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北省平泉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2024年“‘雙爭’有我·咱村的那些事兒”村規民約故事講述擂臺賽決賽在祥寧街小學報告廳舉辦,全市共9名講述人經層層選拔進入決賽。
參賽選手講述村中建設的故事 攝影 閆海生
“從我記事起,村子就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兒時的土路、小學的水泥路、大學後的瀝青路。我在長大,村子的路也在‘長大’。”平泉市楊樹嶺鎮耿家溝村村民宋雨新飽含深情地説。
故事講述擂臺賽現場 攝影 閆海生
現場,選手們以獨特的視角和真摯的情感,通過PPT展示、圖片展播等形式,圍繞村規民約、好人好事、鄉風治理、鄉村振興、移風易俗等方面進行生動講述。一個個小故事背後是廣大村民涵育文明鄉風、踐行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培樹文明新風的創新探索。經過激烈角逐,比賽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
參賽選手講述村中關於村規民約的故事 攝影 閆海生
本次擂臺賽全面展現了平泉市新時代農村廣大群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推動了全市“我是文明市民、要為城市爭光,我是燕趙兒女、要為河北爭氣”活動落地見效。下一步,平泉市將繼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和文明創建,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杆、育時代新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