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5市,1.65萬平方公里,1632萬人,《石家莊都市圈發展規劃》獲批!
2025-03-24 16:08:59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李雨馨責編: 王悅陽

  日前,記者從《石家莊都市圈發展規劃》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石家莊都市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後正式印發實施。

  石家莊都市圈是國家明確培育建設的都市圈之一,以石家莊市為中心,與聯繫緊密的衡水市、邢臺市、定州市、辛集市共同組成。主要包括:石家莊市(不含重點生態功能區等),定州市、辛集市,衡水市桃城區、冀州區、深州市、安平縣,邢臺市襄都區、信都區(城區)、任澤區、南和區、柏鄉縣、寧晉縣、隆堯縣、沙河市,面積約1.6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632萬人。

5市,1.65萬平方公里,1632萬人,石家莊都市圈獲批!

石家莊都市圈規劃範圍圖

  規劃建設石家莊都市圈,是縱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區域高品質發展增長極,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提升冀中南區域整體實力,成為建設京津冀世界一流城市群的重要支撐。同時,有利於持續鞏固石家莊向上突圍發展勢頭,更好發揮省會城市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有利於優化區域內資源要素配置,促進生産要素有序高效流動,加快形成一體化高品質發展格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石家莊都市圈規劃建設,從“十四五”規劃《綱要》到出臺《關於大力支持省會建設和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再到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均對石家莊都市圈建設提出明確要求。2024年,石家莊市經濟總量突破8200億元,中心城區面積擴大到660平方公里,為加快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規劃》以“一核兩極、兩圈兩廊”為空間骨架,構建起差異化發展格局。“一核”,即石家莊市,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創新策源、産業引領、資源組織和服務保障功能;“兩極”,即邢臺市、衡水市,發揮區域支撐作用,打造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兩圈”,即構建功能完善、高效協作的通勤圈和聯繫緊密、優勢互補的協作圈;“兩廊”,分別為沿京廣線綜合發展廊道和沿石黃線綜合發展廊道。

5市,1.65萬平方公里,1632萬人,石家莊都市圈獲批!

石家莊都市圈空間格局規劃圖

  在發展目標上,規劃分兩階段推進:第一階段到2030年,石家莊都市圈體制機制日趨完善,綜合經濟實力、區域競爭力、發展影響力顯著提升,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初見成效。第二階段到2035年,建成空間佈局合理、設施互聯互通、産業分工協同、公共服務共享、生態秀美宜居的現代化都市圈。

  為實現這些目標,《規劃》堅持“中心帶動、協同共進,分工協作、共構共融”,從基礎設施、産業協作、公共服務等7個方面明確了重點任務和關鍵舉措。例如,基礎設施方面,重點統籌推進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産業協作方面,重點是著力增強區域創新發展引領作用,共建先進智慧、綠色融合、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公共服務方面,重點是統籌都市圈政務服務、教育、醫療、養老、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務資源,協力建設品質美好生活圈。

  為保障規劃落地,建立了“四個一”推進體系:建立一個以省長為召集人的省級協調機制,構建一張規劃體系藍圖,制定“一攬子”支持政策,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同時,建立規劃協調機制、政策協同機制、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加強要素資源保障等創新性體制機制,探索能源、水利、醫療等領域的突破性政策。

  各成員城市結合自身優勢提出“融圈”發展舉措。邢臺將發揮旅遊資源優勢,與各地共同打造“山水古韻冀中南”文旅大品牌;衡水將加強滹沱河、滏陽河跨界河流協同治理;定州將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未來産業前瞻佈局等方面持續發力,探索“特色産業+區域協同”共贏發展路徑;辛集圍繞建設石家莊都市圈東部區域醫療中心、教育中心、商業中心,推動同城一體化發展。值得關注的是,石家莊正以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為突破口,加速創新要素集聚,去年兩大産業營收分別突破1200億元、1300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區域合作室主任、研究員劉保奎表示,建設發展好石家莊都市圈,對於更好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帶動冀中南地區加快城鎮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文 徐文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