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室走向田野的科技革命,不僅讓“四季豐收”成為常態,更構建起科技興農、産業富民的新發展格局。近日,在石家莊市鹿泉區河北普蘭特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廠內,水培蔬菜青翠欲滴,草莓植株挂果纍纍,菌菇方艙雲霧繚繞……這座融合環境精準調控與數字技術賦能的現代農業基地,正以“科技破壁”重塑傳統農業生産邏輯,這裡不僅實現了果蔬四季豐收,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示範樣板。
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廠內部 攝影 胡躍鵬
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廠內部 攝影 胡躍鵬
走進這個佔地100多畝的植物工廠試驗示範基地,一個個放置在空地上的智慧方艙,顛覆了人們關於傳統農業的印象。菌菇智慧方艙不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始終保持適宜的溫度與濕度,“仙氣飄飄”的艙室裏,一包包菌菇在模擬自然環境的條件下,靜靜地抽絲發育。據了解,一間36平方米的菌菇智慧方艙,可放置4500個菌包,採用了網格式出菇架的垂直種植方式,種植密度比傳統大棚高出很多倍,同時憑藉其標準化的精準調控,提高了空間利用率,也增加了種植效益。
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廠“菌菇智慧方艙” 攝影 胡躍鵬
石家莊市鹿泉區河北普蘭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植物工廠項目工程師張志亮説:“第五代智慧菌菇方艙,經過前四代不斷迭代的創新設計,第五代是以海運集裝箱為載體,這樣大大提高了産品的壽命和它運輸的便利性,並且海運集裝箱具有更好的保溫和密封效果。第五代菌菇方艙裏面融入了更精準的環控硬體和智慧化的控制系統,所以給菌菇提供了它們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就像大家都了解的平菇,它的生長週期大概是15天,我們這一個倉可以放4500個菌包,每個菌包的産量在倉裏面可以達到0.5公斤,所以每個倉每個生長週期的産量是2噸左右。”
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廠“菌菇智慧方艙” 攝影 胡躍鵬
植物工廠的出現,打破了土地、空間、氣候等自然條件制約,蔬果種植不再“看天吃飯”。無論四季交替、晝夜更迭,作物始終處於最適宜的環境中,“無憂無慮”生長。農業科技的創新,正悄然改變著廣袤田野,勾勒出未來農業發展的新圖景。(文 張瞬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