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將建醫學檢查結果電子認證平臺

2017-10-19 17:15:34|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杜娜
分享到:

  還未審核【今日焦點文字列表】【教育醫衛圖文】【即時快訊】顯示標題:海南將建醫學檢查結果電子認證平臺    文章標題:海南將建醫學檢查結果電子認證平臺 實現"一單通"

實現醫療機構之間的醫學檢查結果互認,可以降低患者就醫費用,簡化患者就醫環節。(資料圖)

  還未審核【今日焦點文字列表】【教育醫衛圖文】【即時快訊】顯示標題:海南將建醫學檢查結果電子認證平臺    文章標題:海南將建醫學檢查結果電子認證平臺 實現"一單通"

  原題:我省將搭建醫學檢查結果電子認證平臺 不同醫院看病 不用重復檢查

  在不同的醫院看病,各家醫院CT、B超、血項等檢查結果互不相認,不斷重復檢查,讓患者耗費了許多精力和費用。

  如何將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檢查結果互認落到實處,既保證檢查品質,又讓患者省錢省力?日前,《海南省醫學檢查結果互認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為《方案》)出臺,力求解決當前我省醫學檢查結果互認中遭遇的“腸梗阻”難題。《方案》明確指出,2018年5月底前,力爭完成全省醫學檢查結果電子認證平臺建設。到2020年底前,除必要的急診檢查項目外,原則上公立醫院應逐步減少檢查、檢驗項目,現有資源整合為獨立的第三方檢驗、影像中心。

  “一單通”實施多年,遭遇“腸梗阻”

  記者近日從省衛計委醫政處獲悉,早在2006年,我省就開始推廣醫學檢查檢驗“一單通”制度,即除特殊病情外,同級醫院之間(二級以上)、二級醫院對三級醫院,檢查檢驗報告可互認共享。

  “一單通”制度實施多年,卻在一定程度上患上了“腸梗阻”。記者日前走訪各級醫療機構發現,不同醫院推進“一單通”制度的情況各有不同。在三級醫院中,從這幾年的情況看,部分檢查結果可以互認,但有些病人的情況還需重做檢查;二級醫院對三級醫院的檢查結果互認程度相對較高。

  我省一位三甲醫院主任醫師告訴記者,檢驗結果互認,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實施起來存在一定難度。“互認”代表不同醫療機構都能提供“同質化”的檢驗服務。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不同醫院使用的設備、試劑、檢測方法不同,檢測參數也不同,人員操作也存在差異。

  對於醫生來説,檢查結果互認工作最大的擔憂是:一旦誤診,責任由誰來負責?一位醫生表示,這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如果不予以規避,醫療檢查結果“互認”必定會遭遇“軟抵制”。

  搭建全省醫學檢查結果電子認證平臺

  據省衛計委醫政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我省此次出臺《方案》,目的就是要有效解決“一單通”遇到的“腸梗阻”問題。《方案》進一步細化了互認工作的操作過程,加強衛生主管部門對互認工作的監督跟進,同時也提高廣大患者的參與度。為了確保檢查結果品質,《方案》明確提出,各級醫療機構檢驗互認項目,必須參加省質控中心組織的室間質評考核工作,成績合格後方可開展互認工作。

  《方案》明確要求,2018年5月底之前,搭建全省醫學檢查結果電子認證平臺,匯集全省醫療機構檢查結果電子數據並給予數字認證,電子認證報告可替代書面報告,並向患者推送。據介紹,電子認證的信息化平臺,有利於實現各級醫療機構與平臺的數據交換整合,便於衛生主管部門對達到互認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認定入網管理,實現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工作的監督評價管理,提高患者在互認評價過程中的參與度。

  記者注意到,《方案》還特別強調了患者對重做檢查的知情權和決定權。根據規定,需重新檢查的,醫生須向患者説明情況、解釋清楚,在得到患者或家屬的簽字同意後方可實施,並將復查依據在病歷中予以記載。患者或家屬不同意復查的,也應由患者或家屬簽字,並在病歷中予以記載。

  為了鼓勵醫生積極參與到檢查結果互認工作中來,《方案》還特別提出要把醫療機構和醫生對互認工作的貫徹情況納入獎懲制度。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將患者對結果互認滿意度評價作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對結果互認不執行或執行不力的醫院和醫生將問責並按有關規定處罰。

  鼓勵社會資本舉辦第三方檢驗、影像中心

  醫療檢查結果“互認”難在利益糾葛、存在醫療風險,要根治問題,就必須對症下藥。

  《方案》提出,各市縣要逐步整合所屬公立醫療機構醫學檢驗、醫學影像資源,到2020年底前,除必要的急診檢查項目外,原則上公立醫院應逐步減少檢查、檢驗項目,現有資源整合為獨立的第三方檢驗、影像中心。同時,還鼓勵社會資本舉辦第三方檢驗、影像中心。

  此外,《方案》還提出改革收費機制。探索對現有醫學檢查項目收費機制進行改革,將項目收費具體細分為操作費、診斷費、材料費等。引導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檢查,只收取操作費、材料費等,由上級醫療機構出具診斷報告並收取診斷費。允許上級醫療機構開展二次診斷並收取診斷費。

  《方案》的出臺,對醫學結果互認工作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但是,也有醫生認為,不管制度如何完善,檢查結果“互認”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風險。“如果之前的醫院檢查存在誤差,目前進行診療的醫院醫生按照原檢查結果進行診療,發生醫療事故,擔責的往往是現在進行診療的醫院與醫生。”

  如何打消醫護人員的顧慮,讓互認工作沒有後顧之憂?業內人士建議建立“首次檢查負責制度”。如果因為檢查結果誤差導致醫療事故,應該由提供檢查結果的醫生與醫院擔責。醫療檢查收益與風險的主體統一,既能掃除結果“互認”的後顧之憂,也能倒逼各家醫院提供更為精準的檢查結果。(記者 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