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給同學們示範一下推鏡頭,請大家看……”週四晚上七點,石家莊市群眾藝術館416教室內座無虛席,老師手持穩定器示範運鏡技巧,20余名學員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解,認真記錄……這生動的一幕,是石家莊青年文化夜校日常教學的縮影。
這所為豐富青年業餘文化生活、點亮城市新“夜”態而打造的青年文化夜校,正成為石家莊青年“八小時外”的“精神充電站”。
青年文化夜校學員認真聽老師講課
自3月10日開班以來,該校已開設民族舞、形體塑型、書法、手機短視頻、攝影、手工等多項課程。石家莊市群藝館培訓部副主任劉傑介紹:“首期報名通道開放,一天就收到近400份申請,每日諮詢電話40余次,總報名超1000人,最終搖號篩選出上課學員。”
課程設計充分體現“青年友好”特色。教學團隊通過前期調研,結合當代青年的興趣特點,開發了一系列零基礎入門課程。
“以前下班就‘躺平’刷手機,現在來上課,感覺更放鬆了,還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拓寬了社交圈。”形體塑型課學員王女士課間休息時開心地分享道。
形體塑型課老師帶領學員做動作
“如何抓住‘流量密碼’?”手機短視頻課上,王麟老師帶著學生逐幀拆解熱門視頻案例。一位河北經貿大學學生課後分享道:“王老師講得很‘接地氣’,感覺自己再也不是技術小白了!”課餘時間,對於學員遇到的拍攝問題,老師都會在線解答。
手機短視頻課老師示範講解
學員們的學習熱情,讓老師們真切感受到了教學的價值。一位邊工作邊攻讀在職研究生的學員讓形體塑型課老師梁康印象深刻:“她下班後直奔教室,訓練時最能吃苦,從沒抱怨過疼和累。”梁康提到,儘管課程常伴著勞累與疼痛,但全員都積極克服,無人放棄,“學員的努力也讓我切實感受到授課的價值。”
作為落實《石家莊市青年友好型城市發展規劃》的生動實踐,石家莊青年文化夜校創新打造“白天工作+晚間學習”的城市生活新模式。劉傑表示,未來將持續優化現有課程,力求讓每一堂課都成為青年“想上、愛學、有獲”的文化驛站,真正將夜校打造成與青年需求共振、與城市發展同頻的空間。
夜幕下的教室裏,手機快門聲的輕響、舞蹈節拍下的躍動與筆尖劃過宣紙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城市青年文化圖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此探索“八小時外”的可能——在這裡,學習既是充電,更是對生活的熱愛。(文/圖 陳思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