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裏的一把“火” —— 大興安嶺地區管護區(林場)推動解放思想大討論暨黨員創業就業培訓示範班側記

2018-12-24 13:05: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北極歲末,滴水成冰。但中國最北黨員幹部教育基地——漠河前哨學院卻熱浪翻涌。大興安嶺地區管護區(林場)推動解放思想大討論暨黨員創業就業培訓示範班在這裡開班。課堂互動式教學、頭腦風暴式研討、項目展示式參觀、寒極實景式體驗、網紅推介式示範……一團凝聚智慧與激情的創業之火,從神州北極點燃,攪熱了八萬里興安。

【黑龍江】【供稿】冬天裏的一把“火” —— 大興安嶺地區管護區(林場)推動解放思想大討論暨黨員創業就業培訓示範班側記

大興安嶺地區管護區(林場)推動解放思想大討論暨黨員創業就業培訓示範班學習現場。

 紅色坐標——連成一條心

  “這期培訓班設在曾受中共中央和中組部4次表彰的漠河前哨林場,為的就是讓全區企業黨員現場感受‘林區轉型示範場,生態建設排頭兵’的創業經驗,堅定‘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政治信念,在祖國最北的寒極,掀起解放思想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熱潮!”開班式上,大興安嶺地委組織員辦副主任于彬如是説。

  坐標穩,黨心定。為期三天的培訓中,121名組工幹部和企業黨員代表集中學習了《黨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邊境村(管護區)黨員隊伍建設、發展管護區經濟的現實意義及目標任務等,並圍繞解放思想推動高品質發展開展了集中研討。培訓通過黨校教授講政策、組工幹部講業務、行業專家講技術、創業典型講經驗,在全區掀起自主創新、全民創業的熱潮,有力推動了林業一線解放思想大討論,促進林區黨建工作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為建設龍江新興安提高堅強的組織保障和智力支撐。

  紅色誓言——同唱一首歌

  “我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

  在“點篝火·鑄丹心”林區文化體驗主題活動中,漠河市委副書記敬海新,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恒勤共同點燃象徵希望和力量的篝火。零下30度的北極寒夜,全體黨員共同唱響《我宣誓》,用共産黨員的錚錚誓言,向半個多世紀以來“戰嚴寒、破禁區”的大興安嶺開發者、建設者致敬。

  熊熊篝火照亮了北極的夜空,也照亮了黨員堅定的臉龐。 同樣,在前哨林場的精神圖騰——“J-50”拖拉機的實景雕塑下,全體黨員面向黨旗再次重溫入黨誓詞。從木材生産到生態轉型,大興安嶺為國戍邊、為黨盡責、為民服務的初心始終未改。

  體驗林區文化,淬煉興安風骨。在前哨林場先鋒街的墻體文化上,60個字的大興安嶺精神格外醒目。雪地拔河、潑水成冰,與會學員用林區特有的文化符號,傳承大興安嶺幹部群眾在冬季氣候極其寒冷、生産條件極其艱苦、生活環境極其惡劣的條件下,以苦為榮、以苦為樂的寶貴精神財富。 

【黑龍江】【供稿】冬天裏的一把“火” —— 大興安嶺地區管護區(林場)推動解放思想大討論暨黨員創業就業培訓示範班側記

大興安嶺地區管護區(林場)全體黨員共同討論創業經驗。

 紅色矩陣——共圓一個夢

  “我們林場在水溝附近種了六千株沙棘,為啥不成活?”

  “大興安嶺地區種沙棘什麼品種最適合?”

  “沙棘果銷路怎麼樣?效益怎麼樣?”

  來自地區科協的正處級幹部馬文海講完《沙棘的種植技術》,還沒走下講臺,就被黨員團團圍住:有諮詢技術細節的,有協商合作事宜的,有要微信和手機號碼的,互動教學場面火爆。

  “聽完專家講課,才知道沙棘耐旱耐貧瘠。明年我們要按專家教的技術抓生産,實現職工增收,企業增效。”松嶺區壯志林場副場長劉立岩對明年擴大沙棘種植規模充滿信心。

  生態種植集體增收,網紅直播自主創業,旅遊産業打造品牌,會務經濟轉型發展。一節節技術含量高、操作實效強的生産經營技能培訓,讓黨員們的創業藍圖越來越清晰。

  “釋放生態建設新優勢”“加快培育産業發展新動能”是大興安嶺地委解放思想推動高品質發展大討論“十大專題”的重要內容。與會的市、縣、區、局組工幹部和黨員代表結合自身實際,圍繞解決生態經濟發展不快、林區産業新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展開座談研討。大家進一步認清了“産業興則林區興,産業強則林區強”的重要意義,紛紛表示,將進一步挖掘優勢,搶抓國家東北振興、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政策機遇,優化産業結構,加大創新驅動,打造精品項目,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産業發展格局,不斷推進林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真正打造成金山銀山。

  涅槃之火,重燃希望;創業之火,凝聚力量。從神州北極到興安之巔,從呼瑪河畔到十八驛站,如火如荼的管護區經濟發展熱潮,正以紅色矩陣的風骨,擎起森工企業的脊梁。(許崴 徐柏林 李思瑤 辛佳興 編輯 劉才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