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邢臺市信都區:旅遊發展帶動窮山溝的古村落華麗蝶變
2022-08-04 15:56:55來源: 掌上邢臺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鄉村振興·我的故事 | 旅遊發展帶動窮山溝的古村落華麗蝶變

邢臺市信都區:旅遊發展帶動窮山溝的古村落華麗蝶變

  人物檔案:

  霍軍勝,1982年生,現任邢臺市信都區將軍墓鎮前河岔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前河岔村位於邢臺市西南處,全村612人,總面積15126畝。屬太行深山區,因村建在野河川河岔之南而得名,歷史悠久,村莊自然環境清幽怡人。

  古老、幽靜、秀美……信都區前河岔村就是這樣一處所在。

  以前塵土漫天飛,臭水遍地流,如今山清水秀,遊客聞風至。短短幾年時間,前河岔村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在村黨支部書記霍軍勝帶領下,因地制宜探索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之路。乾淨整潔的街道、恬靜優美的風光,處處美景令遊客流連忘返。

  村居環境華麗蝶變

邢臺市信都區:旅遊發展帶動窮山溝的古村落華麗蝶變

  依山傍水的前河岔村,因村建在野河川河岔之南而得名,隱藏在邢台西部太行山上,它像一顆璀璨的珍珠,嵌入野溝門水庫南側。

  一條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前河岔村,村中的溪水靜靜流淌,水中野生的小魚成群相遊。一派靜謐而安詳……在這之前,溪水是個臭河溝,村中道路坑洼難行走。

  這個改變,還要從2018年霍軍勝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後開始……

  這名黝黑精瘦的80後小夥,在外打工多年,2015年回村,村民們的大事小情都爭著搶著出頭,待人真誠、吃苦耐勞,使他成為全村青年人的楷模。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後,他的腦海中為村莊繪就出一幅藍圖。

  霍軍勝腦子活泛,經過半年多的“取經”學習,到周邊村莊考察,他認識到,村裏要想發展,基礎設施必須建設好。“同處於信都區的白岸鄉、路羅鎮都能夠利用好山好水的自然資源優勢,打造出知名的旅遊景區,前河岔村緊鄰水庫,背靠大山,好山好水,旅遊資源要是能利用起來,能帶動鄉村振興。”霍軍勝説。

  前河岔村距離國道有五六公里,村中通向國道的路窄而不平。2019年年初,霍軍勝挽起袖子,開著挖掘機,帶領村民開始修路。短短一年時間,村內的道路平坦了,出入村莊更方便了。

  村子緊鄰水庫,水資源豐盈,可穿過村中的河流竟是一條臭水溝,他挽起褲腿,帶領村民清淤治河,昔日臭水溝變身成清澈溪水。“打鐵還需自身硬,自身環境好了,才能招來投資商。”霍軍勝説。

  旅遊發展蒸蒸日上

邢臺市信都區:旅遊發展帶動窮山溝的古村落華麗蝶變

  石鋪街巷起伏蜿蜒,石墻石屋高低錯落。幾名老人手拿蒲扇,坐在村前納涼,猶如陶淵明世外桃源般寧靜而安逸。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來棲。”村中環境優美了,更加凸顯出前河岔村古香古色的歷史沉澱。這裡現存元、明、清、民國遺留古青石建築155座,約2200余間,建築面積超過8000平方米。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村中遺留著石碑、戲樓、寨墻、井、橋等物質文化遺産,並繼續演繹著悠久而多彩的文化傳統習俗。

  八十多年前,村中的古建築遭到日本侵略者的破壞,日本兵燒燬村中房屋900余間,破敗的青石房屋,是日本侵略者造成的抹不去印跡。“這段歷史不能忘記,我們打算建成一座村史館,將日本侵略者的纍纍罪行讓後代子孫銘記於心。”霍軍勝説。

  從2018年起,依託前河岔村優勢的旅遊資源,霍軍勝引進一家旅遊公司,採用公司+村委會+農戶企地共建模式,在村內建設起太行野河灣旅遊項目,集遊、樂、宿、食、康等多方位元素為一體,打造區域全鏈條觀光旅遊帶。目前稻草樂園,生態漁園,古河岔石寨門基礎設施已完工。觀光路,隧洞穿越正在建設當中。

  通往村中過彎處,一隻展翅翱翔的鳳凰雕塑引人注目,十多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搭設鳳凰山漂流隧洞的大門,這裡將是漂流隧道的入口,建成後,邢臺將又增加一處網紅打卡遊玩地。

  古與新,靜與動,便是對前河岔村最好的闡釋,靜謐的古村落與現代隧洞和竹筏漂流遙相呼應,前河岔村的旅遊業發展蒸蒸日上。

  中藥材拓寬致富路

邢臺市信都區:旅遊發展帶動窮山溝的古村落華麗蝶變

  太行藥谷中藥材種植基地位於前河岔村村西坡地。臨近初秋,滿目蔥蘢,一畝畝花枝招展的連翹、一株株長勢喜人的酸棗等中藥材隨風搖曳,掀起一層層綠色波浪。周白妮等村民戴著草帽,在中藥材地裏忙著除草。

  這是前河岔村招商引資,引入一家專業的生態農業科技公司來到村西坡地開發種植,土地流轉800余畝,種植起高收益的中藥材。前河岔村西沙土肥沃鬆軟,是上佳的中藥材種植寶地。目前種植野生酸棗,400畝的野生酸棗即將進入採摘季,連翹和柴胡則要等到明年的秋天才能採摘。

  “原先我們都外出打工,離家又遠,錢又不好掙。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了,每個月給2000多塊錢的工資,我們的地流轉出去每年還有一筆收入,農閒時再幹點雜活,不比在外面掙得少。”村民周白妮給記者算了筆賬説道。

  種植中藥材也並不是件易事,科學培植,合理規劃才能讓土地發揮更大的效益。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中藥材成活率,專門聘請了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授手把手專業指導,播種、除草、澆水、培植……一系列的培育中藥材流程,牢記在40多位村民心中,經過近一年的種植,一個個也都成了中藥種植專家,把一味味中藥材培植得格外茁壯。

  “我們家還有一大片自留地,到時候也種上中藥材,聽説一斤連翹能賣70塊錢,這利潤真高!”村民賈寶秀説。

  霍軍勝指著村西側的一處空地,暢想著未來:“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在這一處建成太行山中藥材博物館、中藥材研究所和粗加工工廠,讓前河岔村不僅成為旅遊勝地,更是邢臺又一處中藥材基地,吸引四方來客!”

  記者手記:

  推進鄉村振興 實現富民強村

  地處山溝溝,交通不便利,村居環境差……這樣的村莊如何能發展?拿什麼資本吸引企業投資開發?

  村裏人口不多,常住人口僅300余人。曾經,種植果樹是村裏最大的收入來源。村民雖然背靠大山,緊鄰水庫,心裏卻認為沒啥大的發展潛力。日子得過且過,一代又一代人就這樣靠山吃山,安守本分。循規蹈矩的生活,導致村黨支部書記霍軍勝最先帶領村民修河修路,最難的不是資金為題,而是對村民的動員工作,“路修好了有什麼用?不還是這樣過光景?”“河道再乾淨,能給我們帶來錢嗎?”

  霍軍勝並沒有立時回答,只説了一句話:“如果道路不修,河道不整,那麼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依舊會像我們一樣守著幾棵果樹過光景,要是環境好了,説不定能引來投資商的青睞,改變我們村的現狀。”

  霍軍勝的堅持,加上村中獨有的古風古貌古建築,再加上近年來近郊遊市場的火熱,吸引來了投資商。天時、地利、人和,帶領全村尋到了旅遊發展的廣闊道路。村民們也從開始的質疑到全力的擁護,對以後的發展,他們滿懷信心。

  前河岔村的發展只是剛剛起步,鄉村振興的目標已然不遠,未來可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