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雙減”一週年 河北教育迎來哪些“新變化”
2022-07-28 18:19:15來源: 人民網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雙減”一週年 河北教育迎來哪些“新變化”

  “雙減”政策實施後,河北各地特色課後服務增多(圖為石家莊市橋西實驗小學的課後課程“剪紙”)。河北省教育廳供圖

  人民網石家莊7月27日電(袁志廣)放學後,家長不用再著急去學校接孩子,學校的課後服務除了看護孩子寫好作業之外,還能參加各種社團活動;

  期末了,一二年級的考試全部變成了“樂考”,孩子們在遊戲中完成自己的期末測試;

  報課外班,家長們不再互相攀比,而是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適合孩子的科目……

  過去的一年,河北教育“雙減”之路走得沉穩紮實。不論是在校園之內還是校園之外發生的變化,讓孩子和家長們的感受十分明顯。

  變化一:

  校外培訓壓減規範 家長焦慮緩解

  “一年之前,學校放學之後,家長們帶著孩子一窩蜂似的往培訓機構趕,現在,這種情況少見了。家長在給孩子報班時,會根據孩子的情況慎重選擇,顯得理性了很多。”7月13日,在邢臺規模最大的非學科類培訓綜合體東卓教育廣場,機構負責人齊金石談起自己對“雙減”一年的感受時説了這樣的話。

  石家莊市民劉女士的感受更為直接:“孩子前年剛上三年級時,家長群裏每天都在討論給孩子報什麼班,每個家長都焦慮,好像不報班就對不起孩子。那時候,光學校旁邊就有五六個培訓班。2021年‘雙減’以後,一些學科類的培訓班突然就不見了,其他的培訓班也少了,家長群裏也很少再有討論給孩子報班的話題。”

  家長焦慮緩解,給孩子報班變得越來越理性,這是“雙減”政策越來越被社會理解的結果,也是河北省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治理的直接效果。

  據介紹,“雙減”政策出臺後,河北省陸續出臺的關於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治理的一系列政策,一律不再審批學前教育校外培訓機構和中小學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暫停審批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大力壓減已有培訓機構。河北省5092所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中,登出1743所,轉非學科類3345所,壓減率99.9%,剩餘4所全部轉為非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

  為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行為進行規範,梳理制定了《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禁止性事項負面清單》,從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財務收費等方面明確“二十五不得,二十嚴禁”,按照清單嚴查違規行為。與此同時,對非學科機構辦學行為逐步進行規範,出臺了體育類、文化藝術類、科技類等非學科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明確了舉辦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政策要求。

  政策有了,關鍵在落實。

  在此過程中,河北各地不斷創新校外治理模式。石家莊市提出“各縣(市、區)鄉鎮(街道辦)負責轄區內無證校外培訓機構的摸排綜合治理工作”,捋順了無證機構多年治理職責不清、任務不明問題;邢臺市襄都區組建“黨員先鋒隊”“校社聯動隊”“部門協同隊”三支隊伍,搭建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一網通辦”服務平臺;唐山市灤南縣實施“網格化”管理機制,全縣16個鎮和18個社區,自上而下,由街道包縣城社區,由各鎮政府包所轄屬地,明確部門職能分工,落實到人頭,真正做到校外培訓機構督導治理全覆蓋……各地結合自身特點研究制定的行之有效的舉措在規範治理違規校外培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變化二:

  課後服務全面覆蓋 服務內容不斷豐富

  7月11日,石家莊市主城區內的25所小學試點暑期託管正式開始。當天,數千名已經放暑假的孩子走進距離家最近的試點學校,在學校老師的看護和帶領下寫作業、做遊戲、學手工、進行體育鍛鍊……豐富多彩的暑假課後服務,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讚譽。

  “平時,孩子在學校有課後服務。現在放假了,孩子還可以享受到學校的課後服務,這對我們平時上班沒時間管孩子的家長來説是幫了大忙了。”在石家莊市八一小學進行暑期託管的二年級學生張梓涵的家長對現在學校開展的課後服務連連正稱讚。

  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是河北開展課後服務的內容之一。早在2019年,河北省教育廳等四部門就出臺了關於做好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2021年5月份,河北省教育廳印發了《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全覆蓋實施方案》的通知,成為全國的典型。

  “雙減”政策出臺後,河北省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實施的速度進一步加快,2022年5月,河北省教育廳等四部門印發《關於全面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和《河北省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經費保障辦法》,對課後服務的範圍、內容、拓展渠道和經費保障等進行了規範和明確。

  截至目前,河北開展課後服務的義務教育學校達到100%,實現了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服務時間全覆蓋。課後服務內容不斷豐富,各種社團、實踐活動滿足了學生們的不同需求。

  據介紹,為了實現對各地課後服務工作的示範引領作用,河北省實施了“課後服務三年行動計劃”,計劃用三年時間,為河北省培樹一批課後服務示範縣,為全省每個縣培樹一批課後服務示範校。目前,已開展的第一、第二批示範創建活動,共遴選出了48個示範縣和409所示範校,正在發揮典型引路作用,提升區域課後服務品質。

  此外,河北還打造課後服務省級資源雲平臺,組織開展“燕趙雙減在行動”系列活動,持續推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創新課後服務形式和內容。

  為了豐富學校的課後服務,承德縣第二小學創新提出構建校內延時服務課程譜係,形成“1+1+n”課後延時服務模式,即:一項樂學作業輔導,一項共享興趣拓展校本課程,n項經典才藝拓展課程;石家莊市橋西實驗小學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打破班級、年級界限,採用選課走班的形式成立了剪紙、墩繡、珠編、繩編、書法、繪畫、合唱、巴烏、花樣跳繩、舞蹈、武術等30余個社團;邯鄲市復興區實驗小學讓孩子們對課後服務進行“菜單式選班”,取得不錯效果……

“雙減”一週年 河北教育迎來哪些“新變化”

  暑假期間,河北省教育廳組織校外培訓機構專項巡查活動(圖為巡查組在邢臺市校外培訓機構檢查)。河北省教育廳供圖

  變化三:

  作業考試分層設計 讓孩子們不再懼怕

  “雙減”之後,唐山市路北區西山路小學的老師們每個人多了一個作業本,給孩子留的作業自己要先做一遍,切身體驗學生作業的量和難度;2022年暑假,邯鄲市成安縣向陽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們領到的暑假作業則是“學會整理自己的內務”……這個暑假,在河北省各地的小學,像這樣的“特色作業”可以説是到處可見。

  據介紹,這些正是各個學校在為落實“雙減”政策採取的一種作業方式。除作業外,河北省各地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們今年普遍採取的“樂考”的方式來進行期末檢測。邯鄲市復興區曙光小學的“闖關”考試,孩子們通過認圖形、趣味識字詞、學學查字詞等方式通過自己的期末測試;保定市高新區小學一二年級開展的“快樂一夏,與你同行”期末遊園闖關活動將學科知識和遊戲巧妙融合,孩子們面對的不再是單一的題目,而是第一個充滿趣味、寓教于樂的小遊戲……

  據介紹,這樣的作業,這樣的考試模式,河北各地的孩子們不再懼怕考試,不再害怕千篇一律的作業。

  據悉,“雙減”以來,河北各地從統籌、設計、佈置、批改、監管指導等多方面完善作業管理,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審核管理和品質評價制度,合理調控作業結構。

  目前,河北省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出臺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了作業校內公示制度。河北省教育廳教科院則研究制定了義務教育階段12個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意見。不僅如此,河北各地也在積極探索,普遍試行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從而達到“雙減”政策目的。

  此外,河北各地不斷深化義務教育辦學模式改革,推行集團化辦學、學區制管理、學校聯盟、委託管理、城鄉學校結對幫扶等辦學模式,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範圍不斷擴大。

  依據教育部門深入學校聽課調研的情況來看,學校課堂教學模式普遍改革,啟髮式、引導式教學已成主流,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得到優化,學生主體性增強,課堂參與度、活躍度深,思維得到拓展,課堂教學品質提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