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春節假期河北接待遊客同比增13.9%
2025-02-05 09:48:18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徐文龍責編: 王悅陽

  原標題:春節假期河北接待遊客同比增13.9% 其中接待京津遊客佔比達到18.2%

  看花燈、賞非遺、逛市集、品美食……今年河北省以“冬遊河北過大年”為主題,創新旅遊新場景、新業態、新産品,不斷豐富文旅供給,推出一系列年味滿滿的文旅大餐。

  春節假期,河北省迎來今年首個旅遊高峰,河北省共接待遊客人次、旅遊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13.9%和12.8%,其中接待京津遊客佔比達到18.2%。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監測,春節假期河北接待遊客數量居全國第7位,比去年春節前進1個位次。

  作為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去哪兒網數據顯示,非遺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兩倍以上。河北各地的非遺民俗活動持續上新,成為假日裏的“頂流”。

  激昂的鑼鼓聲響起,有的獅子跳躍騰挪,在高低錯落的梅花樁間靈活穿梭;有的搖頭擺尾,憨態可掬……1月31日,以“非遺過大年 獅舞耀新城”為主題的春節·雄安獅舞大會現場氣氛熱烈,遊客的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除了獅舞表演,活動還設置了“非遺裏的中國”非遺精品展和非遺美食市集等專區。遊客在全國22個省(市、區)以及雄安本地的特色展位上,可以欣賞到200余個非遺項目的1300余件作品,品嘗到多地非遺美食。當天活動吸引遊客近5萬人次。

  逛燈會、賞花燈,歷來是中國人慶祝新春佳節的重要民俗活動。河北各地紛紛舉辦新春燈會,一組組彰顯傳統文化的花燈將春節氛圍感拉滿。

  夜色起,華燈亮。身著一襲古裝的遊客,來到正定古城南城門城墻上,看著萌萌的十二生肖花燈、趴在城墻上的獅子燈以及三國名將趙子龍人物綵燈,紛紛停下腳步拍照打卡。正定古城燈會自1月22日啟動以來,共接待遊客近30萬人次,帶動景區及周邊商業街區實現營業收入、接待人次雙增長。

  “好香啊!”邯鄲大名是中國小磨香油之鄉,春節假期來看香薰花燈節的遊客被空氣中散發的淡淡香氣吸引。大名縣文化和廣電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郝永清説:“我們利用芝麻花、芝麻莖葉和小磨香油進行專項研發獲得3種香味,在部分花燈中內置了香薰系統,創意花燈很受遊客歡迎。春節假期,大名縣主城區接待遊客208.8萬人次。”

  這個春節,文旅融合的新場景層出不窮,不斷解鎖新玩法,讓“春節經濟”熱度攀升、活力四射。

  夜幕降臨,歡快的音樂聲在唐山河頭老街響起,數百名中外演藝人員以雜技、歌舞等形式,營造出中西合璧的唐風春節氛圍,行進式演出“萬國聚河頭”引得遊客一路跟隨。練兵場上,號角聲聲,戰鼓隆隆,唐王李世民帶領將士們在認真演練對敵,正當觀眾沉浸于演出時,舞臺上打鐵花表演開始了,隨著一勺勺鐵水潑灑而出,千萬朵金花綻放夜空。

  “春節期間,河頭老街進行了全新升級,推出‘大唐之山千燈節,萬國聚河頭’新春遊園活動,包括《唐王東征》大型實景鐵花秀、燃燈大典、魚龍舞巡遊等多元業態融合的節目。”河頭老街創始人、唐山凱歌兒集團董事長邱凱説,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七,景區接待遊客突破51萬人次,同比增長5%,其中外地遊客量增長26%,營收增長105%。

  冰雪遊火爆,滑雪旅遊市場呈現出高開高走的趨勢。從農曆正月初三開始,張家口崇禮區各大滑雪場陸續迎來遊客高峰,富龍滑雪場接待遊客日高峰接近3萬人次,太舞、雲頂等滑雪場連續多日每天接待2萬人次以上,遊客量均創歷史新高。春節假期,崇禮區接待域外滑雪遊客近50萬人次。

  文博場館年味濃,各地文化場館精心策劃特色活動,積極營造節日氛圍。據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四天,展覽展館類、歷史遺跡類文旅場所的預訂熱度同比上升200%。

  春節假期,河北博物院推出了靈蛇獻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展、一色萬象——白瓷藝術展等六大新展,開展“看國寶 過大年”系列主題活動,打造文化消費、文化體驗新場景。一場場美學盛宴,引發了大家的觀展熱潮;一個精神富足的文化年,讓每一個來觀展的人都樂在其中。

  河北博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京津冀還聯合舉辦博物館裏過大年活動,三地博物館通過交流展品,分別牽頭推出特色展覽,河北博物院的京津冀古代花鳥畫精品展共展出130余件作品。除夕至正月初七,河北博物院共接待觀眾超過17萬人次,省外客源地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北京、天津、山東、山西、河南。

  這麼近,那麼美,週末到河北。這個假期河北“客似雲來”,春節文旅消費活力迸發。(記者 馬朝麗、楊朝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