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對俄教育合作根深葉茂

2017-10-13 09:32:10|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近年來,黑龍江省對俄不僅在教學、科研、互派教師和留學生以及雙方教育機構開展合作辦學等方面進行了優勢互補,還通過合作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在加強高水準大學合作、青少年交流、教師和留學生互派、合作辦學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目前全省10所高校與俄羅斯10所大學合作項目22個,涉及專業17個,覆蓋了文、工、醫、教育、經濟、管理、藝術7大學科門類,年招生規模達1590人。

  第七屆中國東北三省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高校俄語大賽近日落幕,來自中俄12所高校的60余名選手同臺角逐。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比賽的黑河學院2014級外國語學院俄語師範專業學生崔紫文在賽場上遇見了許多曾經一起參加其它大賽的“賽友”,激動地説:“這次比賽較以往更有挑戰性,能全面展示選手的俄語能力,賽場上我們是對手,賽場下我們都是特別好的朋友。”

  大賽評委馬麗娜·馬斯卡柳克表示,“很高興能看到這麼多熱愛俄語且俄語水準很高的中國學生,希望通過本次大賽能夠加強俄語的影響力,激發學生學習俄語的興趣和熱情。”

  隨著中俄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發展,兩國高校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如今,我省已成為全國對俄合作辦學最早,辦學項目最多,聯合培養規模較大的省份,龍江對俄教育合作再上新臺階。

  不斷拓寬文化交流合作領域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記者在東北農業大學採訪時,巧遇幾名俄羅斯留學生正投入地吟誦李白的詩詞,在他們身邊,幾名中國學生十分耐心地一句一句做著示範。過了一會兒,這幾名俄羅斯留學生又開始教中國學生唱俄羅斯的流行歌曲。

  這樣的場景在東北農業大學經常能夠看到。自從東農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國立技術大學聯合辦學以來,學校累計培養俄羅斯留學生千余名,派出赴俄留學生1500余名,為中俄兩國各領域合作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參加中俄聯合辦學讓我收穫很多,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精通了俄語,還學會了自立與自律。”赴俄羅斯留學學生張健對記者説:“出國前,對‘愛國主義’、‘理想信念’之類詞彙沒什麼深刻認識和理解,自從到國外上學,親眼目睹了一些事情,讓我更加熱愛祖國。”同樣,在東農讀書的俄羅斯大學生根納季也深有感觸,“過去在我心中總覺得中俄關係十分遙遠,現在我每天都和中國學生一起上課,還經常一起打籃球,一起參加文藝晚會和公益活動。通過這些,我了解了中國大學生和我們沒有什麼不同,我喜歡中國的唐詩,他們也喜歡俄羅斯的文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與俄羅斯的高校合作,主要集中在高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目前哈工大已與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等30余所俄羅斯高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師生代表團曾赴哈與哈工大師生開展交流活動,雙方通過協商,決定共建多個研究中心,就生態與水污染治理、等離子體物理和中俄語言文化三個方面展開闔作研究。

  孔子學院開啟暖心文化之旅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張曉彤是哈爾濱師範大學學生,她于2012年9月被派往阿穆爾國立人文師範大學孔子學院做志願者教師。

  張曉彤回憶説:“阿穆爾州共青城當時已是白雪皚皚,我的學生伊拉懷孕了,擔心她因路滑摔跤,我就主動申請去她家為她上課。”張曉彤教給伊拉很多學習漢語的技巧,對伊拉幫助特別大。“伊拉本想考完漢語水準考試6級後去北京語言大學讀研究生,但她現在改變了決定,選擇在我所在的學校攻讀碩士,並且選了我的導師做導師。”張曉彤説:“這種教學的延續在我們之間化作了愛心的傳遞,伊拉説如果可以的話,她想和丈夫、孩子以後就在中國長久地生活下去。”

  為不斷加強漢語國際推廣,近年來哈師大相繼向阿穆爾國立人文師範大學孔子學院派遣了3名中方院長、5名漢語教師和8名志願者教師,向俄羅斯其他孔子學院和各級各類學校派遣50余名志願者教師。

  “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中俄友誼發展,這是一次鄰裡之間溫暖人心的文化之旅。”黑龍江省教育廳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目前,黑龍江省已在海外建設7所孔子學院和22所孔子課堂。去年各孔子學院和課堂在漢語教學、文化活動、本土師資培訓、教材研發等方面開拓創新,共舉辦各類教學班700余個,各類學員近60000人,開展各類活動近千次。

  建立引進機制打造對俄人才培養平臺

  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使黑龍江省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

  漫步哈爾濱音樂學院校園,幾乎處處都能夠聽到悠揚悅耳的音樂聲,走入一間間琴房時,常常能看見俄羅斯教師一對一地俯身指導學生練琴。

  布格裏諾夫·安德烈就是俄羅斯教師中的一位。這位畢業于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並在該校鋼琴係任教的音樂家,在2015年來到哈爾濱音樂學院,成為首批俄籍教師。

  安德烈一週有14節課程,一對一教學共有7名學生。“中國學生都很用功,我會讓他們越來越好。”安德烈信心十足地説。

  實際上,正式批復成立不到兩年的哈爾濱音樂學院,如今已經聘任了包括鋼琴係、鍵盤系主任在內的12名高水準俄羅斯專家在學院擔任專職教師,並先後與聖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俄羅斯赫爾岑國立師範大學和哈巴羅夫斯克國立文化藝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為多渠道引進高水準俄羅斯專業人才提供了保障。

  “為未來中俄合作培養和儲備人才,這是龍江教育系統的使命。”黑龍江省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通過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打造對俄精英人才培養平臺,助推我省對俄文化教育全方位合作。(記者 韓雪 衣春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