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科技警務回應百姓訴求

2018-09-05 09:42:29|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恪守為民之責,踐行為民之舉。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東萊派出所積極探索“互聯網+”時代下的警務新模式,做強科技警務,深化定制服務,在大小商戶集中、社會治安管理難度極大的轄區內,以保平安、送服務、促發展為落腳點,積極回應百姓訴求,不斷刷新服務品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提升了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科技警務引領打造平安環境

  東萊派出所轄區是哈爾濱市道外老城區的最大“商圈”,不到1平方公里的面積,聚集著陶瓷、建材、種業批發等各類大小商戶近500家,人流、車流、資金流集中,打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成為優良區域營商環境重中之重。近一兩年時間,東萊派出所緊跟科技發展步伐,率先探索“互聯網+”警務新模式。

  他們建立轄區企業警務微信群,創新搭建智慧互動的全天候信息服務平臺,即時向轄區企業通報治安防範信息、警情、典型案例。數據顯示,僅年初至今,東萊派出所就為企業提供風險預警信息、預警防範建議121條。

  利用轄區監控點位密集的優勢,東萊派出所探索建立了企業“探頭站崗、滑鼠巡邏、24小時人防”的人機結合智慧防控模式,步巡、車巡、視頻巡邏三位一體的巡控機制,最大限度為企業營造安全平穩的治安環境。

  近期,東萊派出所進一步織密“天網”、打造無死角、全覆蓋監控系統。同時,將商戶、物業、企事業單位的保安力量和市場攤主組織起來,擇優納入志願者聯防隊,加強對轄區重要地段、高發案時段以及複雜部位的日常巡邏。據統計,年初以來,東萊地區的刑事案件發生率同比下降12.7%,治安案件下降23.5%,涉企案件

  發案數為歷年來最低。

  量身定制服務順應民生期待

  “站在企業角度,期盼最多、要求最多的,是在審批服務事項上,能夠簡化手續、縮短時間、事情能辦得快捷順當。”東萊派出所教導員馬穎告訴記者,這已是東萊派出所民警的共識。圍繞不同企業需求,東萊派出所提出了“程式最簡、體驗最優”的服務標準,鼓勵和支持民警利用互聯網創新服務措施,提升營商環境服務水準。

  東萊轄區的道外客運站,日均客流量近5000人次,其中,短暫休息及中轉的旅客較多。按照相關規定,住宿人員入住必須實名登記,如果入住人員沒帶身份證則需旅店安排專人陪同到派出所核對身份登記後才能入住,一來一回最少需要半個小時。為給住宿人員帶來更便利化的服務,派出所民警與軟體開發公司共同研發了“東萊派出所住宿人員身份查詢系統”。沒帶身份證的顧客,只需要使用手機掃描識別二維碼註冊,登錄填寫信息拍照上傳、提交審核通過、點擊刷新後即可辦理入住。網絡在線操作,整個過程僅需3到5分鐘,效率提升了近6倍,年初至今受益旅客達200余人。

  順應民生期待,東萊派出所還把服務方式延伸到窗口辦證。“群眾來所辦理業務,只要基本要件具備,且民警對需辦理的事項可查詢真實性,哪怕申報的材料及相關證明有所缺失,戶籍民警也先期予以辦理,群眾可以後續補齊相應材料交由入戶的社區民警帶回。”東萊派出所教導員馬穎説。

  提供跟進服務助力企業發展

  針對企業特別緊急事項,專門開設“直通車服務”,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巧辦”,提供跟進服務,助力企業發展,是東萊派出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服務轄區企業的務實之舉。他們主動將企業生産經營、經濟效益、安全穩定、發展需求等情況納入日常工作範疇,隨機到訪、有求必應。

  雙城農民張廣福是全國百強種糧大戶。2015年,他與當地300余名種植玉米的村民成立供銷合作社“玉米故事”。張廣福表示,從合作社落戶時300萬元註冊資金起步,到如今成為資産達2000余萬元的利稅大戶,都得益於東萊社區民警的幫助。選址開店得到民警的細緻參謀,店內日常糾紛得到民警及時化解,遇到經營難題,民警還幫他訂閱高端期刊以求開闊視野。記憶最深的是去年冬季的一個晚上,存放玉米粉的倉庫樓上自來水管爆裂,價值近400萬元的玉米深加工原料怕濕怕潮。因當時不在哈爾濱市,他就撥打了民警薛飛的電話。薛飛第一時間聯繫物業堵住漏點,和戰友一起蹚著沒踝深的水把加工原料往外搶。“他幫我們挽回經濟損失370余萬元!”張廣福每次回憶這事都滿懷感動。

  目前,在為企業服務過程中,東萊派出所每個社區民警都成為了一個流動的辦事窗口。民警們以企業經營範圍為單位建立了“企企助”微信群。遇到有群眾需要找工作或者企業招工,民警還會把信息分別發到相關群內,提供無償“仲介”。

  結合轄區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東萊派出所分層次、分批次組織開展“進企業、除隱患、保安全”各類宣傳教育活動,實現了治安防控及涉企服務“零盲區”,經濟發展環境日益向好。(趙磊 記者 韓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