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成果經驗豐富
2022-10-28 09:44:32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張瞬晗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堅持人民立場 創排精品力作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成果經驗豐富 推動我省文化藝術工作高品質發展

【中首】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成果經驗豐富

  第十七屆文華獎終評話劇兒童劇組、音樂舞蹈雜技組、表演組評委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臨時黨支部成立大會。

  10月25日,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河北省總結座談會以主分會場視頻會議方式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總結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河北省辦節成果和成功經驗,鼓舞激勵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進一步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推動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高品質發展。

  9月1日至15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成功舉辦。河北省圓滿完成了閉幕式、“文華獎”演出及評獎、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等重點任務,舉辦了100多場各類文化活動,服務保障了52名專家評委和30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文藝工作者,線下演出惠及群眾近2萬人次,百餘家網絡平臺線上直播點擊量超過3.5億次。河北省承德話劇團演藝有限公司創排的話劇《塞罕長歌》榮獲“第十七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保定市群眾藝術館創作的舞蹈《人民英雄紀念碑》榮獲全國第十九屆群星獎。

  打造文藝精品,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為我們展示了近年來中國藝術的輝煌成就。多部參賽作品都攀上了時代藝術的高峰,散發出耀眼的光芒。河北的文藝作品緊扣時代主題,在選材上注重現實題材創作,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河北省總結座談會上,本屆藝術節評委周大明如是評價河北的文藝作品。

  “話劇《塞罕長歌》從2017年創作至今,已經過了五年的漫長歷程。它選擇了有強烈時代感、有深刻文化內涵的題材,是在戲劇舞臺上對塞罕壩精神的一次藝術詮釋,是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在戲劇實踐中的一種探索和開掘。”著名劇作家、話劇《塞罕長歌》編劇孫德民説。該話劇創排至今已經演出150場,獲得2019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入選文化和旅遊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百年百部”創作計劃,並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受到觀眾熱烈歡迎,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

  群舞《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第十九屆群星獎舞蹈門類五個獲獎作品之一,為河北爭得了榮譽。該作品以曲陽石雕為藍本,再現了曲陽雕刻工匠雕鑿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動人故事。自2020年初具雛形到2021年呈現于舞臺上,這部作品經過反復推敲、修改,前後修改打磨達數十稿,最終從全國數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第十九屆群星獎。

  這兩部獲獎作品,是河北省近年來打造文藝精品的一個縮影。

  為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繁榮發展文藝事業,深入挖掘燕趙文化時代內涵,近年來,河北省著力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圍繞重大時代主題,打造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舞臺精品力作。

  2021年,河北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中設立建黨百年創作計劃和冬奧主題創作計劃,先後推出評劇《相期吾少年》《臺城星火》,京劇《少年英雄·王二小》《挂雲山》,河北梆子《保定紅二師》《歌唱祖國》,豫劇《郭隆真》等十余部紅色革命主題劇目。特別是河北梆子《黨的女兒》作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主題文藝演出在石家莊上演,廣受好評。同時,通過統籌引導,交響樂《冬奧交響曲》、主題雜技秀《冬奧暢想》、音樂劇《冰雪精英》、晉劇《雪如意》等一大批冬奧主題劇目先後完成創排和演出,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2022年是雄安新區設立五週年,河北省圍繞雄安新區建設創排了一系列舞臺藝術作品。其中,既有深挖雄安新區紅色基因的民族歌劇《雁翎隊》、追溯雄安歷史的河北梆子《瓦橋關》,也有反映雄安新區建設者的雜技劇《你好,雄安》、體現未來之城時代特色的民族管弦樂《雄安》。

  為打磨藝術精品,河北省還切實落實“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創作機制,將采風蹲點作為重大主題藝術創作的必要環節。創排反映“一帶一路”建設樣板——河北鋼鐵集團塞爾維亞鋼廠管理團隊事跡的話劇《多瑙河之波》期間,主創人員多次深入河北鋼鐵集團進行蹲點,甚至遠赴塞爾維亞進行體驗生活;脫貧攻堅題材話劇《青松嶺的好日子》在創作過程中,編劇深入承德、張家口的十多個農村進行采風……

  此外,旨在鼓勵基礎性創作工作,河北省組織修訂了《河北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項目管理辦法》,將小型作品納入扶持範圍,加大了劇本創作的扶持力度,鼓勵更多創作人員從基礎性創作環節做起,不斷提升創作能力和水準。

  牢記使命囑託,文藝創作隊伍茁壯成長

  “一個劇作家要像農民種地一樣,深深地向生活彎下腰去,只有滿懷真情、袒露真誠、掏出真心,才能對生活獲得真正的認知。”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河北省總結座談會上,孫德民的一席話,讓會場的每一個人動容。

  孫德民從小喜歡戲劇,在接觸戲劇的五十多年裏,為了戲劇做了全身心的投入,用自己的一生來圓這個夢。

  “孫老師的作品再獲文華大獎,再次啟示我們要尊重藝術家、學習藝術家、服務藝術家,用藝術家精神、藝術家規律教育人才、培養隊伍,充分發揮優秀藝術家的創作智慧和領軍作用。”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榮麗表示,“我們要努力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和服務條件,同時要深入總結繼承他們的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更好發揮老藝術家對中青年藝術人才的傳幫帶作用,推動全省藝術領域百花盛開、人才輩出。”

  近年來,河北省充分利用各類平臺,強化文藝人才培養。4名優秀中青年人才先後入選全國戲曲表演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全國聲樂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全國編劇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等文化和旅遊部人才培養項目,13人入選文化和旅遊部戲曲人才培養“千人計劃”,56位省內國有文藝院團的院團長參加了文化和旅遊部全國文藝院團院團長培訓班,為文化藝術事業提供了人才支撐。

  同時,強化人才培養措施,與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廣播電視臺開展河北省中青年戲曲演員傳播推廣工程,從全省各級院團、基層戲曲院團中累計遴選出77名優秀中青年戲曲演員,進行專家授課、指導,錄製演出音視頻資料,通過河北廣播電視臺《梨園風》節目進行推廣宣傳,為搶救瀕危地方劇種、遴選優秀中青年戲曲人才、加強戲曲保護傳承推廣發揮了作用。

  未來,河北省還將不斷完善全省中青年專業藝術人才庫和藝術專家庫,為藝術人才培養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加強藝術職業教育工作,以培養複合型藝術人才為目標推動校企合作,建立演出實訓基地,聯合打造駐場劇目。加強對中青年藝術人才的培訓培養,通過舉辦戲曲沙龍、組織藝術觀摩、開展培訓講座等方式,實施青年編導演人才扶持計劃。加大對藝術評論人才的培養力度,持續推進河北省文藝評論建設傳播工程,加強評論實踐的開展和評論陣地的建設。

  踐行為民宗旨,“人民的節日”全民共享

  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

  河北在承辦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過程中堅持“藝術為民、藝術惠民”的初心,遵循“社會效益優先、市場運營為主”的票務推廣原則,線下演出實行低價票政策,中低價票佔總量的70%,最低票價50元,近2萬人次在劇場享受到文化盛宴。

  不能走出家門的觀眾也過足了戲癮。河北省充分發揮“互聯網+”模式,建設“雲劇場”,動員網絡平臺對所有劇目進行直播,超3.5億人次共聚雲端,雲賞藝術節,形成了全民共享的網絡藝術盛宴。“國家公共文化雲”“河北公共文化雲”等平臺還開設了“雲上群星獎”對節目進行專題展播,既有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群眾合唱、廣場舞決賽的直播,也有群星獎文化惠民演出、優秀作品巡演直播,觀眾通過手機即可參與評獎全過程,實時了解群星獎動態信息。

  同時,各媒體平臺運用新的表達、新的技術、新的手段,讓文藝作品鮮活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微信、微博、頭條、抖音、快手、百家號、騰訊微視等各類新媒體平臺發佈稿件(視頻)9000余個(條),累計閱讀量、播放量達4億次。省內主流媒體均開設專題專欄,廣泛開展宣傳。河北日報要聞版開設“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專欄,河北新聞聯播先後5次報道藝術節相關內容,河北衛視《走遍河北》欄目開設“聚焦十三藝節河北進行時”專題並錄播了開閉幕式,播出了《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網絡互聯共賞文藝》專題節目……這樣一屆“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藝術盛會取得了成功、受到了認可,群眾參與度、關注度均創歷史新高。

  雖然第十七屆文華獎、第十九屆群星獎的各項獎項已花落各家,但藝術節的相關展演展播、展覽展示、藝術普及、文化惠民等活動依然沒有結束。河北省還將持續加大對話劇《塞罕長歌》、舞蹈《人民英雄紀念碑》等文華大獎、群星獎作品的宣傳力度,支持獲獎作品適時開展巡演和惠民演出,讓更多的人走進劇場,感受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文藝的新發展、新成就、新面貌。適時組織十三藝節全國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的部分展品在省內進行巡展,進一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持續擴大本屆藝術節影響力。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藝術工作的正確方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用好國際性、全國性重大活動平臺,辦好“一帶一路”·長城國際民間文化藝術節、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評劇藝術節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動和惠民演出,以多樣化、品質化的文藝精品力作,滿足新時代人民文化的新需求與新期待,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薄力量。(李素紅 睢澤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