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人、水、鳥、魚和諧共生——雄安新區繪就水城共融生態圖景
2022-07-14 12:36:27來源:新華網編輯:李雨馨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人、水、鳥、魚和諧共生——雄安新區繪就水城共融生態圖景

  新華社石家莊7月13日電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日前發佈消息稱,在確保白洋淀保持Ⅲ類水質基礎上,將更加注重生物多樣性,推動治理目標從“水環境品質”向“水生態健康”轉變。

  白洋淀畔,一座新城正拔節生長。伴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一度污染嚴重的“華北明珠”白洋淀也重現生機,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一幅人、水、鳥、魚和諧共處,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畫卷呈現在人們眼前。

  由污到治

  邵莊子,白洋淀深處的一個村莊。

  一座污水處理站就在村口不遠處。村幹部王亞威説,過去村裏的各種生活污水都是往淀裏排,如今各戶下水口全部接入管網統一處理,生活垃圾日産日清。

  白洋淀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有“華北明珠”的美譽。然而長期以來,由於上游企業排污、淀內村落生活污水直排等原因,白洋淀水域污染日益嚴重。2017年雄安新區設立之初,白洋淀的水質為劣V類。

人、水、鳥、魚和諧共生——雄安新區繪就水城共融生態圖景_fororder_1128829842_16577598867451n

白洋淀淀區景色。(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因坐擁白洋淀而擁有天然生態優勢。而白洋淀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也成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大命題。

  白洋淀迎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系統性生態治理,從全流域“一盤棋”的角度出發,堅持“控源—截污—治河”一體化推進。水質改善一年上一個臺階:2018年底V類,2019年底Ⅳ類,2021年底Ⅲ類,2022年上半年穩定在Ⅲ類。

  記者在探尋諸多治理措施時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白洋淀失傳的一些“老傳統”又回來了。百姓自古有挖淤泥的習慣,既可以凈化水質,淤泥還可以作為葦田的肥料。前些年當地漁民養魚、種藕,投放餌料和農藥,導致淀底淤泥污染嚴重。如今生態清淤有組織地開展,淤泥被吸入絞吸船管道,進行集中凈化處理。

  在安新縣端村附近,水上挖掘機伸縮巨臂鐵爪,將阻隔水體的圍埝清除,一艘艘打撈雜物的船隻往來穿梭,一項“百淀聯通”工程正在開展。

人、水、鳥、魚和諧共生——雄安新區繪就水城共融生態圖景

工作人員準備把水質監測無人船下放白洋淀水面。(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當然,記者感受更多的是科技的力量。在入淀河流的河口區,採用“前置沉澱生態塘+潛流濕地+水生植物塘”的近自然水質凈化工藝構築生態屏障,相當於安裝了一套“凈化器”;在碧波盪漾的水面上,“天地一體化”生態監測船正在工作,船上的水質監測設備能夠實現14項水質指標的快速分析。

  由靜到動

  夏日的白洋淀,成片的蘆葦長勢茂盛,滿眼綠色。

  白洋淀自古有“一淀蘆葦一淀金”的説法,但隨著生産生活方式的轉變,百姓很少收割蘆葦。安新縣農業農村局幹部張小龍介紹,生長的蘆葦有凈化水質的作用,如果不按時收割,會造成退化,殘體腐化後甚至還會影響水質。

  如今,這裡有近10萬畝蘆葦,雄安新區實行“平衡收割”:每年收割一半的面積,村民每收割一畝獲政府補貼120元,沒收割的一半留給鳥類棲息。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恢復退化區域的原生水生植被,促進水生動物土著種增殖和種類增加,恢復和保護鳥類棲息地,提高生物多樣性,優化生態系統結構,增強白洋淀生態自我修復能力。”

人、水、鳥、魚和諧共生——雄安新區繪就水城共融生態圖景

野生鳥類在白洋淀飛舞嬉戲。(李鑫 攝)

  隨著白洋淀生態環境持續好轉,以及愛鳥護鳥成為社會共識,“鳥類天堂”勝景正呈現在人們眼前。目前,白洋淀鳥類種群數量已經達到237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3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3種。

  “水質好了,鳑鲏魚又回淀裏來了。”安新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臧培軍説,這是白洋淀的土著魚種,味美價高,曾是當地漁民的重要收入來源。然而它對水質要求很高,一度在淀裏瀕臨消失。

  截至2021年底,白洋淀流域累計實施增殖放流苗種2.7億單位以上。目前白洋淀魚類已恢復至46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19種。河北省海洋與水産科學研究院最新的評估是:白洋淀魚類生物多樣性已達到高級別水準。

人、水、鳥、魚和諧共生——雄安新區繪就水城共融生態圖景

  白洋淀景色。(高騰 攝)

  目前雄安新區正計劃對白洋淀開展全面本底調查,摸清生態環境水準、生物多樣性水準,進一步明確白洋淀濕地建設保護工作目標。“如果説水質好是一種靜態美,那麼人與自然和諧就是一種動態美。”安新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田永昌説。

  由隔到融

  “這裡有荷紅葦綠,鳥鳴魚躍……咱村的飯菜,有鐵鍋燉雜魚、香酥青蝦、涼拌荷葉芽、炸荷花、油爆田螺……”邵莊子村開農家樂的王輝站在淀邊,開始了又一場直播。

  這個村現有農家樂15家,很多村民成為“網紅”主播。

  按照雄安新區的規劃,城與淀必是和諧共生的,最終實現水城共融。

  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的啟動區,是雄安新區率先建設區域。中部的中央綠谷總長度13公里,兩側是寬闊林帶,中間是水系,重點設計了三個人工湖,整個水系近日通水,實現與白洋淀連通,未來還有望通船。

人、水、鳥、魚和諧共生——雄安新區繪就水城共融生態圖景

雄安新區啟動區中央綠谷水系。(新華社發)

  “水城共融猶如江南水鄉,街道兩邊傳統特色建築分外亮堂,河水穿城流淌,森林公園空氣清新舒暢,被綠樹隔離帶包圍的白洋淀碧波盪漾……”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曾這樣描述未來雄安新區美麗如畫的模樣。

  過去,由於氣候乾旱、上游來水減少、工農業用水量增加等原因,白洋淀水位持續下降、大旱幹淀現象頻發,面積不斷縮小。

  在白洋淀府河入淀河口濕地,大片繁盛的草木與縱橫交錯的水道交織,不時傳來陣陣鳥鳴。這個重要的生態屏障,以前是一大片莊稼地。

  據介紹,雄安新區實施退耕還淀,建立多水源補水機制,淀區水位穩定保持在7.2米左右,面積從約170平方公里恢復至290平方公里左右。

  根據規劃,到2035年白洋淀綜合治理將全面完成,淀區生態環境根本改善,良性生態系統基本恢復。白洋淀生態修復,依然任重道遠。

  文字記者:張濤、劉桃熊、白明山

  視頻記者:張碩、張瑋華、高騰(報道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