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所有設區市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後十”
2023-02-20 10:00:37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張瞬晗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去年河北空氣品質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準 所有設區市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後十”

  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2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6.8微克/立方米,較2021年下降5.2%;優良天數為270天,較2021年增加1天;重污染天數為4天,較2021年減少5天,空氣品質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準。

  河北所有設區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第一次實現全部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後十”,取得歷史性突破。張家口市首次進入全國前十名,排名第7。張家口、秦皇島、唐山和承德市四個城市進入改善幅度前十名,數量全國最多。

  科學精準施策,確保所有設區市空氣品質“退後十”

  河北作為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打贏藍天保衛戰、確保所有設區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均在全國重點城市排名“後十”之外,具有重要意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設區市空氣品質“退後十”工作,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各地黨委政府把“退後十”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時刻繃緊弦、不放鬆。

  “省生態環境廳堅持把鞏固拓展‘退後十’成果作為首要任務強力推進,制定‘1+7’工作方案,專門成立工作專班,組成由11名廳級領導帶隊的11個駐市幫扶組,科學精準施策,確保所有設區市空氣品質‘退後十’。”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晉宇介紹。

  堅持省市協同作戰。省級層面堅持每天調度,精準研判分析,及時調整管控舉措,科學精準施策,算賬到0.1微克、努力到每個小時;市級層面,石家莊、邢臺、唐山、邯鄲等重點城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直接抓,省市縣鄉四級每天有1.5萬名工作人員奮戰在“退後十”一線,及時通報問題、下達指令、落實整改。

  攻堅最突出問題。對石家莊、邢臺、邯鄲等重點城市採取更有針對性的管控舉措,推進科學精準治污。在揚塵污染防治中,對石家莊工地、高空揚塵源、城鄉道路等4956個點位,邢臺3641個點位採取精細化管理措施;在城市污染防治中,對石家莊燃氣鍋爐、餐飲油煙、城市路口等2734個點位,邢臺1199個點位採取降氮、抑氨措施;在工業污染防治中,對石家莊303家、邢臺184家、邯鄲246家重點排放企業採取精細化治理措施,以科學減排提升治理效果。

  堅持聯防聯控。省生態環境廳科學指導各市制定重度、較重、中度、輕度四套標準化管控措施,因時制宜,快速響應,精準應對16輪污染過程,PM2.5濃度較預期下降15%。實時推送異常高值和環境違法問題,督促各地高值熱點2小時內處置到位,露天火點半小時內完全撲滅,最大限度減少污染傳輸。

  同時,省生態環境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將設區市空氣品質“退後十”和縣(市、區)排名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考核的要求,充分運用好考核“指揮棒”,結合實際修訂城市和縣(市、區)空氣品質排名及獎懲問責辦法,新增PM10和鄉鎮站點指標,建立分區設置權重、統一排名考核機制。

  加強系統治理,有效減少重污染天氣發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重污染天氣在冬季易發多發,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尤其是2022年進入採暖季後,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全省高濕靜穩天氣比往年增多,為近5年來較為不利的氣象條件。”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高級工程師張良介紹。

  天不幫忙,人更要努力!河北省把2022年冬季不發生重污染天氣作為自我加壓目標,科學精準應對每一輪污染過程,力爭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省生態環境廳堅持每天調度研判,提前7天精準預測、每5天評估調整管控措施、污染過程提前3天響應準備。充分發揮大氣環境品質智慧指揮平臺作用,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實行24小時調度值守制度,第一時間發現高值熱點,限時整改反饋,切實減少污染物形成和傳輸。

  將減排工作做在平時。河北省緊盯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深入推進工業企業全面達標排放、揚塵面源污染治理、産業集群升級改造等專項行動,嚴防秸稈焚燒、散煤復燒,有效減少污染排放。

  加強企業分類管理。河北省以環保績效為導向,對環保績效A級企業不停不限,對B、C、D級企業按區域、行業、生産工藝等分類制定精準化管控措施。同時加快推進環保績效創A,配備精幹力量組建創A工作專班,著力幫助企業解決創A難題,目前全省環保績效A級企業達到140家以上,為深度減排奠定了基礎。

  下一步,省生態環境廳將堅決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柴油貨車污染治理、臭氧污染防治、城市大氣污染深度治理四個攻堅戰,著力補短板、強弱項,解決好影響“退後十”成果的突出問題。堅持以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為引領,加大治本力度,帶動全行業、全區域污染治理和精細化管理提升。健全早研判、早預警、早幫扶的“三早”工作機制,提前7天進行預測研判、提前3天啟動預警,對進入“後二十”的城市立即啟動幫扶,在統籌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基礎上,全力推動實現更多“藍天白雲、繁星閃爍”中國式現代化美麗河北新場景。(河北日報 記者馬朝麗、宋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