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北消息(記者 王珊珊):“植樹千日功,一把火燒空。現在正值清明時節,天氣乾燥,山風較大,鄉親們一定要提高警惕,文明祭祀,千萬不能野外用火,要守好我們的山、看好我們的林、護好我們的家……”4月2日早上8點鐘,保定市淶水縣九龍鎮嶺南臺的大喇叭和往常一樣再次響起,向村民宣傳森林草原防滅火知識。
護林員參加森林草原防滅火業務培訓 供圖 淶水縣委宣傳部
淶水縣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在太行山東麓北端,總面積1650平方公里,與北京市門頭溝區、房山區接壤110公里,全縣森林面積98.025萬畝,覆蓋率為39.33%,屬一級森林火險縣。全縣15個鄉鎮有防火重點鄉鎮11個,森林草原防火壓力非常大。為確保實現“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目標,淶水縣從宣傳動員、源頭管控、強化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加大森林草原防滅火力度,確保森林草原安全。
淶水縣森林草原消防大隊開展消防演練 供圖 淶水縣委宣傳部
廣泛宣傳提高全民防火意識。為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全民的森林草原防滅火意識,該縣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短信等傳統媒體及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宣傳方式,突出對村民、遊客、中小學生、林區作業人員等重點人群進行宣傳教育;廣電網絡淶水分公司通過縣級農村大喇叭平臺,利用早中晚黃金時段每日三次播報森林草原防火音頻;春節至今,在防火重點區域發送提示短信7.5萬條;在進山路口、村莊、景區、公路沿線等關鍵部位設置防火標識、宣傳標語500多條。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該縣應急局組織開展了以“共享森林草原美景 保護林草防火當先”為主題的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月活動,出動宣傳車200多臺次,發放宣傳材料50000份。
淶水縣森林草原消防大隊組織開展宣傳月活動 供圖 淶水縣委宣傳部
源頭管控築牢防火根基。4月2日,在趙各莊鎮李各莊嘉秘寺防火檢查站,護林員趙鑫偉正在值班。趙鑫偉介紹,這個林區總面積近1.10萬畝,屬省級褐馬雞自然保護區,主要樹種為油松、側柏、柞樹,森林覆蓋率達75.2%,林區內有嘉秘寺遺址。從去年10月1日進入森林草原防火期以來,他和其他兩名同事就吃住在這裡,24小時駐防駐守,每天在林區進行隱患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森林防火隱患立即整改;對進入林區的人員,嚴格實施不掃碼登記不放行、不接受檢查不放行、不收繳火種不放行、不接受宣傳教育不放行“四不放行”措施,杜絕一切火種進山入林,確保林區防火安全。
消防員對重點防火區域進行巡查 供圖 淶水縣委宣傳部
像嘉秘寺防火檢查站這樣的檢查點,淶水縣在環京、景區、林區等重點防火區域共設置了101個,同時在森林防火檢查站、臨時卡口、國有林場林區和自然保護地等重點區域設置“防火碼”小程式67處,從源頭加強對進入林區人員的管理。為切實加強屬地管理責任,2022年10月1日,淶水縣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與全縣11個防火鄉鎮、20個成員單位簽訂責任狀,鄉鎮與村、村與護林員、護林員與重點風險人員監護人層層簽訂責任狀,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在此基礎上,該縣通過風險排查,明確全縣30個環京村、2個國有林場、1個自然保護地、1個5A級森林旅遊景區為重點防火區域,全縣130名森林草原消防隊員、422名半專業隊員、498名護林員分組劃區嚴看死守,遇有火情,及時處置,嚴防小火釀成大災;參考大風天氣預警信息,特殊時段對環京、景區、國有林區等重點防火區域及時採取斷電、封山等措施,各鄉鎮和相關單位安排護林員、村幹部或職工在進山路口把守,對進入車輛和人員進行宣傳教育,查扣火種,嚴禁在林區內進行電焊等危險作業;電力部門對變壓器、裸線等設備進行維護保修,嚴防電力事故引發山火;多措並舉實施源頭管控,築牢森林草原防火第一道防線。
消防員對重點防火區域進行巡查 供圖 淶水縣委宣傳部
充分準備強化應急保障。為保障應急救援隊伍如遇重大險情能夠及時處置,該縣從提高專業隊伍素質入手,由縣森林草原消防大隊對全縣11個防火鄉鎮、4個景區、2個國有林場的17支半專業隊伍422人,圍繞冬、春季防火滅火、水域救援等52個訓練科目進行專業訓練,通過訓練提高救援隊伍的專業化水準。同時該縣還在原有水車、高壓細水霧、高壓消防水車等常規滅火設備基礎上,又投資350萬元購置4輛運兵車、單兵裝備等設備及國家林草局支援阻燃服100套、巡護套裝50套、數字超短波對講機84台、雙人帳篷睡袋40套、防火巡護摩托車2台,配足配齊救援設備。入春以來,森防大隊各中隊每天出動巡查力量200余人,每天巡查500余公里以上,切實做到關鍵期巡查巡護全覆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