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邯鄲曲周:以“八個全力八個加快”實現綜合實力躍升
2022-12-26 16:02:33來源: 新邯鄲編輯: 張瞬晗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中國式現代化邯鄲場景】曲周以“八個全力八個加快”實現綜合實力躍升

  近日,邯鄲市曲周縣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科學謀劃“5+10+N”系列場景,以“八個全力、八個加快”實現綜合實力躍升。

  曲周縣委書記孟凡雄介紹説,建成活力曲周、魅力曲周、實力曲周、幸福曲周、激情曲周“五個曲周”,成為製造強縣、科技強縣、農業強縣、品質強縣、物流強縣、交通強縣、文化強縣、人才強縣、體育強縣、數字強縣“十個強縣”,打造邯鄲東部地區“教育高地、醫養高地、宜居高地、創新高地”等系列高地,將每一個實踐場景制定成具體化、可操作、可落實的行動方案,組建專班強力推進,讓中國式現代化在曲周大地展現蓬勃生機。

  全力抓好特色主導産業,加快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打造生物健康、高端童車童玩2個百億産業,紡織和新材料、裝備製造2個50億産業,構建起推動曲周高品質發展的“四梁八柱”,做精做大中醫藥、保健品等高端延鏈産業,在全球市場再攀高峰,打造國內一流的綠色農業産業基地和新材料生産基地。牢固樹立“圍繞産業上項目、圍繞財稅抓項目”的理念,培育一批技術水準先進、競爭能力強、成長性好的“瞪羚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企業進出機制,改善提升路網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中馳新材料蒸汽餘熱優勢,引導金融、通訊、物流等生産服務業向縣經濟開發區聚集,推動現代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全力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加快釋放縣域發展動能。積極承接上級改革事項,努力爭取更多國家和省市改革試點在曲周佈局。紮實做好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等一批重大改革試點任務,著力打造曲周樣板。強力推進國有資産清理規範攻堅行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企業上市,力爭五年內推出2—3家企業上市。持續拓寬對外開放力度,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用好中國農大平臺,加強與京津重點企業、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對接,建設高新技術産業孵化和成果轉化基地,打造“京津研發、曲週轉化”的産業承接格局。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晨光、億航等優勢産能和裝備走出去,拓寬海外市場,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和品質。

  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建成舒適宜居的魅力城市。繁榮新區經濟,加快推進鳳凰文體藝術中心、引黃灌溉調蓄工程、鳳鳴湖小學和幼兒園等項目建成投用,構建學習健身、文藝體驗、休閒遊玩共享的城市功能區;啟動1—2家新型商業綜合體建設,建成城市夜經濟示範街、示範商圈,發展集休閒娛樂、文化美食、生活體驗于一體的高品質商業區。抓好老區改造,提速推進北王莊城改回遷房建設,儘早讓回遷群眾享受現代化的城市生活。按照梯次推進、滾動更新的原則,全力抓好“雙河片區”建設,用2—3年時間,把“雙河片區”打造成為具有曲周特色的城市中心。

  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成綠色發展示範樣板。構建振興格局,加快建成滏陽河沿線生態帶、鄉村振興創新示範帶和東南鄉鎮崛起帶,以線帶面,逐步實現縣域發展均衡協調。依託農村産業、資源、文化等基礎,建成一批富有生機、充滿活力的特色小鎮,引領帶動鄉村發展。發展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規模農業、綠色農業、設施農業、高效農業,聚焦設施蔬菜、甜葉菊、育苗等優勢産業,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種植效益。實施“品種+品質+品牌”戰略,推動更多優質農産品創品牌、變名牌。把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和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進行資源整合、協同發展,爭創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

  全力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加快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化污染防治,開展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強化道路和建築工地揚塵治理,推動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黑臭水體、農村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管控治理,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確保國省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黑臭水體基本消除。抓好生態修復,鞏固滏陽河生態治理成果,加快推進卡口治理,打造節點、豐富業態、健全機制,持續提升母親河的魅力和顏值。科學規劃引黃調蓄工程周邊功能佈局,著力打造康養産業高地。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推進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及儲能項目等新能源有序開發建設,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實施義務教育擴容提質工程,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抓好中小學基礎設施改善和普惠性幼兒園建設,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狠抓醫療設施改善,深化縣域醫共體、鄉村一體化管理,不斷提升縣鄉村醫療服務品質;全力促進就業創業,健全創業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和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保障,發揮職業教育優勢,強化職業技能培訓,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發揮低保、失業保險兜底保障作用;抓好交通能力提升,做好邯邱高速前期準備工作,積極爭跑京武、大廣、邯館高速曲周互通工程,大力推進農村道路提檔升級,構建外通內暢新格局。

  全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提升曲周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我是文明市民、要為城市爭光,我是燕趙兒女、要為河北爭氣”活動,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攻堅,常態化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送戲下鄉、非遺展演、主題藝術節等活動,加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面文化需求。以滏陽河生態景觀為主線,抓好“農業科技館和水利科普文化園、農耕文化園、生態農業園”建設,整合千畝銀杏林、千畝流蘇基地、植物迷宮等旅遊資源,探索打造以農業科技為主題的研學路線。

  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快推進平安曲周建設。深入推進依法治縣,著力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提高行政質效和公信力。加強對執法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確保執法公平、司法公正。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傾,加強網格化管理,推進平安創建,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嚴密防範和有效化解金融、房地産等領域風險,統籌抓好安全生産、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李藝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