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龍江富硒第一村”

2018-04-26 09:11:44|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4月的風,拂過吐綠的山崗掠過冒青的樹梢,吹進黑龍江省海倫市長髮鎮長華村,將駐村工作隊的紅旗獵獵捲起。這面招展的紅旗下,長華村的幹部們正集結在一起,準備開始在整修完畢的路邊溝兩側栽花種樹。省國土資源廳扶貧工作隊派駐長華村“第一書記”孫恒,此時正和幾個村民商量備耕的事情。村民王德江説,有了駐村工作隊,我們日子過得不但比以前富裕了,還過得有底氣了,村裏變化太大了!村長孟廣義説,以前全村的人均收入是3300元,2017年達到了5920元,這些多虧了幾任駐村工作隊的幫扶啊。

  孫恒是省國土資源廳總規劃師,已是這個村的第二任幫扶工作隊隊長。他説,雖然他和隊員鄒存剛、王曉禹駐村才10個月,但國土資源廳在這個村已經幫扶4年了。4年來省國土資源廳累計為長華村投資項目、協調資金3000萬元以上。2014年7月,我省定點駐村扶貧工作全面啟動,全省成立了28個扶貧組,省國土資源廳被確定為第11組的牽頭單位,那時廳裏就明確了“務實扶貧、捆綁扶貧、規範扶貧、全面扶貧”的駐村扶貧總體工作思路。截至目前,長華村貧困戶原有298戶,經過幫扶脫貧,餘下62戶,如今每戶都有制定好的脫貧計劃。

  在進入長華村時,記者看到了“龍江富硒第一村”的標誌性大門。孫恒説,省國土資源廳根據工作專業和特點,把扶貧注意力放到了海倫農業地質成果的應用上。依託省國土資源廳在海倫開展的寒地富硒土地環境調查評價項目,他們與中國地調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溝通,利用一年時間對海倫市開展土壤環境深部調查。通過科學探測,長髮鎮的土地如今有了土壤微量元素“身份證”,為發展高端富硒産業提供支撐。他們還結合區域水資源勘查和松嫩平原地下水監測,開展扎音河南岸深層地下水勘查項目,在地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實施以井補渠,解決長華村泡田、插秧灌溉季節用水不足問題。

  海倫土壤富含硒元素,“在富硒農産品上做文章”,這個提議成了如今海倫市打造“黑土硒都”的進軍號。4年來,省國土資源廳根據工作職能,為長華村在補充耕地易地佔補平衡、農業地質勘測、環境治理和水文勘測等項目找脫貧攻堅的方法和出路。從最初的摸清底數,找準病根,到規劃先行,穩步推進,再到“扶業、扶基、扶心、扶志、扶本”“五扶”體系,讓長華村發生了巨變。

  2017年11月,駐村工作隊依託海倫土壤天然富硒的優勢,幫助長華村掛牌成為黑龍江壹豐科技有限公司的富硒高蛋白大豆基地,以每市斤高於市場價1角錢價格,收購了村裏8000畝大豆,戶均增收700元左右。從今年開始,整合長華村耕地,統一品種,改良種植方法,訂單收購全村大豆進行深加工,形成村企利益聯結體,長期穩定增加農民收入。

  駐村工作隊為了讓長華村的農産品攥成拳頭闖市場,駐村後不久就幫助註冊成立了海倫市坤諾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整合水田1000畝,統一種植綏粳18品種,帶動全村由賣水稻向賣大米轉變。利用省財政50萬專項扶貧項目資金,投入30萬元建設大米包裝車間,建立電商平臺,拓展富硒大米銷售渠道;投入20萬元,將62戶貧困戶捆綁入社,享受股份分紅,戶均預計增收800元左右。發展新型光伏産業帶動脫貧。建設300千瓦光伏項目,帶動59戶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脫貧,戶增收1500元左右。他們的長遠打算是,等村裏貧困戶全面脫貧後,這些收益的分紅就用於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記者隨扶貧工作隊在長華村走家串戶,看到了農村裏令人覺得“稀罕”的不常見設施:村民家門口的垃圾箱、村裏帶硬化的U型槽路邊溝、太陽能路燈、造型別致的鐵柵欄,村頭還有一個帶木制回廊的小廣場和帶荷塘的小公園。村婦女主任滿惠敏説,我們村裏設立了環境獎勵基金,村裏田間地頭的農藥瓶、塑膠秧盤等廢棄物都有償回收,按照駐村工作隊説的,我們要改善和解決地表水污染問題,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

  如今,長華村不但有了新的村容村貌,還樹起了文明新風,貧困戶有了自主脫貧意識。扶貧工作隊就趁熱打鐵,逐戶制定幫扶方案,對想幹事的貧困戶,在資金和政策上重點幫助,有養鵝意願的送鵝雛,有養豬意願的幫助蓋豬圈。省國土資源廳各處室也加入到幫貧扶困行動中去,幫助村裏解決秧歌服、廣場舞服裝和鑼鼓鈸。廳直屬黨支部每季度到村開展支部聯建活動,廳裏各部門全面落實廳黨組“支一招、辦一事”要求,各黨支部迅速行動,共同研究脫貧措施,開展好支部聯建,讓農村黨員開闊眼界、提升思想境界。

  走進長華村,村民們挂在嘴邊的就是感謝,唸唸不忘的就是黨的好政策、國土資源廳的幫扶,還有那些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駐村工作隊。4年來,長華村的貧困戶家裏、村委會、田間地頭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翻看一張張駐村工作隊日常的照片,能看到他們的汗水,感受到他們的用心,體會到他們的堅持。“吃健康長壽富硒米,助長華百姓脫貧夢”這是扶貧隊為海倫富硒米寫的宣傳口號,也是他們扶貧的決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