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打造城市文化的“紅色名片”

2019-01-02 13:59:10|來源:光明網|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狂嘯的北風,冰冷的河水,天邊的雲霞像燃燒的火焰。深冬的牡丹江邊,記者靜靜地肅立在八女投江烈士群雕前,仿佛看到冷雲等八位青春年華的抗聯女戰士,手拉手肩並肩,向日寇打完最後一顆子彈,躍入滾滾江水,英勇就義。青春的鮮血融入了奔騰的牡丹江,今天,牡丹江跳躍的浪花依然在歌唱著革命英雄們氣吞山河的故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今年全面打造“紅色文化之城”,傳承黑土地的紅色基因,積極加大對紅色文化資源的繼承、保護和弘揚。

  “牡丹江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我們利用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使之成為塑造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創新城市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和支撐。”牡丹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蘇動情地説。

  英雄輩出的紅色沃土

  位於牡丹江綏芬河市花園路黎樹街2號的“大白樓”是一座典型俄式風格建築。“這座大樓有百年的歷史,它見證了綏芬河的發展,也見證了中國革命。”工作人員介紹道,“在黨的‘六大’召開前後,許多代表入境後曾下榻於此。”如今,這裡成為中共六大暨綏芬河紅色國際通道紀念館,免費對公眾開放。

  依託中東鐵路,共産國際在中國設立了秘密交通站,中共在綏芬河、哈爾濱、滿洲裏等地設立地下交通站,綏芬河成為早期中國共産黨與共産國際和蘇聯共産黨保持密切聯繫的重要通道。這條中國革命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紅色國際秘密通道,留下了早期革命家開展工人運動、組織武裝鬥爭、參加中共六大的光輝足跡。

  牡丹江市擁有數量眾多、極為珍貴的革命遺址遺存,重點革命遺址200余處,其中馬駿紀念館、楊子榮紀念館、侵華日軍東寧要塞遺址、“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綏芬河紅色國際通道紀念館等5處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在戰爭年代涌現出的馬駿、八女英烈、陳翰章、姜墨林、楊子榮等一大批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在今天,他們的英雄事跡依然激勵著國人奮發圖強。

  “牡丹江紅色文化底蘊深厚。”曾參與牡丹江紅色文化資源普查工作的牡丹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郎勇對此如數家珍:“這裡是中國共産黨在東北最早建立組織並開展活動的地區之一。東北抗日聯軍十一個軍,有九個軍在牡丹江地區進行過抗日鬥爭;東寧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的戰場;解放戰爭期間,在牡丹江誕生了人民空軍和東北聯軍炮兵學校;寧安為全國土地改革提供了示範,寧安農場是‘國墾第一場’,成為北大荒精神的發祥地……”

  讓紅色文化可尋可看可講可説

  “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一本書《林海雪原》、一部戲《智取威虎山》,讓剿匪偵察英雄楊子榮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

  牡丹江海林市作為楊子榮的戰鬥地和犧牲地,在原有基礎上高標準建設了楊子榮烈士陵園紀念館,在楊子榮剿匪紀念地初步建成了“紅色長廊”“英雄廣場”“九群二十七地堡”“威虎山剿匪紀念碑林”。

  東北抗聯黨性教育基地將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牡丹江地區第一個黨支部舊址、中東鐵路機車庫、老二團駐地舊址、孤榆樹東北抗聯密營、中共六大紀念館等作為黨員培訓的現場教學點,自今年9月開班至今已舉辦13期、培訓1400余人。

  “要將紅色文化遺址保存下來、革命精神傳承下去,讓紅色文化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説。”海林市文廣新局局長田新忠表示。

  今年6月,牡丹江市全面啟動為期兩年的紅色文物資源普查及保護利用工程。截至目前,共普查紅色文物資源70處,其中復查51處,新發現19處。

  在牡丹江師範學院中國抗聯研究中心,李洪光主任正帶領研究團隊對東北地區抗聯遺址、遺跡進行調研,同時,組織校內外專家,深入凝練東北抗聯精神,推進東北抗聯精神研究。11月2日,中國抗聯研究中心聯合穆棱市文廣新局、文管所等多個部門在穆棱懸羊砬子發現24處抗聯密營址點。該密營址為牡丹江市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較大的東北抗聯密營址之一,屬於軍事設施較完備的戰爭遺跡地。

  中國抗聯研究中心還依託學校圖書館建立了東北抗聯文獻數據庫。“目前,我們已從日本國會圖書館、俄羅斯國防部檔案館等機構蒐集東北抗聯相關文獻500余冊,已經完成所有中、日、俄文獻資料的數字化工作。目前正在籌建‘東北抗戰影像數據庫’。蒐集、整理反映東北抗戰的攝像歷史作品、口述史,打造完善的影像庫資源。”中國抗聯研究中心陳君博士説。

  革命精神化為城市發展內生動力

  牡丹江人流最密集的江濱公園裏,76歲老黨員李易智製作的紅色文化展板吸引很多群眾圍觀,而這已是他宣講紅色文化第20個年頭。

  20年裏,李易智先後組織不同內容的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展覽700余場,觀眾多達50余萬人次,受教育的青少年達20萬人次以上。他的“紅色宣傳車”成了牡丹江大街小巷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牡丹江林口縣刁翎鎮三家子村西北的柞木崗山東麓,冬日的烏斯渾河凝結成冰,1938年10月,抗擊日寇的八位女戰士在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後投江就義。今年是“八女英烈”殉國80週年,牡丹江市舉行系列紀念活動和研討會,賦予“八女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將偉大的抗戰精神和東北抗聯精神轉化為牡丹江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牡丹江師範學院音樂廳,音樂與舞蹈學院師生們正在排演歌舞史詩《永不磨滅的信念》,作為主創團隊,師生們從2016年至今已經在全省巡演31場,但為了達到更好的演出效果,他們還在不斷排演、完善。

  “在激昂的樂曲中,仿佛走進白山黑水,置身昔日被日寇鐵蹄踐踏的東北大地,愈發明白了東北抗聯戰士們的英勇精忠。唯有刻苦練習,在舞臺上將他們的精神力量傳遞給更多的觀眾,感染更多的人,才是對他們最好的紀念。”參演學生徐浩然説。

  牡丹江市通過紅色文化圖片展、聽老紅軍講故事、“紅色足跡”研學旅行活動等,多形式、全方位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使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在青年一代中傳承。

  “我們將深入推進紅色文化保護、研究、開發、創作、教育‘五大工程’,重點創作推出一批凸顯地域特色的紅色文化精品力作,紅色文化課題成果,叫響‘中國北方紅色文化之城’品牌。”陳蘇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