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

2018-02-24 09:36:05|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李勝蘭

  “天保”工程實施20年來,大興安嶺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使干擾野生動物的人為活動大大減少,野生動物得以繁衍,種群不斷擴大,各種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數量得到恢復性增長。數據顯示,目前全區共有野生動物320種。獸類6目16科56種,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9種;鳥類16目40科250種(亞種),列入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46種;兩棲爬行類4目14種。

  記者日前在林區採訪途中,多次見到野生動物在林間穿行。據當地群眾介紹,自生態恢復之後,野生動物越來越多,特別是野雞、野鴨、飛龍鳥、雪兔、狍子、黑熊等屢見不鮮。有時,狍子和野雞會撞在高速行駛的汽車上。據地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同志介紹,“天保”工程實施20年來,各種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數量得到恢復性增長,近幾年還相繼發現縱紋腹小鸮、赤頸鸊鷉、紅腳隼、煙腹毛腳燕、醜鴨、黑枕黃鸝、鷦鷯、小白鷺、紫翅椋鳥和斑頭雁等新分佈種,其中煙腹毛腳燕、小白鷺和斑頭雁為全省新記錄。

  據了解,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大的國有林區,歷史上有“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的説法,開發建設50年來向國家貢獻大量木材的同時,也使森林資源和生態系統遭受了嚴重的破壞,野生動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1998年,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後,大興安嶺地區加強了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持續組織開展愛鳥護鳥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每年4月份的“愛鳥周”契機,在候鳥大量回遷的關鍵時候,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幾年來,相繼接到群眾報告並救助了金雕、棕熊、長耳鸮、蒼鷹、鳳頭蜂鷹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事例。

  在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大興安嶺地區有序開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建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19處,監測區84個,監測點351處,基本涵蓋了候鳥集中停歇、繁殖、越冬及取食地,初步形成了點面結合的監測網絡,加強對哨兵物種的樣本採集檢驗,排查野生動物疫病攜帶發生機率,有效進行受影響範圍和潛在危害監測預報,實現主動監測防控預警。為掌握候鳥遷徙路線,有效防控疫源疫病發生,建立南甕河、呼中、綽納河、北極村、雙河自然保護區5個環志站開展鳥類環志活動,彌補了我國最北部無鳥類環志活動的不足。(記者 劉大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