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藍——環境品質改善效果顯著,河北綜合實施壓能、減煤、治企、抑塵、控車、增綠等攻堅行動,全省各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64.6%,所有設區市空氣品質歷史性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後十位,達到2013年以來最好水準。
水更清——堅持“三水”統籌、河海兼顧,突出白洋淀流域、京津水源涵養區、環渤海等重點區域精準施策,2022年,河北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比例首次突破80%,達到84.4%,劣Ⅴ類斷面全部消除。
地更綠——一體化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修復,科學推進國土綠化,河北森林覆蓋率達35.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75.4%。
……
青山為證,綠水作憑。近年來,河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道路,著力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體化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修復,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從認識到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高品質發展“蓄能”。
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日,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各地有關部門在“未來之城”雄安舉辦了“全國生態日”河北活動以及河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河北多年的綠色發展實踐,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詮釋。
在上萬平方米的雄安站車站屋頂上,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源源不斷地供應綠色電能。該項目年均發申量580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8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噸。在這座“未來之城”,能源基礎設施和管理體系不斷完善,綠色與科技同頻共振,各類新技術廣泛應用。目前,新區已建成一批智慧能源建築和零碳園區,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1.06萬噸。
據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于國義介紹,目前,雄安新區正積極打造空天産業、智慧交通、新一代通信技術産業、能源互聯網、金融科技、數字貿易等9大類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全面推進綠色建築高品質發展,新建綠色建築佔比100%;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打造全國領先的“超低排放+近零填埋+半地下+公園式”綜合利用設施。
能源結構優化轉型的同時,河北生態環境品質也得到持續改善。
滹沱河是石家莊的“母親河”。20世紀70年代以來,滹沱河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河道乾涸斷流,兩岸土地沙化,植被樹木稀疏,生物種類銳減,地下水位持續下降,一個豐水區域日漸向貧水區乃至荒水區發展。
從2017年,滹沱河逐步實施生態修復,水域面積增加約29平方千米,生態綠化面積達到約102平方千米,已成為集防護、觀賞、休閒、健身和科普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景觀長廊。
滹沱河的重生,只是河北生態文明建設的縮影。在生態治理和修復的道路上,河北的腳步從未停止。在雄安新區,“千年秀林”拔地而起,白洋淀躋身全國良好湖泊行列,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青頭潛鴨在此安家;在塞罕壩,從一棵樹到一片“海”,三代人“綠色接力”鑄就感人至深的塞罕壩精神……
“下一步,河北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之路,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霍彥飛説。(文 黃歆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