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點凝聚創新發展活力
昨天,佳木斯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時間向前推移70年,歷史上的“東北小延安”聲名遠揚。
今天,佳木斯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地方。
時間在眼前停留一刻,作為龍江東部一顆璀璨的明珠,佳木斯正在蓄力崛起。
明天,佳木斯是一個充滿發展希望的地方。將三江明珠從龍江東部的地理中心打造成經濟、文化、交通、旅遊中心。
定位一座城市的明天,需要有國際化的高度和視野。
今天,佳木斯市委向全市人民提出要牢牢把握“三長三短”的辯證方法和“五個要發展”的根本路徑為新一輪發展的明確目標。
一幅幅美好藍圖擺到了所有佳木斯百姓的面前:通過五年的奮鬥,完成農業轉型,推動農業富民;實施工業擴量,推進工業強市;實施服務業優化,推進城市提檔;實施對俄經貿合作,推進開放興市。
目標既定,佳木斯正以昂揚的鬥志,站立在一條嶄新的起跑線上不斷凝聚著發展的力量,邁開走向未來的堅實步伐。
以創建國家農高區為引領,實施農業轉型,推動農業富民
農業是佳木斯發展的最大空間,也是佳木斯發展的戰略性、龍頭性資源,也是佳木斯完成轉型升級最為重要的優勢和載體。
以調減糧食作物和玉米種植面積為主線,推動種植結構向優勢作物、優質專用品種、高效經濟作物、飼草飼料作物、綠色有機和外向型農業六個方向調整。
讓農業這塊“金礦”最大限度釋放潛力,延伸産業鏈、價值鏈是佳木斯的擔當。
走進富錦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機聲隆隆,熱潮涌動。一張玉米加工系列産品“樹”狀圖,清晰記錄著玉米深加工的整個産業鏈,隨著産業鏈不斷延伸、擴展,大量高精尖産品不斷涌現,玉米深加工生産出的澱粉,被運往營口港鲅魚圈,上船銷往廣州、沿海、珠三角等地,産品附加值及利潤值也將大幅提高。
五年來,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深入。目前,全市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總數達到7935個,輻射農戶超過10萬戶。單一的生産型向生産經營複合型,甚至純粹的經營型轉變。
五年來,社會化服務連結市場體系創新。全市産加銷一體化服務合作社達到395個,開展農資直供、信貸擔保、農機作業、綜合農技、收儲加工、市場行銷全方位、多領域、立體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走出了一條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新路子。
五年來,新型農産品流通銷售業態不斷完善。創建了佳天國際電子商務産業孵化園,對接農業企業59家。建設“佳美網”農業電商平臺,目前,入駐企業16家,上線本地農産品數300個,實現佳木斯全域內電商平臺互聯互通。
五年來,綠色有機農業建設步履堅實。引領綠色有機食品擴面提標,全市綠色食品標誌發展到245個,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面積達840萬畝。“佳木斯大米”“佳木斯大豆”“樺南紫蘇”等産品實現了“種得好”,又“賣得好”。
如何讓農業在佳木斯的發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佳木斯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以創建國家農高區為總抓手,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加快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大力推進優質農産品品牌化。
切中脈搏,找準方向,轉型升級在佳木斯,開啟的將是一扇通往未來之門,不可阻擋。
以做好“三篇大文章”為目標,實施工業擴量,推進工業強市
高品質的經濟,是城市運轉的強大動力,也是塑造現代化城市的“基建工程”。
過去五年,佳木斯圍繞“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在産業結構上“調”新活力,激發全面振興新動能,全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2016年,常發佳聯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緊跟改革節奏,順勢調整,自主研發新産品搶灘主打市場,從160馬力到180馬力的動力升級形成了勢不可擋的優勢競爭力。去年産品産量達到了640台,同比增長了83%。逆境中銷售起勢、增長,目前仍在持續。
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防爆電機技術國內領先的優勢,採用稀土等新材料,生産節能型特種電機,重點發展永磁防爆電機、核用電機及核用屏蔽電泵、高壓系列電機、機電一體化的變頻電機、風力電機等,創新為企業裝上加速發展的“主引擎”。
挖掘“原字號”,壯大“新字號”,佳木斯泉林紙業項目打開了以秸稈為經緯的循環經濟大門。一期項目總投資25億元,年處理秸稈60萬噸,年産20萬噸秸稈本色漿、20萬噸本色生活用紙、30萬噸黃腐酸有機肥,配套8萬千瓦發電機組。達産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利潤2億元,稅金1.5億元,安置就業1500人。已經開建的二期項目總投資155億元,年處理秸稈350萬噸。兩期工程完成後可安置就業8000人。
多數農機生産企業習慣於單打獨鬥,難以抵禦市場風險。只有抱團取暖,才能使企業發揮無窮的威力。有鋻於此,佳木斯市工信委、佳木斯高新區管委會決定成立“佳木斯農機走出去創新聯盟”。目前聯盟共有61家會員,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為一體的戰略聯合體打造出了佳木斯地區農機産業新模式。
以開拓的視野、戰略的思維、創業的激情,在推動全市工業再現輝煌上有新作為。著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培育誠信、敬業、創新、細緻和敢於冒險的“工匠型”企業家;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提高經營管理水準,以制度化、規範化的現代企業形象提升外部競爭力;注重創新發展,加大科技研發和引進力度,助推城市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優良的環境。在未來,佳木斯要從打造最優的發展環境入手,助推企業發展。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效能,為企業提供“店小二”式服務,暢通溝通渠道,及時解決企業難題,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加快推動現有園區提檔升級,促進産業聚集發展,併為企業廣建融資平臺,助力企業儘快做大做強。
站得高,看得遠。
佳木斯的未來一路陽光。
開放興市,對俄合作升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做大做強外經貿主體
五年的巨變,打開新的開闊視野,佳木斯昔日對內發展的“末梢”正變為對外開放的“前沿”。
一座大橋讓佳木斯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焦點。
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預計2018年6月完工。屆時,佳木斯市口岸總吞吐能力將擴大5倍以上。
這條南連東北三省、輻射全中國,北接俄羅斯遠東地區、輻射俄羅斯腹地的中俄跨界“絲綢之路”,將成為我國第三條對俄鐵路運輸大通道,更是一條新的亞歐運輸大通道,
“現在公路運輸,一輛汽車裝載能力20噸,難以滿足大宗貨物運輸。鐵路開通後,一列火車50節車廂,一節車廂60噸,裝載力將達到3000噸,年過貨能力達到2100萬噸。”從事多年外貿的佳天德頤實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宋伯文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目前,中方承建部分主體工程基本完工,俄方承建部分正進行橋墩基礎施工。大橋開通後,“大橋經濟”,勢必開啟“加速”模式。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成為貫通“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通道的雛形已經顯現。
一條正在緊張建設中的高鐵同樣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9月6日,當16名工人將最後一根長軌緊固完畢,哈佳快速鐵路全線貫通。
通車後,哈爾濱到佳木斯的火車運行時間,將從現在的近7個小時,縮短至1小時50分,極大地改善兩地居民出行條件。
更重要的是,哈佳高鐵如同珠鏈將周圍的城市緊緊地串在一起,大大縮小了空間距離,形成了一個大型的發展圈,而佳木斯就是圓心,輻射作用帶來的商機和潛力不可估量。建成後,將成為龍江東部的“金三角”,由此而構建的龍江兩小時經濟圈,輻射全省50%的人口和經濟總量,帶動沿線經濟的快速發展。
以佳木斯為中心的城市群已經清晰可見。
大橋與鐵路成為佳木斯經濟展翅騰飛的雙翼。
目光放得更遠一點,佳木斯同時擁有對俄鐵路、公路、水運和航空運輸通道的地區,對俄年總運輸能力將超過3500萬噸。俄遠東地區和我省東北部地區交通將“無縫連接”。
每一條路,每一座橋,變化不僅在佳木斯的版圖上,更在人們的生活中。
每一條路,每一座橋,改變的不只是交通,更深遠地影響了佳木斯的區域經濟格局。
但這並不是佳木斯最終的目標,對於未來,這座城市早有更深遠的打算:
開放興市,著力推進對俄合作升級,牢牢把握同江中俄鐵路大橋建設和黑瞎子島保護開發機遇,加快推動對俄經貿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構建更具發展活力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人文合作,做大做強外經貿主體,加大對俄科技合作力度,促進經貿合作。
提檔升級,加快完善城市服務功能
佳木斯未來商業發展是一條奔向遠方的延長線。
三江商貿城總經理張新傳説自己是一個幸運者,因為他正在見證著一個新商業中心的誕生。
3年前,三江商貿城開始籌建,今年6月份,投資10億元,佔地22萬平方米的三期工程開工。
“我們的目的是打造一個以休閒購物為主的商業集散中心,目前這裡已見雛形,不久後長途客運站搬遷到這裡,相信這裡一定會成為佳木斯西南方向一個新的商業發展中心,我們的未來不可限量。”張新傳説。
一業帶百業。按照張新傳的設想,未來這裡將以三江商貿城為中心,周邊將入駐各種百貨、批發、餐飲等配套業態,播撒現代服務業産業的種子,編織一條一點多面的新商業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對於旅遊發展的未來,佳木斯有著自己的思考和步伐。
在不久的將來,佳木斯旅遊項目集約化、集群化發展將成為新趨勢;融合性、創新性建設成為新時尚;國際化、高端化發展成為新潮流,一張因旅遊而描繪的美好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三江明珠,正按照區域中心城市定位,加快完善中心城市服務功能,提檔升級,加快傳統服務業優化升級和新興服務業態發展,加快商貿物流業、旅遊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生活服務業發展,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增強區域中心城市的集聚效應和輻射能力。
堅定不移地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佳木斯,正顯芳華。
這個金秋,佳木斯開啟了歷史新階段。(記者 劉億服)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