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展動能不斷積聚 協同發展深入推進 前三季度京津冀實現生産總值7.6萬億元
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464.7億元,同比增長50.8%;京津冀地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2萬億元,同比增長5.7%;京津冀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9%……
從河北省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京津冀區域經濟穩步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繼續增加,發展動能不斷積聚,協同發展深入推進。
區域經濟總體平穩
高技術産業投資顯現韌性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6萬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別為31723.1億元、12252.6億元和3177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4.6%和5.2%。
工業生産穩步恢復,重點行業發揮穩定支撐作用。前三季度,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7%,降幅持續收窄,重點行業中的電力、裝備製造行業貢獻突出,合計拉動規上工業增速3.5個百分點。天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12條重點産業鏈在鏈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0.5%,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河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鋼鐵、醫藥、汽車傳統優勢行業貢獻率合計達到66.1%。
服務業運行穩定,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別增長6.1%、5.5%和5.2%。三地信息服務業、金融業均表現較好。北京信息、金融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七成;天津信息服務業、金融業分別增長5.7%和6.0%,分別高於服務業增速0.2和0.5個百分點;河北信息服務業、金融業分別增長11.9%和8.4%,分別高於服務業增速6.7和3.2個百分點。
固定資産投資規模持續擴大,高技術産業投資顯現韌性。前三季度,北京和河北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9%和6.3%。高技術産業投資持續活躍,北京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在信息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帶動下增長超過五成;天津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6.3%,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1.2%;河北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21.0%,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31.1%,帶動作用明顯。
文旅消費加快復蘇
居民收入穩步提高
消費市場持續恢復,文旅消費加快復蘇。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074.8億元,同比增長5.5%。北京、天津、河北分別為10471.5億元、2885.8億元和10717.5億元,分別增長2.5%、6.9%和8.2%。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三地旅遊市場持續升溫。北京遊客總人次與旅遊總收入分別比2019年同期增長12.9%和21.9%,天津分別增長35.2%和67.0%,河北分別增長48.8%和44.2%,河北接待遊客總人次中京津遊客佔12.4%。
居民消費的“底氣”,來自保持平穩的就業、物價,以及穩步提高的居民收入。截至9月底,天津、河北城鎮新增就業分別為29.14萬人和80.7萬人,分別完成全年目標的83.3%和93.8%。三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分別為0.6%、0.5%和0.8%,均呈現溫和上漲態勢。京津冀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9%,北京、天津、河北分別為61718元、40713元和24243元,分別增長5.3%、4.6%和6.4%。
協同發展深入推進
産業鏈協同逐步強化
前三季度,三地産業鏈協同逐步強化。京津冀重點産業鏈圖譜繪製初顯效果,截至9月,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産業鏈分別錄入企業282家和153家,涵蓋上游供給和下游應用。打造京津冀機器人産業全鏈條,北京機器人企業400余家,在機器人應用場景方面已形成領先優勢;天津現有機器人企業近200家,初步構建了涵蓋關鍵系統部件、機器人本體、機器人系統集成的全産業鏈條;河北擁有上百家專用零部件和集成應用關聯企業。
前三季度,天津吸引京冀投資額1795.1億元,同比增長20.3%,佔全部引進內資的56.7%,同比提高5.3個百分點。河北積極承接京津産業轉移,今年以來引進兩地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超過180家。
通過合力攻關,京津冀三地協同創新水準持續提升。“北京研發、天津製造”産業協同模式加速形成,9月份舉辦的京津産業洽談會上,兩地簽約項目41個,意向投資額超270億元。前三季度,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464.7億元,同比增長50.8%;與京津共同組織實施基礎研究合作專項,推動組建産業創新聯合體,開展氫能、釩鈦、中醫藥等領域重大技術攻關。京津冀“5G+工業互聯網”智慧製造協同創新示範基地項目正式啟動。
“兩翼”聯動,重點區域建設成效顯著。前三季度,北京城市副中心重點項目建設高標準高品質推進,頂點公園、海昌海洋公園兩大項目落地副中心。通州區與北三縣簽約合作項目50個,意向投資額首次超過400億元。雄安新區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8.2%,拉動河北全省投資增長1.8個百分點。(河北日報記者 方素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