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華全媒+丨河北黃驊港煤炭港區:巧用“三水”降本增“綠”
新華社石家莊8月28日電(記者王民)湖水清澈,花木環繞,魚兒戲水,飛鳥翔集……這是河北黃驊港煤炭港區的一幅生態美景。位於渤海灣穹頂處的黃驊港煤炭港區通過收儲壓艙水、凈化煤污水、承接“天上水”,生産用淡水超九成自給自足,“苦海沿邊”的能源大港實現降本增“綠”。
這是黃驊港煤炭港區堆場噴槍灑水系統。(受訪者供圖)
作為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第一大出海口,每年超2億噸煤炭在黃驊港下水。煤炭運輸需要大量淡水清潔抑塵,而黃驊港所處渤海灣鹽鹼之地淡水資源匱乏。黃驊港煤炭港區將原有垃圾場、空閒荒地改造成“兩湖三濕地”,用於過濾、儲存壓艙水、凈化煤污水和雨水,並將這些水逐步回用到生産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水循環利用系統。
這是黃驊港煤炭港區的堆料機臂架灑水系統,可為煤堆補水抑塵。(受訪者供圖)
南方的貨輪尤其是長江流域的來港貨船大多攜帶大量淡水用於壓艙,船舶到港後需排空壓艙水後才能作業。以前,這些淡水直排入海,不僅浪費水資源,其富含物還對海洋環境造成一些污染。
這是黃驊港煤炭港區的儲水濕地。(受訪者供圖)
同樣,每年雨季,尤其是大雨暴雨過後,大量雨水囤積在港區內,如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港區積水或雨水入海。黃驊港將這些水全部收集起來,既豐富了港區淡水資源又解決了污染海水問題。
這是黃驊港煤炭港區的儲水濕地。(受訪者供圖)
黃驊港煤炭港區運營方、國能黃驊港務公司生産保障中心經理懷全介紹,部分貨輪出水口經過改造後,將壓艙水輸入管道、流進淡水湖,每年可回收淡水110萬立方米至150萬立方米,成為“蓮園”“和園”湖水的主要來源。到了雨季,地表形成的徑流可通過泵站排入濕地,每年可承接40萬立方米雨水。
早些年,洗刷運煤皮帶、灑水除塵、雨水沖刷形成的煤污水四溢。近年來,黃驊港煤炭港區將煤污水引入3個污水處理廠,一年可處理205萬立方米,其餘的排入3片濕地沉澱。2021年,濕地沉澱的煤泥製成煤餅1400噸,創收900多萬元。
這是黃驊港煤炭港區“兩湖三濕地”中的和園湖。(受訪者供圖)
為了用好“三水”,黃驊港煤炭港區開發了一套綠色生態管控平臺系統,通過港區各處的監測設備收集各水體系運行和生産用水情況,根據不同用水需求,合理調配水源,精準用於生産,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儲存、運用。“港區內‘兩湖三濕地’相互聯通,可實現逐級沉澱、平衡存水、循環用水,資源利用實現‘最大化’。”懷全介紹説。
據介紹,黃驊港煤炭港區每年生産用淡水370多萬立方米,通過收儲壓艙水、凈化煤污水、承接“天上水”,可獲淡水約350萬立方米,僅有少量水源外購,年節約用水成本1900多萬元。港區“兩湖三濕地”營造了綠色生態景觀,這裡成為國內首家AAA級煤炭港口工業旅遊景區,榮獲了“中華環境優秀獎”“5星級綠色港口”等榮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