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北消息(李雨馨):近年來,邯鄲市肥鄉區以落實河湖長制為抓手,堅持“五河並育”,高品質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等重點工作,加快建設幸福河湖,以河湖長治、碧水長流、綠色生態,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完善抓促機制,打造萬水安瀾的安全之河。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三級河長、兩級警長、兩級督查長的“三長治河”工作體系,建立“幹群共治、網格管理”推進機制,209名河長常態化開展巡河工作。今年以來,三級河長累計巡河14358次,現場交辦整改問題56個。二是數字賦能監管,在主要河道上設置電子監控點位34個,充分利用視頻感知、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對河湖水位、水域岸線和水面環境等進行全天候、全覆蓋、智慧化監控,有效提升河湖監管效率。三是抓實清理整治,利用日常巡查、群眾舉報等多種手段,推動河湖清理整治常態化、規範化。今年以來,先後組織發動黨員群眾500余人次,調用大型機械70台次,整治河道溝渠亂堆亂倒40余處,清淤50萬餘立方米,清理高桿樹木3000余株。
強化治理修復,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之河。一是狠抓源頭防控,持續開展“千人禁污”“萬人清河”行動,對沿河排污口進行清理整治,先後封堵排污口15處,切斷鎮區生活污水直排過村管道18處。二是狠抓生態修復,在團結渠實施了河道生態修復項目,建設了2.5萬平方米的河道表流人工濕地、2000平方米的土壤快滲系統,設置了生態浮島和微生物浮島26組,配套增氧曝氣裝置26台和水質自動監測微站2套,修復河渠生態系統。目前,團結渠可觀測到野生魚類10余種,團結渠肥鄉段被評為河北省“秀美河湖”。三是狠抓沿岸綠化,廣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在團結渠、東風渠、民有渠等渠道兩岸建設寬200米的林帶,先後種植各種花卉樹木6萬多棵,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喬灌花草相結合,樹木高低錯落、層次分明的生態廊道。
傳承特色文脈,打造獨具魅力的文化之河。圍繞不同河渠流域文化元素和特色主題,貫通上下游、左右岸文化脈絡,統籌水景觀和水工程,打造了多個以生態休閒為特色、以歷史文化為內核的文化景觀節點。一是深入挖掘厚重傳承的忠義文化,堅持變廢為寶,對過去的臭水溝、廢磚窯進行清理整治、生態補水,融入肥鄉代表性歷史人物戰國時期的相國肥義文化,打造了集生態休閒和歷史科普教育于一體的肥義公園,成為城鄉居民旅遊休閒的好去處。二是深入挖掘道教養生文化,結合村莊坑塘整治,有效開發和利用團結渠水系的景觀功能,在東晉著名的道教理論學家、醫學家葛洪出生地天台山鎮,打造了4萬平方米的葛仙湖,為周邊群眾提供了一個集文化、生態、採摘、健身運動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體系。三是深入挖掘戰天鬥地的奮鬥精神,結合東風渠和定魏線沿線環境整治,清理沿線違章建築,把肥鄉人民人工開挖東風渠的戰天鬥地、勤勞樸實的精神風貌融入其中,打造了融肥鄉文化元素、人工景觀元素為一體的東風渠水利風景區。
實施全域水網,打造治水用水的利民之河。強化系統觀念,堅持排灌結合,兼顧節約實效,統籌考慮耕地保護、田園生態、管理運營的協調配套、相互銜接,聘請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結合河渠生態補水工程,規劃實施了全域水網工程,通過治理干支渠和維修加固、配套建設飲水構築物等措施,增強引蓄水能力,計劃用2-3年時間構建集防洪除澇、灌溉供水、調配蓄水、生態涵養于一體的全域水網體系。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東風渠係清淤疏浚及配套水利設施項目,已完成建議書及批復、勘察設計招投標等工作,近期將開工建設。
釋放生態紅利,打造水産結合的富民之河。一是大力發展文旅産業,依託團結渠、邯鄲郊野公園、東郊森林公園等現有資源,引進實施了總投資27億元的趙都水鎮項目。投資10億元的一期項目開業以來,為周邊村莊群眾提供崗位500余個,年接待遊客50余萬人,成為全市新的網紅打卡地。二是大力發展林果經濟,圍繞團結渠、東風渠、鳳湖濕地等河渠水系,積極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做好特色農業與採摘休閒旅遊結合文章,建成了萬畝優質林果生産基地,培育了鳳湖蟠桃、田寨玫瑰香葡萄等特色農産品品牌,實現增綠增收共贏,賦能助力鄉村振興。三是大力建設和美鄉村,以肥鄉域內主要河渠為“彩帶”,重點村為“彩珠”,延伸打造了東風渠沿線、郊野公園周邊等鄉村振興片區,聯動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村莊環境,打造環村生態,發展特色産業,僅團結渠沿線就帶動了4個鎮20多個村莊高效農業、鄉村旅遊等産業發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