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遵化:小鎮“交流會” 傳經送寶促增收
2025-11-14 15:42:26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徐文龍責編: 王悅陽

  “種紅薯就得認準有機肥,牛糞、豬糞、羊糞按比例混合,種出的果子又甜又沙!”近日,遵化市東舊寨鎮助農增收工作交流會上,現光寺村種植大戶張印全捧著自家培育的優質紅薯,將選種育苗、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的“獨家秘笈”傾囊相授,引得現場農戶頻頻點頭、紛紛記錄。

遵化:小鎮“交流會” 傳經送寶促增收_fororder_助農增收工作交流會現場  遵化市東舊寨鎮供圖

助農增收工作交流會現場  供圖 遵化市東舊寨鎮

  這場熱鬧非凡的交流會,匯聚了50余名鎮裏的“領頭雁”、田間的“土專家”、企業的“智多星”,大家齊聚一堂,共話致富經、共謀新發展。五虎嶺村鮮桃種植能手高滿國,帶著自家鮮桃的包裝盒,分享了“以品質樹品牌、以品牌拓市場”的增收故事,讓在場農戶深受啟發;晟豐彩印包裝廠總經理張大江則用鮮活案例佐證“好産品配好包裝”的價值,為農産品提升附加值支招獻策。

  現場氣氛熱烈,你一言我一語的經驗碰撞,讓這場交流會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加油站”。“今天的交流會真是‘及時雨’!以前種桃只懂種和收,忽略了品種改良和銷路拓展,好果子賣不上好價錢。”東舊寨村黨支部書記付玉軍深有感觸地説,接下來,將立即組織村民跟著這些能手學技術,引進優良品種,同時打通線上線下銷路,讓村裏的鮮桃走出鄉鎮,賣到更遠的地方去。

  作為革命老區,近年來,東舊寨鎮始終立足當地特色農業資源,將“助農增收”放在工作核心位置,在遵化市委、市政府的農業産業格局指引下,一手抓技術推廣,一手抓産業升級,深耕核桃、鮮桃、山楂、紅薯等特色産業,並已形成規模化發展態勢,成為該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頂梁柱”。下一步,東舊寨鎮將持續搭建“經驗互鑒平臺”,推動先進技術流動、創新理念傳播,讓“土特産”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文 李雨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