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而立之年 風華正茂

2017-12-26 10:27:25|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孟慧
分享到:

  【焦點圖】【市縣】【即時快訊】保亭:而立之年 風華正茂

  舊貌 三十年前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城區街景。 本報記者 武威 特約記者 黃青文 翻拍

  【焦點圖】【市縣】【即時快訊】保亭:而立之年 風華正茂

  新顏 美麗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縣城。 本報記者 武威 特約記者 黃青文 攝

  【焦點圖】【市縣】【即時快訊】保亭:而立之年 風華正茂

  12月25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舉辦自治縣成立30週年紀念活動,黎族、苗族同胞載歌載舞。 本報記者 武威 特約記者 黃青文 攝

  【焦點圖】【市縣】【即時快訊】保亭:而立之年 風華正茂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舉辦自治縣成立30週年圖片展。 本報記者 武威 特約記者 黃青文 攝

  【焦點圖】【市縣】【即時快訊】保亭:而立之年 風華正茂

  紅毛丹是近年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大力發展的特色産業,圖為農戶採摘紅毛丹。 本報記者 武威 特約記者 黃青文 攝

  【焦點圖】【市縣】【即時快訊】保亭:而立之年 風華正茂

  “仙緣福地,樹綠花紅,鼓樂齊鳴齊歡慶;好客保亭,黎韻苗風,歡歌笑語接嘉賓!”12月24日上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書記王昱正工整地寫下這行字,並以此作為自治縣成立30週年活動中他講話稿的開頭。

  12月25日一大早,保亭市民、攝影愛好者黃青文便拿起相機走上街頭,趁著旭日,拍下這座城市最美的早晨。“我在這裡生活了50多年,目睹了這30年來的巨變,我用相機無數次拍過這座城市,翻開一幅幅照片,就像是翻看一本歷史畫卷。”黃青文回憶道。

  1987年12月20日,國務院批准設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從此,保亭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30年前的這裡,是一個年財政收入僅500余萬元的貧困縣,房屋低矮破舊,縣城裏多是一排排淩亂、破舊的黑瓦平房,街道狹窄、基礎設施陳舊,縣城裏僅有新興街、新民街兩條丁字街,城區道路加起來不足1公里。”黃青文説。如今的保亭,在而立之年,風華正茂。

  強基固本   夯實經濟基礎

  過去的保亭,守著青山綠水直叫窮。

  30年前的保亭,有著突出的自然環境優勢,經濟發展卻滯後,如何徹底改變城鄉面貌、全面調整産業結構、提升經濟和社會軟硬實力、夯實民生基礎、塑造保亭嶄新的形象,成為歷屆縣委、縣政府的初心和使命。

  “過去趕集,就怕下雨,雨後的道路是水、泥路,總盼著有個自行車,如今,我們這裡家家都有一輛摩托車,不少富裕的家庭還有了小轎車。這30年來,我們村裏的變化很大,瓦房沒了,村民們建起了小樓房或者平房。”毛感鄉居民黃碧靈説。

  30年來,保亭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譜寫求實奮進的新篇章。保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打造雨林溫泉特色全域旅遊業,強力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經濟總量大幅度提升,2016年地區生産總值達41.57億元,是1987年的27.5倍。

  如今的保亭,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大幅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

  據悉,2016年保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達4.5532億元,是1987年0.0441億元的103.2倍,年平均增長17.3%。城鄉居民收入同步快速增長,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127元,是2005年的4.4倍,年均增長1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696元,是1987年的24.5倍,年均增長11.7%。

  不僅如此,保亭的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優化,産業基礎明顯增強。三項産業結構比例由1987年的64.2:9.9:25.9調整為2016年的39.1:12.5:48.4,第一産業比重下降25.1個百分點,第二、三産業比重分別上升2.6、22.5個百分點,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投資規模迅速擴大,經濟社會發展後勁明顯增強。1987年—2016年,保亭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42億元,年均增長18.5%。

  “作為海南省‘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山海高速(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灣)已開工建設,路線全長約55公里,計劃2020年底建成通車,屆時保亭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將全面駛入快車道。”保亭縣委副書記、縣長符蘭平説。

  藍綠互融 加快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2003年冬天,我們保亭旅遊局設立,標誌著保亭旅遊經濟發展從此步入了快車道。”保亭旅遊委主任林孟地説,保亭旅遊業起步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歷經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蓬勃發展過程。

  近5年來,保亭依託雨林、溫泉、養生、南藥和民俗文化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定位打造“雨林溫泉謐境,國際養生家園”的目標,主動融入“大三亞”一體化旅遊經濟圈,堅持“藍綠互融、山海並舉”的差異化特色高端發展的道路。2013年,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榮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5年,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榮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6年,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景區榮獲國家4A級景區。

  “誰不説我們保亭好,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擁有2家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我們還有神玉島、茶溪谷等多處景點和七仙嶺上的酒店集群,這些都是這30年來我們的發展成果,作為一個保亭市民我深感自豪。”保亭市民黃秋娜説。

  近年來,保亭遵循旅遊開發與保護文化多樣性相和諧,發展與保護相促進,強縣與富民相統一的發展思路,先後獲得“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中國最佳綠色旅遊名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等殊榮,神玉文化園景區被農業部授予“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稱號,並被水利部批准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此外,在積極推動旅遊業提檔升級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保亭縣鄉村旅遊管理辦法》和《保亭縣提高旅遊國際化水準和促進入境旅遊實施方案》等措施的制訂和出臺,更是推動了鄉村旅遊、健康養生遊等旅遊新業態的加快發展。

  今年以來,保亭以優質資源和高品質的開發打造全域旅遊發展品牌,讓旅遊發展實現新的突破。截至2017年10月,保亭接待遊客476.55萬人次,同比增長22.5%;旅遊收入10.76億元,同比增長45.62%。

  穩紮穩打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過去我們以種植水稻、檳榔為生,如今我們種植百香果,畝産高,賺錢既快又多,多虧了縣裏給我們的好政策。”保亭六弓鄉大妹村村民胡化帆説。六弓鄉百香果種植項目的成功引進,為六弓鄉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注入了強勁動力,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據悉,通過這項産業,將帶動這裡的農戶及貧困戶增收致富,讓百香果成為貧困農戶的“脫貧果”、村民的“致富果”。

  自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以來,保亭扶持資金大幅增加, “十二五”期間,該縣累計投入扶貧開發資金2.62億元,2016年至2017年間,累計投入扶貧開發資金4.26億元,增長62.59%;2012年,全縣貧困人口規模為34490人,到2017年底,全縣貧困人口減少到2261人,貧困發生率從39.6%下降到2.5%。

  “2016年以來,保亭共投入産業扶貧資金1.344億元,發展産業扶貧項目74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059戶8070人發展産業增收脫貧。安排財政資金近0.3億元,對農村農業人口進行生態直補;將1123戶318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社會保障兜底範圍;整合投入1.29億元,實施三道鎮田滾村等16個重點貧困村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保亭扶貧辦主任周賢亮説。

  自去年以來,保亭投入0.52億元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示範村,打造了一批具有黎族風情特色的美麗鄉村、特色村寨和旅遊點。2016年以來,旅遊産業帶動貧困戶1424戶7118人吃上旅遊飯,實現在家門口創業就業脫貧。

  “扶貧工作中,‘三保障’我們要求一定要落到實處。村民們住上新房子,看病住得起院,孩子們上得起學,這樣他們賺錢才有勁頭。”符蘭平説。

  衛生醫療下沉基層,基本解決了農村居民看病難問題。2016年以來,保亭投入475.65萬元,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4427戶繳納2016年到2017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個人繳納部分,參保率達100%。採取“新農合+大病保險+健康商業保險+民政救助+醫療兜底保障”五種保障措施,為2.57萬人次貧困人口報銷863.86萬元,大病補償60.36萬元,民政救助27.88萬元。

  同時,保亭建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扶持政策體系,投入0.19億元,為10677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校學生發放教育補助金;投入1.87億元,為全縣322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工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30年的艱苦奮鬥、30年的輝煌歷程、30年的巨大成就、30年的繼往開來,為保亭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天,保亭將以自治縣成立三十週年為新的起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省第七次黨代會及省委七屆二次、三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舉全縣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一城一園兩基地”建設,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力打造富裕保亭、文明保亭、和諧保亭、美麗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