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五常稻農引進新技術試驗田增産一成多

2017-10-09 14:11:41|來源:哈爾濱新聞網|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原標題:超聲波“洗”種 “稻花香”增産

  用超聲波給種子“洗洗澡”,就能讓身價不菲的“稻花香”水稻增産一成多,從廣東引進的“超聲稻”育種技術讓五常市稻農嘖嘖稱奇。10月2日,五常市營城子鄉40畝“超聲稻”試驗田開鐮收割,經現場測産,畝産達到575.17公斤,比對照種植的常規水稻增産15.59%。

  日前,記者來到營城子鄉星光一隊“超聲稻”試驗田,來自廣州市金稻農業科技公司和華南農大農學院的技術人員正在現場測産。金稻農業科技公司技術員徐錦泉指著試驗田的對照測産數據表告訴記者,超聲處理水稻每畝選用的種子數量、施用的化肥、灌溉的次數都與其他常規水稻種植一樣。此次試驗的水稻品種是稻花香2號,從外觀看,“超聲稻”植株的稻穗更大、根系更發達;從測試結果看,“超聲稻”畝産達575.17公斤,較常規水稻增産77.58公斤。

  “‘超聲稻’每畝多打150多斤稻穀。”試驗田主人、稻農朱彥會全程參與了“超聲稻”的種植、測産,他高興地説,“今年的積溫不夠,水稻長勢普遍不如去年,但這塊地還是創出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單産。”

  從2013年起,金稻農業科技公司聯手華南農業大學成立“超聲波處理水稻種子增産調優技術”課題組,已在全國多個地區進行試驗,平均增産13.16%。今年,課題組分別在黑龍江五常、綏化、建三江和寶泉嶺四個不同的積溫帶進行實驗,平均增産10%-20%。負責超聲波處理水稻種子增産調優技術推廣的黑龍江非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潤龍説:“黑龍江水稻種植面積達6000萬畝,通過超聲波處理水稻種子增産技術,全省可增加稻穀産量90-120億斤。”(作者 姜雪松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