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圍場:“物業化+數字化”河湖管護繪就人水和諧新畫卷
2024-12-25 15:31:02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李雨馨責編: 王悅陽

  近日,由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河北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承德市水務局有關專家組成驗收組,對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圍場)省級試點工作進行全面驗收。圍場以哈裏哈鎮、棋盤山鎮為單元,創新構建的“物業化扁平式管理”和“數字化立體式監控”相結合的河湖管護新模式順利通過驗收,得到驗收組充分肯定。

  今年以來,圍場樹立河湖長制“點、線、面”一體化管理理念,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河湖長制工作的融合,著力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融合發展的智慧水務體系,傾力打造“數字河湖”建設。

  圍場不斷加大管護力度織密河湖責任網,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責任,組織相關部門、專家團隊、鄉鎮一線人員深入開展調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精細部署,編制了《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物業化+數字化”河湖管理模式試點建設實施方案》,研究制定了《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部分鄉鎮推行河湖物業化管理試點實施辦法(試行)》《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關於第三方物業公司績效考核實施細則(試行)》,完善河湖管護長效機制,破解河湖管護難點問題。

  實施“物業化扁平式”河湖管理模式。圍場委託第三方物業公司,承擔起河湖的專業化巡查、規範化管護和系統化清理任務,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化的運行機制,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和成本的顯著降低。物業公司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落實網格化包保責任,重新組建專業化的巡河隊伍,開展常態化巡查和動態監管,全程使用巡河APP記錄巡查軌跡和履職情況,確保問題立行立改、處置到位。此舉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大大降低了管護成本,年度管護經費從91萬元減少到了44萬元,實現了降本增效、提質升級的目標。

  設立規範化管護中心,實現職責統一。為進一步提升河湖管護工作效能,圍場在屬地鄉鎮設立了“物業化+數字化”河湖物業化管理中心,作為河湖管護工作的調度指揮、教育培訓、數據存放、設備維護和信息宣傳的基地。中心配備項目經理、監控調度員和片區隊長等專職人員,通過發揮其中樞作用,有效解決了工作鏈條斷檔、點位管控盲區、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實現了河湖巡查、管護、清理職責統一,構建了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護長效機制。

  開展系統化河湖清理,提高清理成效。第三方物業公司通過對標目標要求、對表管護任務、對照績效考核,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實施岸線垃圾、水面漂浮物、管理範圍堆積物等問題系統化清理,配備垃圾夾、垃圾袋、翻鬥車等清理運輸裝備,系統化清理岸線垃圾、水面漂浮物、管理範圍堆積物等問題,鄉鎮健全基礎設施,村組設立臨時垃圾堆放場所,有效解決了清理不及時、轉運不到位等問題,實現了發現、報告、處置、復核、銷號全鏈條閉環管理。

  建設“數字化立體式”河湖管控系統。圍場建立和完善了硬體設備、應用軟體、基礎圖層等軟硬體設施,建設河湖管控數字化平臺。目前4名物業管理人員、41名河長、44名巡河員在同一平臺按權限登陸使用,實現了信息推送、上報、反饋的上下連通。工作人員可通過平臺觀看巡河現場,並連線巡河員,遠程指揮巡河工作,真正實現“一屏看水”“一網管水”。

  此外,圍場在重點區域、重點河段、敏感水域靈活監控佈局,建立智慧視頻監控點位,實現河湖全天候智慧視頻監控全覆蓋。發揮視頻監控電子圍欄自動識別報警、視頻喊話、音頻外放等作用,對水面漂浮物、垃圾傾倒等“四亂”問題進行精準甄別、動態管理,發現異常自動告警提醒,將傳統人力巡查變為24小時實時監測預警,有效解決視頻監控系統覆蓋區域不全面、視覺盲區等問題。同時,購置無人機巡查設備定期開展全域巡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網上管”全方位監管,進一步增強河湖管護工作的智慧化和自動化水準。

  下一步,圍場將繼續深化“物業化+數字化”河湖管護模式的實踐和創新,狠抓河湖管護責任的落實和完善河湖管護的長效機制,將圍場的河湖變得更加清澈、更加美麗,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文 張瞬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