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書長卷“新”字開新篇
培育壯大“新字號”,就是要發展新産業新産品,培育增長新動力。要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消費點、就業拉動點。
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推動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近年來,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向全世界彰顯了中國的科技實力。
——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
——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發射並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首架國産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起飛。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5軸數字控制、4軸聯動直線電機閉環控制中走絲線切割機床正式亮相,打破了我國對國外進口機床被動依賴的局面。
……
然而,很多人並不知曉,在這些國際國內重大科技事件的背後,無不凝結著黑龍江人的智慧與汗水。
哈爾濱工業大學、省石化院、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黑龍江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全程為“天宮”和“神舟”的太空之旅保駕護航,為它們成功“牽手”貢獻力量。
C919的“基因”中,融入了航空工業哈飛、哈廣聯航空和哈工大人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精神血脈,正是它們研發的關鍵技術和新型材料,助力中國大飛機成功翱翔。
而令外國人豎起大拇指的我國首臺打破國外壟斷的中走絲線切割機床,則是由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自主研製的。
這些,是黑龍江在培育壯大“新字號”的征程中取得的耀眼成績。
這些,更是黑龍江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交上的優秀答卷。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為我省轉方式調結構指明瞭方向:
要著力優化産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
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産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
要加大人才培養和智力引進力度,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吸引更多人才為振興發展服務;
……
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如一縷清風,吹遍了廣袤的龍江大地,匯聚起拼搏進取的強大動力。
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抓改革、促轉型、闖新路、謀振興。尤其在培育壯大“新字號”上,下真功夫、下苦功夫、下實功夫、下深功夫。
今日之龍江,新技術不斷推出,新業態層出不窮,創新創業人才加速集聚,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崛起的“新字號”,正釋放出增長新動力。奮進的黑龍江,正闊步走上新征程。
(一)牢牢把握創新這一振興發展的基點,培育壯大“新字號”
黑龍江,不但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也曾是全國引以為傲的老工業基地,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包括黑龍江在內的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都遇到了瓶頸。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制約黑龍江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三偏”:産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才偏少。
萬峰磅薄,必有主峰。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現代産業新體系,最終要靠創新引領;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更離不開創新支撐。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壯大“新字號”,將為龍江未來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思路愈發明晰,要以創新這把“金鑰匙”打開“振興鎖”
習近平總書記為黑龍江指明瞭全面振興的著力點和發力點,給奮進中的龍江人民帶來強大動力和新的希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2017年4月29日,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強調,要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以創新引領轉方式調結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壯大“新字號”,發展新産業新産品。落實東北地區培育和發展新興産業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大智移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壯大雲計算、機器人、重型數控機床、石墨新材料、高端石化、清潔能源裝備、生物醫藥七大産業集群。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既有國內總需求增長空間、又有龍江供給優勢的新增長領域,發展城市樓宇經濟,推動金融、物流、科技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發展旅遊、健康養老、文體休閒等生活性服務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消費點和就業拉動點。
龍江要振興,創新要發力。一年多來,黑龍江省用創新“金鑰匙”打開“振興鎖”,強化創新鏈和産業鏈、服務鏈、資金鏈對接,把創新貫穿轉方式、調結構的每一個鏈條、每一個環節。
一批批“新字號”企業迅速崛起。
據黑龍江省科技廳統計,2016年6月以來,黑龍江全省新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4631家,新增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822家。2017年以來,更實現了高速增長。1月~7月,黑龍江全省新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2522家,同比增長了70.75%;新增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282家,同比增長66.86%。
哈爾濱工業大學培育壯大了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焊接集團、利劍集團、大數據産業集團、環境集團、鐳射通信有限公司、雷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等8家“新字號”高新技術企業,吸引匯聚全球千余名高端人才,年銷售收入30多億元。
——落實步步為營,規劃引領、項目牽動,培育增長新動力
貫徹落實要再思考、再深化;振興發展要再聚焦、再發力。
2017年7月13日,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召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做好“三篇大文章”推進會議。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強調,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動新舊發展動能轉換集聚,使黑龍江省産業結構層次、生産力水準實現大的躍升。
在培育壯大“新字號”項目上,張慶偉指出,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搞好産業細分,建設專業化園區,推動産業集聚發展。
9月6日,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下發的《關於培育壯大“新字號”的若干意見》,明確了黑龍江省將著力發展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點領域,並制定了12項保障措施,為黑龍江省培育壯大“新字號”打下堅實基礎。
一年多來,《黑龍江省“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黑龍江省石墨烯産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黑龍江省增材製造(3D列印)産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黑龍江省“互聯網+”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等既有頂層設計、又有新興産業細分的規劃、專項計劃等紛紛制定實施,培育創新團隊,壯大優勢企業,構建創新産業鏈,打造龍江經濟發展新引擎。
衛星應用、人工智能和輕量化製造等領域的專項行動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
根據黑龍江省將衛星應用産業確定為新增長領域的部署,8月4日,黑龍江省政府舉辦了“2017院士龍江行暨衛星應用産業發展諮詢會”,邀請多位院士專家為我省衛星應用産業發展把脈問診。
規劃引領,項目牽動。一年多來,以企業技術需求為指南,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實施“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生産關鍵技術及電池製造”等30個省級重大科技項目,攻克了一批“新字號”産業發展關鍵技術難題。
(二)“新字號”頂天立地,打造龍江振興發展新引擎
創新創造激情迸發,培育壯大“新字號”,黑龍江全省上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層出不窮。
上天、入地、下海,黑龍江的創新創造不僅有“高大上”的國之重器,也有促進産業發展的“潛力股”,還有“接地氣”的生活“神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連通天地”的勇氣大膽變革,技術、市場雙拳出擊,“新字號”星途璀璨
培育壯大“新字號”,要有敢想敢試、敢破敢立、敢於“連通天地”的豪情壯志。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馬晶和譚立英,就是我省勇闖新路、執著創新的“科技明星”,他們率領哈工大衛星光通信團隊攻克了旁人眼中的“天方夜譚”,不僅實現了用鐳射連通衛星與地面信息的夢想,並且使我國在空間高速信息傳輸這一航天高技術尖端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如今,這項摘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技術又實現了重大突破。2017年4月12日,中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在西昌成功發射,主要由馬晶和譚立英團隊研製的鐳射通信載荷搭載衛星順利升空。據了解,“實踐十三號”衛星將首次在高軌道上應用鐳射通信等先進技術。
4月18日,由哈工大學生微納衛星團隊自主研發的“紫丁香一號”和參與國際QB50工程的其它27顆立方體衛星一起,裝載在“天鵝座”貨運飛船“約翰·格倫”號中,搭乘美國“宇宙神-5”火箭發射升空。
4月25日16時35分,“紫丁香一號”衛星從國際空間站日本實驗艙機械臂彈射釋放,正式開始工作。19時17分,衛星首次經過哈爾濱上空,哈爾濱地面站與其進行了雙向通信。
小衛星,是哈工大的驕傲,更是龍江的驕傲,因為它們不僅能閃耀太空,更能惠及民生。抗震救災、突發事件支持、監測環境……從進入軌道的那一刻起,哈工大自主研製的“快舟一號”試驗衛星就成了太空中最忙碌的衛星之一。
哈工大衛星技術研究所大膽變革,積極釋放20年來雄厚的技術積累,依託其核心技術團隊成立了哈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將根據遙感、通訊、GPS定位等不同民用用戶的需求進行小衛星的研製發射。
哈工大校長周玉表示,黑龍江向科技創新要新動能,哈工大責無旁貸。哈工大培育壯大的“新字號”高新技術企業,將把市場導向的技術創新擺在發展的重要位置,實現技術、市場雙拳出擊,把技術優勢凝聚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充分釋放科技潛力,“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向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要發展
作為科教人才大省,黑龍江多年來積累了較強的科技綜合實力,僅“十二五”期間,全省共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5310項,有78項重大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如何充分釋放黑龍江雄厚的科技潛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向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要發展。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集聚合力推動“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我省通過引導科研人員創辦企業、培育孵化科技企業、幫助企業融資上市,積極向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要發展。
通過利用高新成果展示交易大廳、“科淘網”等多種平臺面向企業廣泛開展成果展示交易對接活動,積極幫助成果持有人進行成果轉化。2016年6月份以來,我省累計組織科技成果對接活動186場,推動轉化落地項目745項,簽約額19.79億元。
大力推廣哈工大、哈工程成立科技型企業的經驗,鼓勵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組織科技人員轉化成果、創辦企業。2015年以來,黑龍江全省累計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7758家;其中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1358家。
梳理閒置非辦公資産優先用於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公開引入北京創業公社運營樂業眾創空間,一年就篩選入駐企業70家,提供就業崗位487個。騰訊眾創空間運營半年就註冊成立企業44家,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2016年6月以來,我省新增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46家,新增在孵科技型企業1723家。
連續三年舉辦三屆高新技術産業創業投資大會。2017年7月4日,第三屆全省高新技術産業創業投資大會期間,新簽約“首鋼基金”等6支子基金、規模19億元。通過搭建平臺,不斷引入成立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産業投資基金,僅在省發改委和哈爾濱市發改委備案的創業投資機構企業就有88家,管理資産113億元。充分發揮省科技創業投資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吸引國內資本合作設立了20支子基金,規模37.79億元,累計向220家科技型企業投放20.9億元,帶動社會資本18.44億元。2016年6月以來,新增上市(掛牌)科技型企業26家。
——推動技術成果落地轉化生金,“新字號”挺立市場潮頭
9月1日,“哈爾濱工程大學2017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勵成果專場推介會”在省科技大廈舉行。這是黑龍江省科技廳舉辦“黑龍江省2017年度科技獎勵成果展”的重要活動之一,是黑龍江省首次在科技獎勵評審期間,對申報省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類項目(軟科學項目除外)進行集中展覽展示,並舉辦推薦授獎項目專場推介會。
獎勵評審加入市場檢驗環節,一方面加大了公開公示的力度,另一方面促進了這些項目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9月8日,2017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結果揭曉。據統計,獲獎的273個項目,近三年産生直接經濟效益150.53億元,間接經濟效益406.58億元,彰顯了黑龍江省優秀科技成果對産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其中,由哈工大主持完成的“寒地建築綠色性能優化設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先後被16家建築設計和諮詢機構推廣應用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北京、山東、陜西和青海等省市地區的建築設計工程中,近三年産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6206萬元。此外,依託該項目成立的哈爾濱華創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自2016年11月註冊至今,已産生經濟效益300余萬元。
為加速促進科技成果向産業轉化,高校也在探索新模式。
日前,黑龍江工程學院與航天神舟智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共建航天智慧城市研究院。雙方將充分發揮航天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優勢,深化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型、複合型人才,促進科技成果向産業轉化。
在桌面輕劃手指,地上的坦克車就能做出各種動作。在空中用手發出指令,就能對家電、窗簾等進行即時操控。一款名為“慧眼BOX”的智慧電腦,利用空間識控技術“創造”出的虛擬鍵盤、再利用投影螢幕,實現操控和顯示,而電腦的主機機身便捷小巧到可以裝到兜裏,觀眾一致稱讚它的酷炫、科幻和智慧。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國內首創的應用空間識控技術研發的智慧硬體産品。這是9月15日全國雙創活動周啟動當天,2017黑龍江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果展給人們帶來的全新體驗。現場展出的130余件高科技展品,令人腦洞大開。
今天,新技術層出不窮,與以往不同的是,它們不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與新産業新産品相伴而生,它們離人們的需求更近,離市場更近,離産業化更近,成為龍江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三)最大限度為人才“鬆綁”,為壯大“新字號”積蓄起強大智力資源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指明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著力點。
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要培育壯大“新字號”,就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
一項項極富誠意的人才制度的建立,一項項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的出臺,釋放出強大的人才紅利,吸引著人才鹹集,為黑龍江培育壯大“新字號”積蓄起強大的智力資源。
2016年6月以來,僅黑龍江省新註冊成立的4631家科技型企業,就吸納本科以上人才達6121人,其中碩士、博士561人。
——各級黨委政府建立聯繫服務專家制度,廣泛凝聚智慧推動振興發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著力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
“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
“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在科研立項、創投融資、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特殊待遇,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層次人才。”
“加強黨管人才制度建設,統籌抓好以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技能人才和實用人才為重點的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發展資金投入,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完善人才評價使用機制,創造公平競爭的人才發展環境,形成濃厚的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氛圍,讓各路英才俊傑大展其長,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使黑龍江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
7月19日,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專程到東北農業大學,看望慰問著名蔬菜育種專家李景富教授。在走訪慰問中,張慶偉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建立聯繫服務專家制度,邀請專家建言獻策,支持專家創新創業,關心專家身心健康,加強典型宣傳,優化發展環境,幫助解決科技研發和推廣中的實際困難,更好服務龍江全面振興發展。
9月8日,在第33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張慶偉專程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3研究所,慰問教師代表,看望聯繫服務專家,並強調要落實好省級黨員領導幹部聯繫服務專家制度,推動聯繫服務專家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廣泛凝聚智慧力量推動龍江振興發展。
聯繫服務專家制度在全省迅速建立並落實,院士專家們紛紛表示,願用畢生所學為龍江振興發展貢獻力量。同時,這項制度更激發起龍江廣大專家學者幹事創業的熱情。
——實施“龍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計劃,在創新實踐中挖掘並培養高層次人才
“‘龍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計劃開始申報了!”近一段時間,在黑龍江科研人員的微信朋友圈,這項有名有實的政策成為被轉發最多的信息之一。
6月22日,黑龍江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審議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運行機制的意見》和《“龍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計劃實施辦法(暫行)》。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慶偉指出,要深刻認識做好人才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做好人才工作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是發揮我省人才比較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必須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入分析我省邊遠地區人才缺失斷檔、高層次領軍人才匱乏等問題原因,有針對性制定政策措施,最大限度集聚和培育各領域人才,在龍江振興發展中建功立業。
8月16日,《“龍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計劃實施辦法(暫行)》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正式發佈實施。《辦法》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堅持創新引領、突出貢獻導向、強化柔性引才、注重分類銜接等原則,打破身份、職稱、地域等限制選拔優秀人才。該計劃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支持60人,每名入選者將獲得50萬元資助。
啟動“龍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計劃,搭建人才激勵平臺,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有助於深入挖掘和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讓科技人才成為龍江振興發展的中堅力量。
——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新政,“最強大腦”的創造潛能得以充分釋放
思想再解放,政策再放開。
黑龍江省積極為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轉化“鬆綁”,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賦予創造成果的單位和個人,促進股權期權激勵政策落到實處,鼓勵科技創新人才轉化成果獲得財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涌現出一大批創新創業典型。
黑龍江省政府以技術股權入股方式,累計引導支持哈工大、哈工程成立了焊接、雷達、大數據等158家高科技企業。探索用市場機制解決高校科技成果産業化的激勵問題,依託哈工大組建的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將知識産權作價入股收益的80%~90%獎勵科研人員。
哈工大譚立英教授轉化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星地鐳射鏈路系統技術”成果,成立衛星鐳射通信公司,學校將85%的成果轉化收益獎勵科研團隊。
黑龍江省科學院提出“先期無償轉化”院企合作新模式,以科技成果出資入股的方式創辦、扶持新建企業5家,已有近百名科技人員走進市場進入企業。
為充分發揮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勵導向作用,更大限度地激發我省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8月11日,我省7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通知》指出,一切創新活動、科技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需要通過發揮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勵導向作用,讓智力勞動獲得合理的回報。要構建體現智力勞動價值的三元薪酬體系和收入增長機制,通過加大績效工資分配激勵力度、落實科研成果性收入等激勵措施,使科研人員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繫。
黑龍江省確定了省科學院、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4家試點單位,有針對性地探索改革,及時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通知》中強調,要進一步簡政放權,主動為高校、科研機構鬆綁減負;著力破解高校和科研機構反映強烈的政策落實梗阻問題;做好服務,減少不必要的干預。
打破“隱形大鍋飯”,讓有為者有利益,多為者多得利,不僅極大地激發了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釋放“最強大腦”的創造潛能和經濟價值,而且在全社會營造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四)營造發展新生態,“新字號”如魚得水如虎添翼
幼苗的茁壯成長離不開適合的陽光、空氣、土壤和水,“新字號”的培育壯大也離不開適合的生態環境。
黑龍江省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形成覆蓋自主創新體系全過程的政策鏈,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國家級高新區,為培育壯大“新字號”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形成覆蓋自主創新體系全過程的政策鏈,為“新字號”發展提供適宜土壤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攜旗下50餘款明星機器人産品一經亮相便艷驚四座,該集團也是本屆展會上規模最大的參展商。
在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很多新型機器人被研發製造並走向國際市場,我省在機器人領域的政策與科研優勢,正在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轉化為産業與效益優勢。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主要負責人説,集團得以快速發展離不開省、市政府和學校的大力扶持。
黑龍江省一直高度重視機器人産業發展,提出以機器人和智慧裝備産業為依託,到2020年實現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就是由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和哈工大共同投資組建的。
如今,以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為代表的龍江機器人産業,正撬動傳統産業向“智造”升級。
去年以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關於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的意見》《關於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創新,我省在科技體制改革、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促進科技成果“三權”下放,加大股權期權激勵力度等方面相互銜接,形成了覆蓋自主創新體系全過程的政策鏈。
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省強化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推動了一大批“新字號”中小微企業借助資本成長壯大。
從黑龍江省國有企事業單位離崗自主創業的王心祥,創辦了黑龍江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初期,白手起家的他掣肘于資金不足。王心祥説:“是省政府設立的科技創業引導基金,吸引了眾多投資進入,幫助企業解決了資金困局。”如今,企業作為技術負責單位與飛鶴乳業、哈工大、安天科技共同開展的“嬰兒乳粉智慧化工廠建設”項目,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智慧製造項目。企業的智慧化生産運營管理系統,已步入澳大利亞、北美、歐盟等國際市場。2016年企業營業收入達到2.35億元。
去年,黑龍江省科技廳將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行政認定事項改為備案管理,降低準入門檻,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科技創新創業事業中來。去年以來支持企業自建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重點實驗室52家、企業院士工作站和科學家工作室25家,總數分別達到285家、150家、65家。2016年以來,全省新申請專利5.13萬件、獲得專利授權2.62萬件。
——加快建設創新創業平臺,降低雙創投入成本,為雙創“減負增效”
眾所週知,“114”是國內語音導航的代名詞。在我省,還有一個“科技114”,正成為全省科技創新創業導航服務的新平臺。
“你好,我們是從事棚室果蔬産業的企業,正在擴大經營範圍,可是缺少新的種植品種和技術人員,你們有合適的資源可以分享嗎?”接到大慶市潤琦集團的求助電話,省科技創新創業共享服務平臺的工作人員查詢到東北農業大學有相關技術,立即與其取得了聯繫。
兩天后,東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孫佔海帶領專家團隊,來到了潤琦集團果蔬基地進行調研,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農大專家團隊從種植品種到種植技術為企業提供全程服務,擇優選出4個番茄新品種,並進行越冬栽培試驗示範。僅番茄新品種出口一項,企業就實現了3000萬元的可喜收入。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省科技大廈考察調研時的重要指示,我省加大了以“科技114”為代表的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高新技術成果展示交易平臺、專利技術展示交易服務平臺等7個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的建設力度。2016年以來,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新加盟服務機構46家,大型儀器1199台(套)、檢測項目4332項,累計加盟服務機構828家、大型儀器5114台(套)、檢測項目3.67萬項,累計提供各類服務6.47萬次、服務金額3.29億元。今年,黑龍江省還以創新券方式投入2000萬元幫助科技型企業和科技人員降低創新創業成本。
此外,黑龍江省還積極搭建對外科技合作交流平臺,引進省外高端技術。6月26日,中國科學院“高富帥”的秸稈制生物航空燃油千噸級中試項目,在哈爾濱市雙城區順利村生物航油建設基地開工。該項目為我省解決秸稈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徑,達産後可年處理玉米秸稈和玉米芯混合料1.2萬噸。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與我省在全面科技合作協議框架下,將“兩院”創新能力與我省區域特色緊密結合,通過共建省院合作載體、佈局重大産業化項目以及組織院企對接等多種形式,加速了“兩院”高端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轉化,有力推動了我省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和産業轉型升級。
同時,黑龍江省發揮對俄科技合作優勢,連續兩年舉辦三次中俄工業與技術合作洽談活動,累計組織1000多家中俄雙方企業對接洽談,簽約41項,合作意向200項。
——營造優良服務環境,科技園區正成為“新字號”不斷涌現的活力之區
奧瑞德藍寶石公司憑藉不斷革新的裝備技術,已成為全球少數可規模化生産4英寸以上藍寶石晶棒的企業之一;“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是我國航天領域唯一的、也是我國東北地區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科院21個研究所的産業化項目進駐,已孵化成立36家公司……
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內,一個個高精尖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加快建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主導産業加速形成。預計未來五年,科技創新城將依託哈高新區奠定的堅實産業基礎,培育發展航天、碧海、軌道交通、微電子等産業,確保戰略性新興産業年均增速20%以上。
“以前是我們主動找大學大所、科研機構,現在不少科研機構會主動來找我們。”哈爾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説。科技創新城建設之初,哈高新區嫁接了政府資源與大學大所創新優勢,從集聚的科技要素中不斷汲取發展動能。
“我們聚集了高端技術人才和創新要素,並成立了資産管理公司、高新技術創業公司和高新技術投資管理公司,從體制上將創新平臺打造得更加完善。”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辛瑞傑説,2015年以來省工研院已簽訂銷售合同23.37億元,銷售收入19.06億元。
截至目前,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已累計集聚200余家國內外研發機構、1200余家企業和近萬名人才。未來,這裡將形成全省最大的孵化經濟群。
隨著全省各高新區積極推動金融與科技、資本與産業的高效對接和深度融合,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高新區正成為人才薈萃、“新字號”不斷涌現的活力之區。
2016年,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3個國家級和牡丹江、佳木斯2個省級高新區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大關,實現5045.8億元,成為我省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五)謀篇新業態,開啟新藍海,“新字號”發展現無限空間
這是一個創新引領的時代,是新理念、新技術、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的時代。
黑龍江省新型物流、科技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正在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旅遊、健康養老、文體休閒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消費點和就業拉動點正在形成。
——擁抱“互聯網+”,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被稱為“網絡文化”的發言人和觀察者的凱文·凱利認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連接”:人與人的連接;人與機器的連接;機器與機器的連接。
網絡一通,黃金萬兩。通過互聯網,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在龍江前所未有的連接起來,並産生了聚變效應。
8月30日,黑龍江國生東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蘇寧公司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我省民營企業首次與蘇寧總部簽署合作協議。蘇寧將支持我省建設大數據應用中心,進行農産品眾籌項目合作,並協助我省成為蘇寧超市農産品供應商,建立全新龍江綠色農産品銷售渠道。
黑龍江國生東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劉文國,曾是蘇寧雲商集團易購運營副總裁兼集團戰略總監。他告訴記者,“之所以來到黑龍江創業,不僅是看中了龍江的綠色資源,更重要的是,在創新驅動下,黑龍江的農産品在深加工等方面將會有較大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需要暢通銷售渠道,這為電商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無獨有偶。劉太富一年前還是國內知名企業黑龍江區域總經理,年收入幾十萬元。如今,他來到龍江創業,經營“車拉拉”項目。他告訴記者,這是一個“互聯網+物流”的創新項目,利用手機APP軟體,普通用戶可以隨時找到貨運司機,到指定地點接貨拉貨,而且價格統一透明。
正是越來越多像劉文國、劉太富這樣的人,不斷促進著龍江生産性服務業加快發展,並擺脫粗放的發展模式,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互聯網+物流”、“互聯網+農業”、“互聯網+商業”……互聯網與傳統産業深度融合,加速黑龍江經濟跨越發展。我省致力於打造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的發展格局,互聯網支撐全省創新創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2016年,全省網絡交易額實現1945.8億元,同比增長13.7%;網絡零售額148.1億元,同比增長23.5%。
黑龍江省商務廳把跨境電商作為培育壯大“新字號”的主要抓手,出臺了《黑龍江省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工作方案》、《黑龍江省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截至2016年末,黑龍江省建設跨境電商平臺19個,涵蓋了跨境電子商務産業全鏈條業務範圍。先後開闢了對俄跨境電商航空、陸路貨運大通道、哈歐和哈俄貨運班列。2016年,黑龍江省共計發寄對俄國際郵包948.84萬件,貨值近2億美元。
——轉變思維觀念,崛起創新創業“新四軍”,激發社會發展新活力
伴隨新技術發展和市場環境開放,我省創業主體正在從“小眾”走向“大眾”,出現了以科技人員、大學生、農民和城鎮轉移就業職工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創新創業已成為一種價值導向、生活方式和時代氣息。
4000枚土雞蛋不到3小時銷售一空,這是黑龍江尚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下的紀錄。該公司創辦人王殿軍已近天命之年,是雙鴨山煤礦企業轉崗職工。他轉變傳統吃“大鍋飯”的思維觀念,與幾名轉崗同事創建起農産品“種得好”和“賣得好”融合發展平臺,安排就業600余人,創業人員達到162人,其中煤礦分流人員90余人。該農業服務平臺2016年交易額達4268萬元,公司年收益達120萬元。
今年以來,黑龍江人社廳加大搭建場所、培育典型、完善政策、優化服務等方面工作力度,有力地促進了轉崗職工創業。
黑龍江省科技廳積極推動科研人員創新創業,今年前7月,全省新註冊成立科技企業2522家,同比增長70.75%;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新增孵化科技型企業759家,同比增長10%;累計新吸納就業人員8649人。
黑龍江省教育廳積極構建“一體兩翼三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以創新帶動創業、創業促進就業,充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截至2017年6月,我省大學生創業人數較2014年增長了10倍。
黑龍江省農委通過思想發動、典型示範、“幫、學、幹”結合等措施,推動農民創業群體在龍江大地成長壯大。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民創業人數達120萬人,帶動農民就業266萬人,實現農民創業純收入230億元。
黑龍江全省百萬創業農民,依託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激活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産要素,促進産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讓黑土地迸發出勢不可擋的市場活力,釋放出強大的經濟潛能,使龍江富集的農業資源加快轉變成巨大財富。2016年,全省農業增加值佔GDP的17.4%,比全國平均水準高出8個百分點。
四支創新創業隊伍的崛起,生成了一批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新藍海就在眼前
黑龍江省積極挖掘龍江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旅遊、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
“暢爽龍江,四季都讓你爽”。我省旅遊打造“四季全能”新亮點,旅遊業正由門票經濟型向多元化産業經濟型轉變,由點線佈局向集聚發展轉變,由景點旅遊模式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
近1800場文化演出在省內各大城市及重點景區上演;中國賽艇公開賽、“黑馬”系列賽、穿越大小興安嶺徒步大賽,國際體育舞蹈公開賽,一項項體育賽事活力四射,在叫響龍江體育文化品牌的同時也拉動了旅遊消費。
旅遊産業正在與文化、體育、時尚、養老、健康、農業等多領域融合發展,協調共進。
今年上半年,全省各機場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8305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070萬人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和16.3%,旅客吞吐量繼續保持東北地區領先。
8月15日出臺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旅遊産品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了我省到2020年的旅遊業發展目標:接待遊客總人數達1.9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達2200億元,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率超過10%,旅遊就業對社會就業的貢獻率超過10%,旅遊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産總值的比重超過5%,基本建成開放有序、業態多元、産品豐富、協調發展的旅遊業發展體系,將我省打造成全國休閒度假、健康養生旅遊最佳目的地。
這樣的政策願景,讓北京知名高校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的胡凱,放棄了在北京穩定的工作,回到了龍江創業,為外地遊客在哈大齊高鐵沿線提供個性化的旅行服務。
通過轉變思想觀念、放開市場準入、吸引社會資本、盤活閒置資産等舉措,去年以來,我省成功打造了旅居養老、醫養結合養老、互聯網+養老、社區居家養老、文化養老等發展新模式,並在2016年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考核中,以“落實養老服務業支持政策積極主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的工作成績受到國家有關部門肯定。
2017年,預計全省老年人用於養老機構、居家服務、醫療健康以及省外老年人旅居養老和相關衍生服務的消費支出將達到300億元。
昨天,“新字號”的種子已播撒在廣袤的龍江大地上,它們孕育而生,它們噴薄而出。
今天,“新字號”已成為龍江適應發展新常態,擁抱新經濟,發展新産業,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希望。
明天,“新字號”將催生出更強大的動力源,牽引龍江劈波斬浪、穩健前行。(記者 彭溢 衣春翔)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