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遷安首個農耕文化體驗園受歡迎
2022-10-11 16:17:26來源: 環渤海新聞網編輯: 張瞬晗責編: 馮薇薇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唐建勳 通訊員 吳海民 李江山 沈強)“今天,我們一家三口在這裡體驗了農耕文化,孩子非常喜歡,既認知了農作物,又體會了勞動的樂趣。明年打算認領兩畦,和孩子一起體驗農作物春華秋實的過程。”遷安市民李梅領著4歲兒子一邊撿紅薯一邊欣慰地説。據了解,僅國慶假期,遷安市農耕文化體驗園就接待遊客1000余人次。

  “以前,這裡是一片荒地,在各級黨委、政府鼎力幫扶下,現在這裡變成了農耕文化體驗園。”木廠口鎮井家峪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蒲振軍開心地介紹著,成立伊始,就有不少市民打來電話,想給孩子提前認領明年的一塊地、一棵果樹。

  近日,遷安市農耕文化體驗園暨鄉村振興服務示範基地、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在木廠口鎮井家峪村揭牌,這是遷安市首個農耕文化體驗園。該園佔地規劃總面積90畝,計劃分三期實施,首批投入使用30畝田地,種植有板栗、核桃、蘋果、穀子、玉米、白薯等20余類水果和農作物,供市民體驗和認領。園內設置了二十四節氣、各種農作物的農業知識展牌,並通過圖片和二維碼的形式展示了農耕文化發展史,圖文並茂,引人入勝。

  “在農耕文化體驗園,我們推出農耕文化紅色研學遊體驗項目,開展‘認養一片田,收穫詩和遠方’和‘我在鄉村有片田’主題黨日活動……”木廠口鎮黨委書記耿國軍介紹説,體驗園集學習交流、紅色研學、休閒觀光、志願服務、農事參與和農家體驗為一體,探索農地價值轉化新模式,逐步建成校社聯動新基地、農村集體經濟新業態、農商文旅産業新標杆。

  “在體驗園內,孩子們可以親身感受從過去的耕牛、鐵犁到現在的機械化、自動化耕作等農耕文明的巨大變化。在勞動中求知,在收穫中成長,實現了沉浸式體驗,備受師生和家長歡迎。”木廠口鎮完全小學校長任巍瑋一邊組織學生勞動,一邊介紹體驗園對學生們的影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