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奮進的春天】開春即開跑!河北這波重點項目“集結號”有何看點
2月16日,石家莊市舉行2023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538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47.3億元;
2月16日,衡水市舉行2023年全市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108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11.65億元;
2月16日,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北方生産基地項目在邯鄲經開區開工建設;
……
開春即開跑!河北各地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的消息陸續傳來,吹響了全省項目建設的“集結號”“衝鋒號”。
生物醫藥産業繼續壯大
2月16日,投資7.87億元的趙縣經濟開發區創新基地二期項目開工。項目總佔地約150畝,建設內容包含高標準車間、立體倉庫、培訓中心、輔助樓及配套附屬設施。
同日開工的還有河北興柏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6.2億元的1萬噸丙硫菌唑項目。項目一期建設3000噸生産線,二期建設7000噸生産線,建設期為36個月,項目建成投産後預計年納稅額達1.2億元,並帶動相關上下游企業和交通運輸等服務業發展。
河北興柏藥業集團。河北日報通訊員朱濤攝
1月27日,基因治療藥物研發服務中心項目在固安縣開工,總建設面積6萬平方米,總投資額2億元。據介紹,該項目建成投用後,預計實現年産值10億元、盈利1.5億元,年納稅額可達2600萬元,解決和帶動就業800人左右。
新能源、新材料融合集群發展
2月16日,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北方生産基地項目在邯鄲經開區開工建設。雙方將攜手打造新能源商用車基地、液態陽光甲醇經濟全産業生態體系和創新推廣示範運營區,構建“裝備製造+清潔能源+智慧互聯”發展模式。
作為石家莊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的主會場,石家莊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産10GW切片及10GW電池項目,總投資102億元,主要建設晶體硅太陽能硅片、電池生産基地,項目力爭當年建成當年投産,預計年營業收入130億元,利稅3.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0個。
2月16日,石家莊市舉行2023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河北日報記者張曉超攝
2月16日,衡水市集中開工的項目中,以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為主的戰略新興項目16項,總投資31.75億元。
新能源産業正在成為邢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集中開工項目中的邢東新區中國公路工程機械有限公司12GW鋰電池生産項目,將為新能源産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2月16日,深澤縣2023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北金釩源儲電力技術有限公司高溫熔鹽儲能調峰調頻電站及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石家莊能投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深澤縣風電項目等位列其中。
在2月1日臨城縣集中開工儀式中,開工項目中包括了成長性強的河北新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産5000噸碳化矽製品、1000噸硅基碳包覆負極複合材料項目以及河北英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産10000噸耐高溫塗料項目。
“京”字號項目花開不斷
2月11日,廊坊臨空經濟區舉行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9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0.7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21億元,為廊坊臨空經濟區進一步建鏈補鏈延鏈、壯大産業集群、實現更高品質更有內涵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其中,北京廣慧金通教育集團投資建設的廣慧金通航空培訓中心項目,總投資12億元,主要建設實訓大樓、飛行訓練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等。
廊坊臨空經濟區。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
1月28日,雄安新區在啟動區舉行了2023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集中開工項目43個,涵蓋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智慧城市等領域,總投資416億元,其中投資100億元以上項目2個。據了解,雄安新區2023年預計實施重點項目270個,總投資6641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000多億元。
1月28日,春節假期後上班第一天,雄安新區在啟動區舉行了2023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河北日報通訊員劉光昱攝
基礎設施建設瞄準百姓需求
衡水市集中開工的項目中,基礎設施項目21項,總投資119.52億元;基本公共服務項目12項,總投資18.37億元。
深澤縣第一季度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中,億元以上項目就包括了兩個民生類項目,分別是深澤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工業街、興華路、南苑路地下管網建設項目和深澤經濟開發區西環路電力管廊建設項目。
1月28日,邢臺市邢東新區集中開工項目中,包括高鐵片區基礎設施道路及綠化建設工程(崗南一街、振興二路、振興三路)、産業園區基礎設施及綠化建設工程(崗南三街、振興三路、振興二路、站南街、邢州大道)等。
而石家莊、威縣、固安縣等地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中,均包括惠民生補短板、城市更新等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
一年之計在於春。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
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河北各地幹部群眾拿出“開春就開跑”的精氣神
用實幹托舉夢想,把發展機遇變成發展成果,
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在河北展現美好圖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