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一片鹽灘衍生出“數百億級”綠色産業
2022-09-07 10:46:42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打造全國最大海洋化工循環産業基地 一片鹽灘衍生出“數百億級”綠色産業

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打造全國最大海洋化工循環産業基地

  在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企業間物料相互支撐、資源循環利用、産業協調聯動。河北日報通訊員 畢崢攝

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打造全國最大海洋化工循環産業基地

  9月1日,在位於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吉誠新材料有限公司碳酸鋰/氫氧化鋰項目成品庫,自動化設備正對産品進行分揀。河北日報記者 王育民攝

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打造全國最大海洋化工循環産業基地

  9月1日,在位於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的三孚新材料有限公司硅烷偶聯劑項目中控室,工作人員通過電子系統指揮調度生産運行。河北日報記者 王育民攝

  秋初時節,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南堡鹽場,一塊塊鹽池由於濃度各異,折射出五顏六色,仿佛是天然的“調色板”。

  在這座亞洲最大的海鹽生産場,海水從最原始的結晶成鹽起步,不斷向下游延伸,衍生出一條條海洋化工循環産業鏈條,讓這片古老的鹽灘煥發出勃勃生機。

  “經過近30年開發建設,開發區按照‘發展産業集群、實現資源集約’的理念,依託南堡鹽場、三友集團等80余家企業,構建起上游‘海鹽生産’、中游‘兩鹼一化’、下游‘氯氣綜合利用’的海洋化工循環産業體系,正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循環産業基地。”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缐立峰説,截至8月底,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海洋化工循環産業經濟總量已超300億元,2022年底預計達400億元。

  一片鹽灘如何衍生出400億元産業?近日,筆者走進該開發區項目工地、企業車間,探尋海洋化工循環産業的發展歷程。

  “吃海水”産效益,老鹽灘變身“金土地”

  小試線已組建完畢並投試,計劃2022年下半年完成中試線建設,産業化後預計産能將達到5000噸……自從2022年6月揭牌以來,唐山三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便馬不停歇地在海水中“掘寶”,目前正與河北科技大學聯合攻關濃海水製備高純氧化鎂技術。

  “我們主要從海水中提取溴、鎂等元素進行深加工,努力打造海洋化工新材料基地,不斷助力三友集團高效利用海洋資源實現新突破。”該公司副總經理魯磊説。

  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和能源。特別是21世紀以來,由於工業化帶來的陸地資源枯竭、承載能力過大、環境污染等問題,海洋資源成了焦點。而在眾多海洋資源中,最常見的海鹽,則是海洋化工的“糧食”。

  在國內的眾多沿海地區之中,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的海鹽産量位居亞洲第一。這也成了其打造全國最大海洋化工循環産業基地的最初優勢所在。

  作為南堡地區第一家大型企業,唐山三友集團在1998年成立之初,便形成了純鹼和粘膠短纖維兩種主要産品,而海鹽成為其化工産品的基礎原料。

  也許我們很難想像,三友集團使用的部分原料,曾是其他企業的“煩惱”。

  2009年,位於曹妃甸工業區的首鋼京唐公司海水淡化一期項目剛剛投産,就遇到了“排廢”的煩惱:由於海水淡化後産生大量含鹽和雜質較高的濃海水,如果直接排海會造成污染,必須經過工藝處理後達標排放。

  “作為一家‘吃鹽’的企業,這正是我們所需的‘最優原料’。”回想當年濃海水項目上馬過程,唐山三友集團技術中心主任趙敬民介紹説,因為每生産1噸純鹼要消耗原鹽約1.5噸,且生産過程中還需將原鹽製成精鹽水,如果將海水淡化後的濃海水直接引入純鹼生産系統,能壓縮很多生産步驟。

  2011年,三友集團與科研單位開展了聯合攻關,投資5億多元建設了濃海水直接生産純鹼生産線,並與首鋼京唐公司合作,在兩廠區之間搭起一條50公里的濃海水運輸管線。這樣一來,每年可節約原鹽60萬噸,節水1000萬立方米,生産成本大大降低,生産效率大幅提升。

  海水是名副其實的液體礦産。除了從海水中提取鹽外,綜合利用的未來前景也十分廣闊。

  三友集團旗下的鹽化公司擁有31.5平方公里海域、97平方公里灘塗。如何讓“老鹽灘”變成“金土地”?2022年以來,鹽化公司高起點謀劃4GW光伏項目,與合作企業共同打造鹽田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目前項目已被納入《唐山市光伏發電“十四五”規劃》。同時,圍繞海水淡化項目,與國內外專業海水淡化工程設計公司開展洽談、交流,同步做好海水淡化後濃海水提鉀、提溴、提鎂技術調研。

  以廢料為原料,産業鏈串聯綠色大循環

  從一個廠區出發,一條條管道或密織成網,或淩空飛架,向不遠處的另一個廠區延伸……在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時常看見連接不同企業廠區的管道。而這正是一座座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橋梁。

  “這就是園區最鮮明的特色——企業間物料相互支撐、資源循環利用、産業協調聯動。”缐立峰指著一幅“産業鏈”圖解釋道,以“海水”為源頭,以“三友”為中心,25條箭頭串聯起原鹽、純鹼、燒鹼、氯氣、有機硅、纖維、鈦白粉、碳酸鋰等24個項目。

  從只有三友集團純鹼和化纖兩個産業,到如今形成穩固的産業鏈條,氯元素的加入是關鍵。

  “在21世紀初,企業面臨著上甲醇項目和上氯鹼項目兩個選擇,一個高利潤,一個能把純鹼和化纖兩個孤軍奮戰的産業串聯起來。”趙敬民回憶,最終,三友集團摒棄了單純的産品思維,選擇更為廣闊的産業鏈思維,決定走循環經濟之路。

  2003年,隨著年産10萬噸燒鹼、10萬噸PVC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三友集團在全國首創的“兩鹼一化”(純鹼、氯鹼、化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初步成型。

  既“吃海水”又“吃氯”,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的循環經濟真正做到了將資源“吃幹榨凈”,賦予産業鏈以綠色。

  “由於氯鹼公司生産的燒鹼産品是化纖公司的原料,而其生産PVC過程中産生的廢電石渣漿又可以用於純鹼生産,因此,氯鹼被稱為‘兩鹼一化’循環經濟的中軸。”趙敬民説,如今,這條中軸卻成了下游眾多産業的基奠。

  以“海水”為源頭、以“三友”為中心不斷輻射,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不斷延鏈、補鏈、強鏈,以環境友好、資源節約、效益突出為招商標準,逐漸形成了“原鹽—兩鹼(純鹼和燒鹼)—粘膠短纖維、碳酸鋰、氫氧化鋰”“氯氣—氯化法鈦白粉、三氯氫硅、四氯化硅”“氯化氫—有機硅及下游産品”等多條企業間的循環産業鏈,為打造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循環基地創造了條件。

  從企業內的小循環,延伸到企業間的中循環,如今還拓展到全社會的大循環。

  “我們以整個社會的物質循環為著眼點,統籌生産生活、城鄉發展。”缐立峰舉例説,比如統籌水、蒸汽等公用工程優化配置,可以減少地下水開採,為居民取暖提供熱量,從而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率。

  引高端産業,新産品打開新市場

  9月1日,在位於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吉誠新材料有限公司碳酸鋰/氫氧化鋰項目産品檢驗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對産品進行檢驗。

  “從2021年5月試生産,到2021年底,已經收回了投資成本。”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説,從項目建設到投産的一年多時間裏,碳酸鋰市場價漲了10倍多,這也讓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嘗到了發展高端産品的“甜頭”。

  據了解,河北吉誠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唐山燕山鋼鐵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鋼鐵企業為何投資新材料這一看起來無甚關聯的領域?

  唐山是鋼鐵大市。如何避免陷入“資源枯竭—産業萎縮—經濟衰退”的“資源陷阱”,包括燕山鋼鐵在內的許多企業都在謀劃長遠。

  相比受到産能、環保等限制的鋼鐵産業,燕山鋼鐵看好鋰離子電池這一朝陽産業,因為可下延至新能源汽車、移動電子設備、儲能電池組等,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而碳酸鋰/氫氧化鋰項目最終落戶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不僅看中了臨海靠港運輸鋰礦石方便,更是由於在成熟的産業鏈中,能就近取得三友豐富的液鹼資源。

  把在鋼鐵領域積累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之中,吉誠新材料項目建設了世界首條全自動化高端柔性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生産線。全部建成後,總産能和單線産能將實現國內雙第一。

  “如今,在保障國家資源安全和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下,走轉型升級之路更顯得尤為重要。”缐立峰説,循環産業鏈條上的企業與時俱進,通過撬動工藝革新、産品創新和産業更新,打開了新舊動能轉換突破口。

  沿著運輸三氯化氫和氯化氫的管道尋跡,就能找到正在打造全國最大的硅烷偶聯劑生産項目——三孚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産12.2萬噸硅烷偶聯劑項目。

  “這是一條閉環循環産業鏈,彼此相互支撐。”該公司副總經理陳傑指著兩條管道説,上級母公司三孚硅業的産品三氯氫硅,是生産硅烷偶聯劑的原料。反過來,硅烷偶聯劑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副産物氯化氫,又是母公司生産三氯氫硅的原料。“從母公司的無機硅到我們的有機硅,提高了産品附加值,也增添了發展後勁。”陳傑説。

  海洋化工企業沿著鏈條聚集,並走向高端化,令缐立峰對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打造“千億産值開發區”充滿信心:該開發區新材料産業園區一期內的項目預計到2023年全部建成後可新增産值250億元;“十四五”期間,北擴中謀劃建設的16個項目建成後,又可新增産值400億元,可實現再造“兩個南堡”的目標。(河北日報 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張曉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