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
2022-08-10 09:52:04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

  青頭潛鴨,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等級物種。2022年7月,在白洋淀觀測到雛鳥,這是首次在白洋淀發現。白洋淀已成為青頭潛鴨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

  青頭潛鴨,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等級物種。2022年7月,在白洋淀觀測到雛鳥,這是首次在白洋淀發現。白洋淀已成為青頭潛鴨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

  水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2002年,白洋淀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科考有記載,後長期未觀測到。2022年7月發現5隻,併發現棲息地和繁殖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

  戴勝,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即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棲息于白洋淀淀邊林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

  白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等級物種,棲息于白洋淀淀區內。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

  黑翅長腳鷸,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棲息于府河、孝義河濕地、入淀河口、淀邊。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

  滄州市東光縣油坊口村古井再現清水油坊口村古井,位於愛國武術家霍元甲故鄉東光縣,建成于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井深10米,上世紀80年代完全幹涸。2014年開展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後,地下水位不斷回升,古井又見清水,目前水面距地面2米。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

河北省平原區深層地下水變幅圖(2020年—2021年)

  白洋淀悠悠的碧、塞罕壩無邊的綠、城市天空如洗的藍,以及不斷“歸來”的野生物種……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照耀下的燕趙土地,秀美壯麗,生機勃發。

  ——煙波浩渺的水面上,一群青頭潛鴨幼鳥跟隨“父母”遊弋嬉戲。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青頭潛鴨在白洋淀棲息繁殖,成為白洋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有力佐證。

  ——泉水汩汩噴涌,水面像一顆碩大而晶瑩的藍寶石。狗頭泉、黑龍泉等泉眼復涌,為邢臺激活“水涌百穴,甘露爭溢”的歷史記憶。

  ——一口600多年曆史的古井,乾涸40年後又見清水。“醒來”的古井,為大運河畔的東光縣油坊口村增添了活力。

  ——同一個地點、同一個角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河北各城市的天空越來越藍。白天與藍天白雲為伴、晚上欣賞繁星閃爍,如今已經成了河北人的生活日常。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青頭潛鴨安家白洋淀,“百泉”復涌,古井“醒來”,藍天白雲成為“常客”。這些河北生態環境改善的標誌性信號,正在無聲訴説著河北的生態之變、生態之美。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是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河北的殷切期望。河北牢記囑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所有設區市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後十”,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比例達到77%,塞罕壩機械林場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範例,全省森林覆蓋率由26%提高到35.3%,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逐步顯現,地下水位持續回升,白洋淀淀區整體水質達到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十年來,河北生態環境品質顯著提升,正在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準,河北的天會更藍、山會更綠、水會更清。

  文/河北日報記者蔡曉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