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菜太多了,自從爸媽走後,我們從來沒吃過這麼豐盛的菜,這魚的味道好像媽媽做的……”臨近端午節,遷安市圓夢愛心協會志願者走進扣莊鎮郎莊村,為郎銀鳳、郎凝萱姐妹送上滿桌佳肴,勾起姐妹倆對媽媽的思念。這一溫馨場景,正是遷安青年志願者用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的縮影。近年來,共青團遷安市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德耀水城、善行遷安”志願服務品牌為引領,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志願者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13.3萬遷安青年志願者用累計167.6萬小時的志願服務時長、1228場志願服務活動,為“善行遷安”寫下溫暖注腳。
遷安青年志願者與居民同寫春聯迎新春 攝影 葛洪利
構建“根系型”組織體系:讓志願力量聚沙成塔
志願服務的力量,源於組織、成于合力。近年來,團遷安市委積極構建“社會工作部牽頭、團市委為圓心、社會組織為半徑”的青年志願服務架構,將圓夢愛心協會、市心理學會等青年組織擰成“主心骨”,讓愛心企業家、機關幹部、高校學子、普通職工、新業態從業者等多元群體成為活躍的“志願細胞”。從分散的“滿天星”到凝聚的“一團火”,遷安青年用組織合力描繪出城市文明的生動畫卷。
打造“品牌化”服務矩陣:讓志願服務精準閃耀
團遷安市委堅持需求導向,精心培育了三大特色志願服務品牌,讓志願服務從“碎片化”邁向“精品化”。“寸草心”愛老敬老志願服務品牌如春日暖陽,每月的首個週六準時走進困境老人等特殊群體家中,用善款慰問、物資幫扶和親情陪伴等方式,為特殊群體送上持續關懷。“返家鄉”大學生志願服務品牌則搭建起“1平臺+2機制+3崗位”的實踐舞臺,累計吸引1200余名大學生參與315場志願接力,讓青春在基層實踐中閃光。在青少年成長類志願服務品牌中,“夥伴計劃”守護心靈成長,“小橘燈助殘接力·腦癱兒童小課堂”為20余名腦癱兒童點亮成長希望,20名大學生組成的線上支教團隊成為特殊兒童的“雲端引路人”;“心靈之窗陽光行”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助力青少年築牢心靈防線。此外,176名愛心人士通過精準幫扶,為80名困境學子架起夢想橋梁,愛心足跡遍及21個鄉鎮(街道)。從大型賽事服務到文明城市創建,遷安青年用“一個品牌一個特色、一個項目一群受益”的專業服務,讓志願之花處處綻放。
建立“常態化”服務機制:讓志願之樹四季常青
為確保志願服務長效化,團遷安市委探索出“向上爭資爭項+政府購買服務+社會自發捐贈”的多元保障模式。2024年爭取上級資金8.5萬元支持示範項目,並推動志願服務組織入駐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實體化辦公,初步形成“黨政支持、社會參與、青年有為”的長效格局。通過“遷安青年”公眾號(粉絲量超42萬)、志願者主題宣傳片《這抹紅,有我》等平臺構建“線上+線下”矩陣,讓全國優秀返家鄉大學生金璐、省級優秀志願者胡哲維等典型人物成為街頭巷尾的“志願標杆”,文明新風浸潤全城。
團遷安市委開展“返鄉學子假期藝術課堂”活動 攝影 葛洪利
從受助學子送來的一面面錦旗,到受助大學生畢業後走進西部阿裏接力成為一名專項志願者;從腦癱兒童線上課堂志願者的耐心教導,到微心願點亮孩子們的夢想心燈……這些看似平凡的點滴,已然匯聚成遷安這座城市最溫暖的堅定力量。未來,團遷安市委將繼續以“項目品牌化、參與社會化、機制專業化”為方向,讓每一束青春志願之火,持續照亮“德耀水城、善行遷安”的文明征程,讓志願精神在這座北方水城永遠閃耀。(文 周曉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