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品質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加快建設品質強國的部署,為河北加快建設品質強省指明瞭方向。”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普增説,省委十屆三次全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加快建設品質強省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之一,提出讓高端産品走向世界,高標準、高品質成為河北製造靚麗名片。
近年來,河北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品質提升專項行動,推動標準、品質、品牌、信譽聯動提升,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城鄉建設管理、政府服務品質“六大品質”協調發展,為新時代深入實施品質強省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石家莊、唐山、廊坊、滄州、衡水5個市先後成為“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國家試點城市,全省3500多家企業對標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提升品質水準,累計發佈對標結果22000多項,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突出河北特色實際和發展優勢,加快建設品質強省。河北提出,到2035年,品質整體水準穩步提升,品質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進一步增強,品質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屆時,“河北製造”更具品牌價值、“河北標準”更具話語權威、“河北建造”更具燕趙特色、“河北文化”更具感召魅力、“河北服務”更具誠信品質、“河北環境”更具競爭優勢,一批産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將在河北涌現。
一步一個腳印,美好藍圖方成現實。王普增介紹,2022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相繼印發《河北省品質強省建設綱要》《關於全面提升産品品質的若干措施》,為加快建設品質強省提供了基本遵循。省市場監管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部署,扭住重點區域、關鍵領域、主要産業深入開展品質提升行動,以産品品質品質升級引領帶動區域、産業高品質發展。
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深入實施品質強省戰略。到2027年,品質強省建設將實現新突破。
經濟發展品質持續提升。産業結構更加優化,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5%左右,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達到10%,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下降15%。
産品、工程品質顯著提高。農産品品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8.5%,製造業産品品質合格率達到94%,藥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消費品品質合格率有效支撐高品質生活需要,城鎮新建綠色建築佔比達到100%,工程品質抽查符合率逐年提高,培育一批品質卓越、特色鮮明、消費者認可、國際國內知名的河北品質品牌。
主要産業和重點區域品質競爭力持續增強。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顯著提高,一二三産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穩步增強,製造業品質競爭力指數力爭達到85.01,服務品質滿意度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事項全流程網辦率達到100%,建成一批具有影響力、引領力的品質卓越産業集群。
品質基礎設施現代高效。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實現更高水準協同發展,新增主導和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1000項以上,承擔國家標準化示範試點項目200個以上,國家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達到16家,有效認證證書數量達到11萬張,打造一批高效實用的品質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平臺。
系統謀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必須切實找準中央精神與河北實際的結合點,精準發力、久久為功。
省市場監管局將推動“服務企業行”活動向市、縣延伸,擴展重點區域服務範圍,組織更多更優秀的品質專家和技術機構深入企業主動服務。自2023年開始,每年服務企業600家以上。實施産業專利導航項目和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充分利用中央財政1億元專項資金,轉化專利3.5萬件以上。
加快融合檢測、標準、計量、認證、知識産權等要素資源的協同創新服務平臺試點建設。力爭建設國家産業計量測試中心1個,省級産業計量測試中心6個。引導企業加強對綠色、低碳、有機産品和優質新産品等高端品質認證。推進市、縣品質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和窗口建設,每個設區市設立平臺和窗口的縣(市、區)達到3個以上。
在全省規上企業設立首席品質官,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引導企業將先進的品質管理模式融入生産經營各環節。大力宣傳品質獎、品質標杆企業典型事跡,開展講好河北品質故事、培育河北品質品牌行動,豐富河北品質文化內涵,形成全社會關心品質、關注品牌、追求卓越的社會氛圍。(河北日報 記者馬彥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