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崇禮彩椒鼓起農民“錢袋子”
資料圖
“直播間的朋友們,大家現在看到一排排黃的、綠的、紅的,如燈籠狀的是崇禮彩椒,味道甘甜清脆……”時下,正值彩椒成熟旺季,張家口市崇禮區紅旗營鄉王帽營村凱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用網絡直播的形式,推動彩椒銷售。
直播鏡頭內,成熟的彩椒枝繁葉茂,碩果纍纍,處處透露著豐收的喜悅。2022年以來,崇禮區狠抓彩椒提質增效,大力推廣彩椒標準化生産技術,建立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彩椒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預計總産可達8萬噸,帶動全區3854人人均增收3500元。目前,崇禮已建成全國最大的越夏彩椒生産基地,河北省首批特色農産品優勢區。
乘勢而上,彩椒成為農民增收主要途徑
追溯崇禮彩椒的發展史,最早是在90年代。
“90年代前,村裏大多以種植莜麥、蠶豆、馬鈴薯等傳統農作物為主,産量低、效益少,沒別的增收渠道,大傢夥的日子過得窮啊。”回憶起曾經的生活,崇禮區石嘴子鄉石嘴子村村民尤文錄記憶猶新。
90年代開始,崇禮區對種植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壓縮傳統農作物面積,積極發展錯季蔬菜,大膽引進彩椒種植,幫助村民增收。
崇禮區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獨特的小氣候加上當地沙壤土質,有利於彩椒營養成分積累,為彩椒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根據當地生産實際,崇禮區與張家口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合作編寫了《彩椒棚室無公害栽培技術規程》和《綠色食品彩椒棚室越夏栽培技術規程》張家口市地方標準,指導村民種植彩椒。
幾年間,崇禮區不斷加強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創新産品為中心的科技服務體系。積極引進中國農科院、北京農科院、河北農科院技術精英團隊,打造特色彩椒省級農業創新驛站,通過搭建平臺、組建團隊、創新機制,圍繞設施彩椒關鍵技術開展技術攻關,強化特色産業發展科技支撐。
經過近20年的努力,崇禮彩椒從剛起步的幾百畝,發展到現在的1.6萬畝,農民收入也從原來的幾百元增加到現在的幾萬元,崇禮彩椒已經發展成為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
創新突破,崇禮彩椒建成特色産業集群
“2022年彩椒又豐收,預計産量可達75噸,目前已賣了45噸,收入22.5萬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收入增加了7.5萬元。”提起2022年的收成,尤文錄的臉上挂滿了笑容。
尤文錄只是崇禮區彩椒種植戶的縮影之一。推動彩椒種植形成産業集群,帶動當地群眾共同致富,崇禮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加強致富帶頭人隊伍建設,積極培育和引進“崇河”“萬家樂”等龍頭企業,全區有彩椒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多家,農民經紀人300多人,他們活躍在彩椒生産、供應、銷售過程中,成為彩椒優勢産區健康穩定發展的保障。
“每到銷售旺季,區領導都會帶隊,鄉鎮、部門領導一塊兒組成考察組,到全國主要銷售市場進行考察、回訪,調查市場價格和銷售情況,了解銷售客商在當地存在的困難,制定政策、措施,幫助客商解決問題,保證銷售渠道暢通。”崇禮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賈志軍告訴記者,崇禮區委、區政府多次主動聯繫客商,召開蔬菜銷售懇談會,邀請全國各地客商參觀基地、參加座談,提出建議。
多方帶動下,崇禮區不僅建成特色彩椒産業集群,崇禮彩椒品牌也越叫越響。2006年,崇禮區紅旗營鄉下雙臺村萬家樂蔬菜有限公司在北京新發地特菜市場設立檔口,銷售至今,成功實現了從“地頭—市場”的直供,成為崇禮彩椒品牌的宣傳者和推動者。
事爭一流,邁步現代高端精品蔬菜産業
累計銷售彩椒5.5萬噸,銷售額3.28億元……2022年,崇禮彩椒銷售價格實現了新高。數字走高的背後,崇禮區正在大力推進特色主導産業提檔升級,加快向現代高端精品蔬菜産業邁步。
崇禮區投資開展了設施棚室改造提升工程,提高設施生産水準,增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推廣標準化設施大棚,加快設施裝備和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集成配套,加快現代高端精品蔬菜産業發展步伐。
“在紅旗營鄉,張家口億方達農業有限公司新建了一座7456平方米現代化育苗溫室,引進蔬菜凈菜加工生産線一條,實現了蔬菜産前種苗生産、採後清洗、分級、預冷、包裝等商品化處理,從附加值上向現代高端精品蔬菜看齊,崇禮精品彩椒在首都市場的佔有率和影響力大幅度提升。”賈志軍説。
如今,崇禮擁有“奧椒”“崇河”“崇豐”“豐天”等蔬菜品牌10多個,涉及彩椒、番茄、大白菜等優質特色蔬菜産品。2022年1月14日,“崇禮彩椒”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功獲批,另外“崇禮彩椒”還獲批3件外觀設計專利,登記4家logo設計版權作品。“崇禮彩椒”的“地區優勢特色主導産業發展扶貧形式”在2020品牌農業年度影響力活動中,被推選為“品牌助力産業扶貧典範”。(張家口日報 記者馬國萍 通訊員劉星智 李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