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狠抓政策落實 推進減稅降費 推進數智改造 河北18條措施助力工業企業降本增收
8月11日,河北省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全省工業企業降本增收操作指引》提出,針對當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百元營收成本較高、利潤水準偏低的問題,河北借鑒安徽蕪湖“1%工作法”,結合實際,聚焦降本增收,實施18條措施,推進主導行業對標全國平均水準迎頭趕超,指導各市找準差距提升工業質效,力促2022年底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成本明顯下降、利潤率明顯回升。
落實惠企系列政策,助企紓困解難
狠抓政策落實,注重工作實效。圍繞國家《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河北省“1+20”一攬子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加強培訓輔導、廣泛宣傳報道,全力確保落地落實、發揮最大效應,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
落實社保政策,降低用工成本。實行援企穩崗,延續實施2022年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健全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促進外貿出口,擴大銷售渠道。落實好穩外貿政策措施,開展外貿暖企助企“五個護航”行動,舉辦“一國一展”“多國一展”市場開拓活動。推動跨境電商健康發展,開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建設。加快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打造藥品進口口岸、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開放平臺。
強化包聯幫扶,優化為企服務。用好“河北工業企業服務平臺”,對企業訴求“接訴即辦”。發揮好包聯專班幫扶作用,組織開展“一起益企”和工業診所“巡診服務”等系列助企紓困活動。
加強行業自律,維護企業權益。引導企業正當、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促進行業平穩發展。
助力企業降本增收,減輕企業負擔
推進減稅降費,加快紅利釋放。各地要分類做好增值稅留抵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宣傳,確保減稅降費紅利直達快享。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加強保供穩價,降低原料成本。建立部門會商機制,加強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産品市場供需形勢和價格監測。鼓勵各地圍繞主導産業,搭建工業互聯網集採平臺,引導支持企業擴展大宗原材料供應渠道,積極建設海外原材料供應基地和貿易體系。
強化供需管理,降低用能成本。實施綠色化改造,為200家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服務,爭創一批國家級綠色園區、綠色工廠。加強能源要素産供儲銷體系建設,保障産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企業用電需求,階段性降低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電成本。
加強物流保暢,降低運輸成本。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九不準”要求,推動交通物流暢上加暢。對在河北省收費公路行駛的國際標準集裝箱車輛,繼續實施地方性車輛通行費減免政策。推動石家莊國際陸港增加中歐班列開行班次,穩定圖定化運行,助力緩解海運物流不暢困難。
加大金融支持,減輕融資負擔。落實上市“蝶變計劃”,圍繞優質企業開展上市輔導,幫助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協調金融機構落實好支持工業企業、中小微企業2.4萬億元的融資協議,組織引導金融機構對優質企業實施降低新發放貸款利率、無抵押信用貸款、貸款快速審批發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
加大財政支持,提高資金績效。鼓勵各地結合産業發展重點,設立專項獎補資金,支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滿荷生産、轉型升級、挖潛增效。加快産業資金支出進度,確保及早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保障有序生産,降低行政費用。落實屬地責任,在發生疫情情況下,對工業園區、工業企業實行閉環生産,指導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實現企業不停工不停産。推進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切實降低企業行政費用。
推進清欠減負,優化營商環境。開展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持續抓好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確保惠企政策落實到位。
推進“智改數轉”,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推進數智改造,提升生産效率。年內實施200項數字化改造提升重點項目,遴選50個試點示範項目,帶動和促進1萬家企業上雲。各地要著力提升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水準,提高企業設備産能利用率。
支持技改投入,加快轉型升級。鼓勵各地安排支持工業技改配套專項資金,加快實施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引導支持企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改造,加強跟蹤服務、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力促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年內竣工投産。
推進工業設計,助力産品賦能。加強企業工業設計中心建設,促進專業設計機構深入對接重點企業需求,推動工業設計107個重點縣域特色産業集群全覆蓋。對企業購買工業設計服務和工業設計成果轉化的項目,以及獲得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給予補助獎勵。
加大産需對接,拓寬內需市場。聚焦主導産業,組織鋼鐵、建材、工程機械等企業與國家重大工程開展産需對接系列活動。創新推廣模式,組織企業開展“冀優千品”河北製造網上行活動。
壯大産業鏈條,打造産業生態。精準幫扶頭部企業,培育産業鏈生態主導型企業。培育縣域特色産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圍繞重點産業鏈,強化産教、産研、産需、産融對接,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先進製造業集群。(河北日報 記者米彥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