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新縣鎮疃莊村,映入眼簾的除了乾淨整潔的鄉村公路、一棟棟整齊排列的房屋、一張張幸福的笑臉,還有文化墻上的村規民約“七字謠”。
“我在這裡生活幾十年了,無論是村莊面貌還是我們的精神面貌,都越來越好,整個村子也越來越幸福和諧。”疃莊村村民韓景華高興地説。
為有效提升村民道德文明素養,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培養良好的村風、民風,自去年二月起,駐疃莊村的工作隊華北工業學校、滄州體育運動學校結合村情實際,廣泛聽取村民意見,經過反復推敲和修改,構思完成了疃莊村村規民約“七字謠”,將涵蓋了尊重長輩、和睦相處、勤勞致富、移風易俗、保護環境、愛護公物、互幫互助和法治精神等多個方面的村規民約濃縮成簡潔明快的語句,既便於村民記憶、朗朗上口,又能深入人心。
在村規民約的影響下,全體村民共同參與,不斷革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在村裏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通過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文明風尚,減少人情攀比和鋪張浪費的現象。同時,村上還注重培育良好的家風、淳樸的民風和文明的鄉風,讓村莊煥發出新的文明氣象。村規民約“約”出了優美人居環境,“約”出了文明新風尚……
基層治理靠的是群眾廣泛參與,在孟村回族自治縣,各村莊村規民約修訂過程中,村裏均通過召開村民黨員代表大會、村民代表會議,投票、議事等方式,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凝聚群眾智慧,使村民能夠直接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訴求,達到“我制定、我承諾、我執行”的有效“村約”。這種參與方式不僅增強了村級治理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民主性,還有助於增強村民的凝聚力,讓村規民約真正“約”進群眾心坎裏,“繪”出移風易俗新風貌,推動鄉風文明建設。(文 劉冠一 楊洋 劉雅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