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色發展邁新步 節能降耗顯成效——2022年河北經濟年中觀察⑤
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白洋淀“安家”!近日,河北省林草局組織開展白洋淀鳥類監測時,首次發現青頭潛鴨雌鳥與雛鳥的活動影像。鳥類是環境的“生態試紙”,青頭潛鴨從候鳥變成“留鳥”,是白洋淀生態環境改善的有力佐證。
上半年,河北交出了一份綠意滿滿的生態答卷: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1%,優良天數同比增加5天,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好水準。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比例達到77.0%,同比提升16.3個百分點。
深化污染防治,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7月22日16時,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智慧化生産環保調度中心,在線監測排放數據實時顯示:顆粒物1.1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6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11.08毫克/立方米。
這組數據遠低於國家特別排放限值,更達到了河北制定的更加嚴格的超低排放地方標準。首鋼遷鋼共投入20多億元,實施超低排放治理70多項,成為全國鋼鐵行業首家被評為環保績效A級的企業。
鋼鐵行業是河北工業轉型升級和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近日,中共河北省委辦公廳、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全省鋼鐵企業環保績效全面創A工作方案》,提出利用3年時間實現鋼鐵企業全面創A,引領全省工業企業深度減排、綠色轉型和高品質發展。
環境美不美,生態好不好,事關人民幸福和永續發展。河北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二次全會精神,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藍天白雲成為常態。2022年以來,河北開展了工業企業全面達標排放、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揚塵面源污染治理、産業集群升級改造、餐飲油煙整治、臭氧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氣消除七大專項行動,科學精準持續推進大氣品質改善。截至目前,11個設區市全部位於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十”之外。
清水綠岸越來越多。上半年,河北突出抓好白洋淀流域治理,謀劃實施8大類52項治理工程,淀區水質穩定保持Ⅲ類以上;強化京津水源保障,灤河、潮河、白河出境斷面均保持Ⅱ類以上水質;持續推進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22個入海河流入海口達到Ⅲ類以上水質,較2021年同期增加11個;秦皇島市13條入海河流達到Ⅲ類以上水質,北戴河海水水質全部達到優良,8個主要浴場全部達到Ⅰ類。
土壤更加潔凈安全。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用控並舉。47萬畝受污染耕地全部落實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措施,累計19.57萬畝建設用地完成調查評估和管控修復;全年2000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已完成1850個,農村黑臭水體長效管控、保持動態清零;啟動“無廢城市”集群建設,石家莊、唐山、保定、衡水四市納入全國試點。
加強生態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昔日“泉城”美景重現!2021年7月以來,邢臺市百泉、狗頭泉和黑龍潭等泉眼相繼復涌。經水務部門測算,僅狗頭泉一個主泉眼,每天涌水約4萬立方米。
聚焦華北地區“大漏斗”問題,實施“節、引、調、補、蓄、管”六大治理行動,強力推進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2022年6月,全省淺層超採區地下水位平均埋深21.98米,與上年同期相比回升2.05米。深層超採區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6.73米,與上年同期相比回升6.83米。
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河北加強生態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京津生態屏障更加牢固。
大規模國土綠化深入推進。
盛夏的壩上,山花爛漫,林海蒼翠。10年前,塞罕壩機械林場向土壤貧瘠、岩石裸露的石質陽坡發起攻堅造林,如今林場內石質荒山已全部披綠,森林面積增加到115.1萬畝。
林草興則生態興。截至7月初,全省2022年完成營造林417萬畝,佔全年計劃任務的69.5%;完成退化草原修復治理9萬畝,超過上半年計劃的25%。燕趙大地綠色版圖不斷擴展。
生態修復治理有力開展。
2022年,河北在京津水源上游、白洋淀流域、北戴河近岸海域、冀中南等重點區域實施湖淖治理、生態緩衝帶建設、人工濕地等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化治理項目49個;潮河流域(灤平段)、唐山市東部開平採煤沉陷區、武安市玉帶河流域等3個綜合治理項目列入生態環境部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試點。
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白洋淀劃定9個鳥類重要棲息地,衡水湖鳥類達到332種,華北豹2022年兩次現身駝梁國家自然保護區……河北全面開展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不斷加強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保護和修復,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
加快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這是北京冬奧會期間被交口稱讚的浪漫故事。冬奧會之後,張家口的風、壩上的光,繼續點亮北京、照亮雄安。
深入推進首都“兩區”建設,張家口加大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力度。2022年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115.64萬千瓦,累計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2462萬千瓦,較十年前裝機規模增長4.3倍。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省委十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全面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準。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紮實穩定全省經濟運行一攬子措施及配套政策中,《關於穩住經濟的五條環保政策措施》協同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堅決打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河北堅持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重要抓手,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積極助推綠色低碳發展。
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河北2022年新能源重卡、市政工程用車分別增加3500輛和300輛,綠色交通體系進一步形成。
深化降碳産品價值實現改革。集碳監管、碳中和、碳普惠功能于一體的全省碳管理平臺預計9月底投入試運行;開展鋼鐵行業碳評價試點,將碳排放影響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開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碳排放基準值研究,建立以基準值為基礎的降碳産品價值實現激勵約束機制;將企業碳排放納入排污許可管理體系。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邁出實質步伐。
積極推廣降碳新技術。大力推進鋼鐵、電力、水泥、石化等重點行業8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項目示範,目前已建成3個,有效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在鋼鐵、化工、火電、水泥等行業推行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技術,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持續推動産業綠色低碳化和綠色低碳産業化……2022年上半年,河北節能降耗成效突出,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同比下降,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保持兩位數增長。高品質發展更清潔、更安全。(河北日報 記者賈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