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將至,在河北省滄州市的大運河非遺展示館中,“文武滄州 福運有遺——彧元堂傳拓展”吸引了不少遊客體驗觀展。本次展覽作品在傳統用墨的基礎上大膽變化,墨色虛實並用,並集合了書法、拓印等多種形式,極具藝術美感。
據介紹,滄州彧元堂傳拓是用紙和墨及傳拓工具將鑄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或圖案捶印下來的一種技藝。傳統拓技主要運用墨色,分為“烏金拓”、“蟬翼拓”和“全形拓”。“不光碑刻,金屬器物上的銘文,器物本身的器型,漢代畫像石,漢磚、瓦當圖案,還有錢幣等等,都可以成為傳拓對象。”傳承人劉世濤説。
清洗、上紙、上墨、揭取……觀展期間,滄州市水月寺小學的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輕輕按壓刻板,沉浸式體驗非遺傳拓技藝。“通過這次展覽和體驗,能夠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運河文化,更加熱愛家鄉。”劉世濤説。
近年來,運河區不斷挖掘非遺文化資源,開闢“非遺+旅遊”的新路徑,通過開展“非遺技藝進景點”“非遺公益傳習班”“節日裏的非遺”等活動傳承傳統文化、厚植文化自信,讓群眾盡享“文化大餐”,讓非遺真正“活”起來。(文 王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