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右)與助手將珊瑚苗固定在苗床上。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攝
這是一張特殊的“嬰兒床”。
床長3米、寬1米,床架由不銹鋼製成,床頭用繩係著一個白色浮球。由尼龍網編成的床單上,“睡”著一群寸許的“珊瑚寶寶”。
“第178號珊瑚苗床,培植珊瑚幼苗200株。”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所長陳宏在浮球上作好標記,與助手一起將“嬰兒床”送入三亞鳳凰島海域。“珊瑚爸爸”陳宏,一直目送著這張“嬰兒床”帶著“珊瑚寶寶”回歸大海。
11月28日17時,第178號珊瑚苗床成功入水。
“記錄好這一組的日期、編號,下次潛水時進行觀察。”陳宏一一囑咐新來的助手符魯志,珊瑚幼苗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水溫高了不行,過低也不行,太清澈影響成長,太渾濁導致死亡,所以珊瑚幼苗下水後,要時常潛水觀察、記錄。”
珊瑚搶救、修復以及人工繁育與移植是陳宏的強項。
現年52歲的陳宏,已經在珊瑚研究、修復和培育領域潛心耕耘了30年,水下作業時長達上千小時。從2013年開始,陳宏在位於永樂環礁的鴨公島、全富島、銀嶼開始了對珊瑚及珊瑚礁物種繁殖與移植,至今已種植了鹿角珊瑚、軟珊瑚、蒼珊瑚等30多種珊瑚,20多個珊瑚伴生物種,其中1萬多株成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珊瑚礁的生態修復一直是國內外熱帶海洋研究的重點領域之一。新時代要有新作為,對於珊瑚礁的保護也在不斷深入中。為此,陳宏和他的團隊一直在不斷地努力和創新。
利用珊瑚苗床培育珊瑚幼苗,是陳宏及團隊掌握的眾多珊瑚培育技術中的一種。
“因為珊瑚礁對溫度比較敏感,潟湖外珊瑚礁比較好,潟湖內由於溫度較高,水流較差,珊瑚長得一般。”培育好的珊瑚會被陳宏精心設計出一個“安全屋”。“不同環境會採用不同的技術,有的在死亡的珊瑚上面嫁接,有的設計人工支架。”
珊瑚培育從研究成果轉到大面積推廣種植,珊瑚幼苗成活率是其中繞不開的話題。
為了進一步提高珊瑚幼苗的存活率,每年3月-5月的珊瑚産卵期,陳宏會遠赴三沙海域,將海域中的珊瑚受精卵帶到岸上來,進行人工孵化。再通過對珊瑚苗種進行監控檢測,從而選育健康的珊瑚苗種。
通過這一方法培育的珊瑚成活率平均為70%,最高的一批已達到了99%。這個數字讓陳宏倍感欣慰,“種植時僅六七釐米的珊瑚,現在最長的已經超過20釐米。”
陳宏説,現在他的團隊已能通過單水螅體無性繁殖的方式,移植硬珊瑚的所有品種,可有效地解決珊瑚無性繁殖難以經受颱風考驗等難題,“現在我們已經至少掌握了10種不同環境下的珊瑚移植技術。目前來看,珊瑚的成活率很高。”
陳宏的腳步遍佈海南的每一片海,海南島的周圍哪有珊瑚,他都銘記在心。
在陳宏看來,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嚴格的珊瑚保護法律法規,起步也很早。遺憾的是,目前我國對珊瑚的保護現狀仍然令人堪憂。
對此,陳宏有一個設想:利用自然修復加人工輔助的方法,在1000平方米的海域內,建設一個“珊瑚花園”,構建一個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觀賞價值的自然海底景觀。
“擁有一片美麗的珊瑚礁,對於提升當地的旅遊形象大有裨益。”陳宏通過研究發現,在三沙和海南島本島海域,完全可以通過生態修復技術,重建一處嶄新的、美麗的、充滿活力的珊瑚礁,“不僅能滿足高端旅遊需求,還能帶動漁民轉産轉業,實現經濟産業轉型升級。”
現在,陳宏和自己的團隊不僅在三亞鳳凰島西側海域培育了14萬株新生珊瑚,還在三亞崖州區、陵水等海域建立起了中國最大的珊瑚培育和繁殖基地。“我還有一個‘百萬珊瑚行動’計劃,通過珊瑚花園帶動全民參與,最終促進珊瑚礁生態系統的進一步深入保護。”陳宏説。
“農民的田在地裏,漁民的田在海上,而我的田在海底。”陳宏笑著説,這片海底和大地一樣,總會回報辛勤付出的人。(記者 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