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以“迅”應“汛” 織密防汛安全網
2025-07-10 09:07:40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王悅陽責編: 王悅陽

  原標題:7月10日起,我省進入為期一個月的主汛期 以“迅”應“汛”,織密防汛安全網

  7月10日起,河北省進入為期一個月的主汛期。今年主汛期,河北省雨情水情如何?各地如何積極應對主汛期?

  河北地處海河流域,境內分佈漳衛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三河、灤河等水系。據河北省水利部門預測,今年7至8月,全省水文氣象年景總體偏差,洪澇可能偏重,災害風險偏高。入汛以來,全省共有35條河流漲水84站次,最大流量為6月12日伊遜河圍場站每秒451立方米,目前全省河道水勢平穩。

  進入6月後,河北省各地水利部門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衝擊”目標,強化底線思維,聞“汛”而動、以“迅”應“汛”,落實落細防汛備汛各項措施,織密防汛安全網,確保全省安全度汛。

  重點水利工程是防禦洪水的堅固“堡壘”。7月4日,走進位於衡水市的滏陽新河濱湖新區段治理工程項目現場,只見治理後的河道主河槽內水流暢通,堤岸上鬱鬱蔥蔥,堤頂路寬闊平坦,車輛在路上穿梭。

  滏陽新河位於子牙河流域中下游,是衡水市的骨幹行洪河道,全長89公里。治理前,原河道深槽過流能力不足,防汛道路破損嚴重,以致無法全面發揮防洪功能。

  近年來,衡水市加快防洪體系建設,大力實施滏陽新河治理工程。今年汛期前,工程全部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全市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衡水市濱湖新區侯店村村民王金華經常來河邊散步休閒。“如今,路通了,大堤加固了,暴雨來了也不再擔心了。”他説。

  作為子牙河水系重要的控制工程——滄州獻縣樞紐除險加固工程5月底如期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涿州市北拒馬河調蓄工程,6月底基本具備滯洪功能……一項項水利工程有序推進,河北省水旱災害防禦能力進一步提高。

  進入主汛期,更要時刻擰緊隱患排查“安全閥”,確保水利工程等重點區域安全度汛。

  河北省各地水利部門始終堅持“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持續查改水利工程運行、在建工程度汛、河湖“四亂”和阻水片林、高稈作物清理等隱患問題,並關注颱風北上引發的洪水過程,以及極端強降雨引發的城市內澇等問題。

  省水利廳防禦處處長劉長海介紹,進入主汛期後,各地將依據水文監測預報預警信息,針對強降雨過程,加強洪水調度。同時,落實“周會商+場次洪水會商”制度,著力做好山洪災害防範、在建工程度汛等重點工作。

  防災減災,也離不開先進技術裝備的助力。

  投用測雨雷達、新建全自動測流纜道、配備無線雷達波測流系統……在位於秦皇島市的國家水文站雙山子水文站,自動化、智慧化設備廣泛應用,有效提升了該站的水文監測能力。

  構建“一張網”,監測全覆蓋。河北省加速構建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建成投用現代化雨水情監測預報平臺,實時呈現各站點雨情、水情、墑情信息,基本實現“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動”監測,為汛期科學精準防汛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強化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也是防災減災的重要一環。根據計劃,省水利廳每日定時發佈未來24小時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滾動發佈未來2小時短臨預警。同時,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確保預警信息到崗到戶到人。

  當前,河北省各地水利部門正在以山溝河道聚居地、溪谷景點等區域為重點,動態完善山洪災害危險區管理清單並落實分級管理措施,重點落實施工工區、旅遊景區、農家樂、民宿等外來流動人員集中地區轉移避險方案。堅決落實轉移避險條例,發揮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實行“預警—處置—反饋”閉環管理。

  “在轉移避險方面,我們實行山洪災害防禦‘網格化’管理,嚴格落實人員轉移‘誰組織、轉移誰、何時轉、轉何處、不擅返’五個關鍵環節責任和措施,確保應轉盡轉、應轉必轉、應轉早轉、應轉快轉、不落一人。”劉長海説。(記者 苑立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