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多規合一成效顯著 3個試點園區審批事項減少

2017-03-10 09:30:13|來源:海南新聞網|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分享到:

  【焦點圖】【即時快訊】海南多規合一成效顯著 3個試點園區審批事項減少

  海口萬綠園,椰城美景盡收眼底。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張茂 攝

  作為全國第一個在全省實施“多規合一”的省份,“多規合一”成為全國“兩會”上媒體關注海南的熱詞。記者9日從海南省住建廳獲悉,短短的一年多時間,海南省“多規合一”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目前,3個試點園區項目落地審批得到最大限度簡化,審批事項減少70%以上。

  進展:全省各市縣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完成

  記者9日從海南省住建廳獲悉,自2015年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同意海南省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以來,海南省域“多規合一”試點改革工作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在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海南省委省政府積極探索和推進這項改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目前,海南省已經編制完成了《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並於2016年5月經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于同年7月中旬上報國務院審批。

  到2016年底,海南全省各市縣空間總體規劃也已全部編制完成,並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思路:統籌六類空間性規劃與“十三五”規劃有機銜接

  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作為全國第一個在全省實施“多規合一”的省份,海南勇於探索,科學謀劃,不斷創新工作思路。

  我省著力在“合”字上下工夫,突出重點,統籌六類空間性規劃,並與“十三五”規劃有機緊密銜接。按照中央提出的“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的要求,結合海南實際,重點做好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六類空間性規劃的統籌整合工作,並與省“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同步推進、密切銜接。

  同時,從戰略、空間、實施管控三個層面搭建工作框架。堅持把海南作為一個整體統一規劃,按照“發展戰略+空間佈局+實施策略”的思路,從戰略、空間、實施管控三個層面搭建工作框架,形成以戰略規劃為引領,以空間規劃為主體,以實施管控為支撐的內容體系。

  此外,從省域和市縣兩個層級協同推進,同步編制省總規和市縣總規,按照一級政府一級事權的原則,厘清省、市縣的工作重點,以及同步推進規劃編制、機構改革、立法立規、信息平臺和行政審批改革。

  做法:聽取民聲集中民智多種做法開展“多規合一”

  據省住建廳主要負責人介紹,海南主要通過創新組織領導方式、創新規劃編制方式,明確技術要求和技術路線、開展基礎評價和專題研究、搭建全省統一的空間規劃管理信息平臺、探索創新規劃管理體制機制、推動相關法規制度建設等六種做法開展“多規合一”。

  創新組織領導方式方面,主要是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省協作、軍地融合、公眾參與”機制。

  重視公眾參與方面。海南省編制總體規劃充分聽取人民群眾的心聲,廣泛集中民智,擴大“多規合一”改革社會認同度。先後召開有各方面人士參加的座談會30多場,深入市縣實地調查20多次,開展6輪書面徵求意見,通過媒體公示總體規劃綱要內容,徵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各界的意見,收集建議上千條並認真研究採納,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理解支持,形成了廣泛共識。

  成效:3試點園區項目落地審批得到最大限度簡化

  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短短的一年多時間,海南省“多規合一”取得多項顯著成效。

  “多規合一”幫助我省建立了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繪製了一張藍圖。按照全省整體“一盤棋”的思路,統籌整合六類空間性規劃,編制完成了《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和六個規劃專篇並已報國務院待審批。在省總體規劃的指導、管控、約束下,全省18個市縣(三沙市除外)和洋浦經濟開發區均已編制完成了市縣總體規劃,建立了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形成全省統一的空間規劃藍圖。

  生態是海南發展的生命線,海南省按照環境品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總體要求,“多規合一”幫助我省劃定了生態紅線,構建了生態安全屏障,確定了生態優先的發展戰略,統籌陸海生態功能分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定環境品質底線和資源消耗上限,進一步鞏固提升大氣、水體、土壤等品質指標,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增綠護藍,把海南建設成為更加令人嚮往的生態島。

  同時,“多規合一”的開展,進一步推進了簡政放權,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選擇海南生態軟體園、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和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3個不同類型的園區推行“六個試行”改革措施,重塑審批流程,目前,3個試點園區項目落地審批得到最大限度簡化,審批事項減少70%以上。

  此外,“多規合一”消除了各類規劃之間的矛盾,確保了地類規劃屬性的唯一性,以及統籌優化城鄉發展、産業、基礎設施等空間佈局,劃定各市縣城鎮、旅遊度假區、省級産業園區、鄉村、基礎設施等開發邊界,優化了各類資源配置,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記者 黨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