縣也能享受北京優質教育服務。截至目前,北京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在北三縣合作辦學11所、學生6598人。

  公共服務領域的協作,不僅體現在教育上,醫療、養老領域同樣風生水起。

  以往,醫療條件的不足,讓很多北三縣群眾選擇去北京看病。如今,廊坊市與北京市衛健委已簽訂《關於支持廊坊北三縣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合作框架協議》,52家北京醫療機構與北三縣開展技術幫扶、遠程診療、專家坐診、緊密型醫聯體等合作,21家醫療機構實現京津冀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工關節置換、胸腔鏡下肺腫瘤切除等22種原來醫治不了的疑難病症,不出北三縣也能得到醫治。

  在養老服務方面,兩地緊密合作,著力打造環境舒適、設施完善、服務貼心、管理專業、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三河燕達養護中心、五福托老院率先與北京市運營補貼、醫保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廊坊市域養老機構享受北京養老補貼政策實現全覆蓋。2021年以來,北三縣養老機構共接納京籍老人3600多人。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是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兩地“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在創新體制機制、實現創新要素最優配置的同時,釋放最大的經濟動能和更多的民生福祉。

  政務服務大廳的窗口能辦,擺進街鄉樓宇的自助機也能辦。廊坊市已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簽訂政務服務“區域通辦”聯動機制框架協議,453項高頻便民事項、7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區域通辦,辦理兩地通辦事項達5100多件,自助服務終端累計訪問21700余次,兩地群眾和企業真正實現了就近辦事。(河北日報  記者李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