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之年”加油幹轉型振興再出發
打造中國北方四季風情全域旅遊示範城市。(李林 記者 李飛 攝)
大慶沃爾沃擴能改造,S60轎車將於11月份實現量産。 (記者 李飛 攝)
宏福公司現代農業項目。 (記者 李飛 攝)
興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10萬噸蛋品項目。(朱艷陽 黃曉麗 記者 李飛 攝)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大慶油田發現60週年、大慶建市40週年。在大慶發展史冊上具有標誌性和里程碑意義的這個特殊年份,如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如何勇於擔當、奮力前行,如何放大優勢、深挖潛力,如何直面挑戰、紮實工作?大慶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以赴抓發展、促改革、優環境、惠民生、轉作風,奮力推動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加快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
轉型振興再出發,“大慶之年”加油幹。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4%,地方經濟增長7.5%,規上工業增長1.3%,製造業佔GDP比重提高到15%,萬元GDP能耗下降3.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9%,固定資産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和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油氣當量穩定在4000萬噸以上,連續重整裝置子項目建成投産,建設國家能源陸相砂岩開採研發中心。
抓共建促融合鞏固油化經濟根基
穩定油氣能源生産。全力以赴支持油田公司打好“搶産奪油”攻堅戰,確保大慶油田油氣當量穩定在4000萬噸以上,鞏固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地位。
穩步發展中直化工。支持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力爭連續重整裝置子項目9月份建成投産。支持煉化公司石蠟項目建設,支持中藍石化公司實施技術改造升級項目。
合力推動改革創新。紮實推進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及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啟動物業、供熱等設施維修改造工程。共建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範區,抓好大慶油田和經開區兩個國家級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
大力深化科技融合。建立油化央企、地方政府和駐慶高校科技資源三方共用共享機制,培育一批科技成果産業化的平臺載體。加快突破體制機制限制,建設國家能源陸相砂岩開採研發中心,打造全國領先的科技創新平臺。
新建續建千萬元以上産業項目230個,其中超億元項目120個、計劃完成年度投資310億元。
抓投資上項目積蓄轉型發展潛能
全力推動項目前期準備。超前準備、提早動手,確保項目落地開工準備最快、用時最少、效率最高。重點開工建設星雲化工70萬噸聚碳酸酯、海潤20萬噸醋酸制乙醇等“化尾”項目,為承接好石化公司新增化工原料做好準備;開工建設宏福現代農業二期、金鑼大豆蛋白加工等項目,為提升農牧産品加工轉化能力打下基礎;開工建設溢泰240萬片砷化鎵晶片等項目,建成投用化合物半導體産業園;開工建設數字高新智慧園區等項目,帶動服務業升級。
全力推動項目包保服務。制定實施首席服務官代辦制度、服務團隊駐場制度,為納入全省産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和全省“百大”項目建設計劃的項目,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重點支持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加快建設,力爭9月份部分中交;支持沃爾沃擴能改造,確保S60樣車4月份下線、11月份量産;啟動運營大慶汽車城三期,建設汽車文化公園;支持豫港龍泉鋁材加工項目續建,完成一期精深加工18棟廠房及配套工程;支持伊品玉米深加工二期、國投30萬噸燃料乙醇等項目建成投産。
全力推動項目招商引資。建立“專班+園區”、“目標+考核”的招商機制,緊盯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承接産業轉移開展定點招商,緊盯重點企業做好供應端、採購端、研發端項目的配套招商,緊盯油化裝備市場和駐慶化工央企的原料供給、産品市場進行招商,全年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20個。
全力推動項目謀劃儲備。加快重點産業項目謀劃,建立市級重點産業項目庫,對入庫項目實施臺賬管理、動態監測、落地考核。堅持解放思想謀項目、搶抓政策機遇謀項目,加緊謀劃一批油化裝備製造存量資源裂變的項目、龍頭企業上下游關聯集聚的項目、新業態新經濟新平臺催生的項目,積攢産業發展後勁。
90%以上事項“最多跑一次”,企業設立時間控制在8天之內,“頭雁行動”引進高端人才,轉化科技成果150項以上。
抓服務提效能系統優化營商環境
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推動民營經濟發展33條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構建“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機制,對貢獻突出、成長性好的民營企業“一企一策”專項扶持。
加快推行“1+4”政務服務。建立“一網”縱向聯通省、市、縣區、鄉鎮和街道,橫向聯通專業部門的“四級網絡”,實施跑一次、不見面、延伸辦理、複雜事項“四個清單”管理,建好實體、網絡、移動、自助“四種形式”的服務大廳,確保90%以上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70%以上事項實現“網上辦”。動態梳理行政權力事項清單和工作流程,能取消的堅決取消,能下放的全部下放。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完善市場主體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
完善“一件事”聯審聯辦機制。對固定資産投資事項實行“一表申請、一窗受理、疑難會商、限時辦結”。企業設立時間控制在8天之內。
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建設公共資源交易遠程開標系統、政府採購網上電子商城,實現政府採購、建設工程、交通水利等領域交易活動全程網上運行。
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制定政府出資産業基金管理辦法。支持銀行機構開展産品創新,更好服務國企債務融資和項目建設融資,扶持重點企業上市。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落實高端人才引進“頭雁行動”,加快引進一批企業家人才。實施“人才引進高校行”“雙百培養計劃”,幫助高校院所、中小學校和醫療機構引進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幫助地方企業引進技術人員和産業工人,用更加靈活、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引人留人育人。
強化科技創新。實施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平臺建設,培育重點實驗室2個,轉化科技成果150項以上。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制定出臺“意見”,厘清政商界限,明確服務任務,提高服務品質。完善信息公示和聯合懲戒機制,健全投訴舉報制度。
實施“十項暖心行動”。
抓實事用真情更好保障改善民生
大力度實施就業促進行動。搭建駐慶高校畢業生本地就業服務平臺。抓好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扶助重點群體就業。
大力度實施教育提質行動。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實施高中教學品質提升計劃,擴大職業教育“雙元制”改革試點。
大力度實施全民健康行動。探索實行公立醫院薪酬制試點和市場化的智慧健康服務試點。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為鄉鎮衛生院動態補充醫學院校畢業生。建設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現行政村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全覆蓋。
大力度實施文化惠民行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大慶精神新時代內涵“七進”教育,推動基礎創建常態化。加強文化精品創作,推出一批文藝作品。
大力度實施社保提標行動。建設“12+1+N”特色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群供養標準。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落實困難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助保貸款政策。
大力度實施情暖大慶行動。落實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救助機制,建設愛心驛站、公益超市,關注關愛農村“三留守”人員、殘障群體和鰥寡孤獨老人。
大力度實施老區改造行動。推進老舊小區供熱供水、居住環境和樓體外立面改造。
大力度實施冬日暖居行動。建立低溫小區、低溫樓、低溫戶臺賬,實施現有老舊供熱管網分期分批改造工程。
大力度實施平安創建行動。強化應急體系建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下力氣抓好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深化智慧警務建設,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探索構建防控前置、高效打擊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
大力度實施基層治理行動。充分運用律師、人民調解介入信訪工作的“大慶模式”,依法處理各類信訪問題和信訪積案,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初始狀態。
新增規上企業46戶,建設石化産品加工産業園、新型功能材料産業園和天然氣專業園區。
抓存量引增量提升地方工業品質
實施保規晉規計劃。採取措施分類推進停産半停産企業釋放有效産能,引導“潛力股”企業擴能改造,支持臨規企業加強技術儲備、改進工藝路線、優化産品結構,力爭新增規上企業46戶。
推動既有存量裂變。制定存量資源盤活專項支持政策,通過招商盤活一批資源閒置、産權關係明晰的企業;採取股權融資、資産質押、債轉股等方式扶持一批資金短缺、資金鏈斷裂、經營困難的企業;啟動司法拍賣程式清理一批嚴重違約、資不抵債、圈佔土地的企業;推動成果轉化落地一批實驗室研發與産業化應用有效嫁接孵化的項目。
提升園區基礎功能。引進專業管理機構和團隊,市場化運營經開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啟動建設石化産品加工産業園、新型功能材料産業園和天然氣專業園區,加快推進園區配套項目。
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加快建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和B型保稅物流中心
抓改革擴開放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推進重點改革。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清晰界定部門職能。探索賦予高新區、經開區部分市級權限。深化建築工程領域管理機制改革,建立工程款按合同撥付、農民工工資按月支付的管理和監督辦法。深化市場化改革,推動政府非辦公類資産和企業非經營性資産向創造財富的生産部門配置。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抓好困難企業處置出清;完善市屬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內部“三項制度”,建立健全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
深化市校院所共建。創造條件建立中國地質調查局、大慶油田、大慶市政府和相關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機制,開展技術攻關和産業化實踐及應用。支持高校院所加快産學研用協同創新。鼓勵高校科學設置專業,為龍頭企業定向培養人才。
加強慶惠合作。建立大慶與惠州政府間定期會商機制,支持高新區、經開區與惠州的産業園區精準對接,再落地一批新成果。
擴大開放交流。加快建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和B型保稅物流中心。推動大慶與美國休斯敦、韓國昌原締結國際友好城市,加入世界冬季城市市長會議組織,與世界能源城市夥伴組織開展務實合作。
糧食總産穩定在100億斤以上,打造高端乳製品生産中心,486個村級單位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社。
抓振興補短板加快農業農村發展
全面提升種植業。落實糧食安全市長責任制,推動糧食生産由增産向提質轉變。建設農業“三減”示範基地200萬畝、綠色食品生産基地240萬畝,種植優質玉米600萬畝、水稻200萬畝、大豆100萬畝,糧食總産穩定在100億斤以上,給放心安全的“中國飯碗”多裝“大慶糧食”。
加快發展畜牧業。科學規劃畜牧養殖,堅持“養加”一體化發展。推進中以奶業、興和10萬噸蛋品、子赫牧業120萬羽大鵝、樂爾3萬隻種兔、大北農生豬等項目建設。
差異化發展縣區經濟。強化頂層設計,出臺支持縣區經濟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建立市財政統籌的稅收分成機制,鼓勵在全市省級以上園區間發展“飛地經濟”。支持各縣區培育1~2個特色優勢産業,抓好2~3個立縣立區産業項目。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綜合扶貧措施,確保林甸縣脫貧摘帽,全市剩餘的1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杜爾伯特縣、肇州縣、肇源縣和大同區貧困人口全部銷號。新建續建産業扶貧項目42個,增強“造血”能力。支持林甸伊利乳業項目建設,打造高端乳製品生産中心。
促進農村生産要素優化配置。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在486個村級單位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社,提升村集體經濟實力。
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開工建設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啟用建築垃圾消納場。
抓治理強修復保護綠色生態環境
開展全域全民綠化。通過政府引導、地企共建、市場運作、居民認領,推動空地插綠、公園增綠、圍礦添綠、繞湖補綠、護村植綠、環城擴綠,推進油田核心區生態修復,打造一批公益綠地、紀念林廊和彩化景觀。
加強污染綜合防治。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抓好“清四亂”專項行動,重點解決好松花江、嫩江等水域及沿岸的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問題。強化湖泊綜合治理,完成大龍虎泡水源地替代工程建設。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逐步淘汰縣域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全域禁止秸稈露天焚燒。
推動城鄉垃圾治理。編制城鄉垃圾綜合治理專項規劃,探索推進以鄉鎮轉運站、村屯收集站為重點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抓好肇源縣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省級試點。加快實施大慶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焚燒發電技改項目,開工建設大慶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加快運營東城區第二污水處理廠,啟用大慶市建築垃圾消納場,系統推進城市“五類垃圾”的分類處理。
開工建設國際航站樓,新建西城客運綜合樞紐。
抓管理重精細提高城市建管水準
打造順暢交通環境。健全城市交通導向系統,集中完善城市幹道出入口標識牌、夜間可視化指示牌。投放新能源公交車100輛,方便市民出行。加強停車管理,堅決整治停車亂象。
補齊城市重大功能短板。升級薩爾圖機場功能,開工建設國際航站樓,啟動航空口岸開放申請工作。推動綏沈公路肇松段、哈肇高速公路大慶段、哈大與大齊高速公路連接線等項目建設,打通大慶對外交通瓶頸。新建西城客運綜合樞紐,打造集多種運輸方式于一體的換乘中心。
創新網格管理模式。出臺城市精細化管理實施辦法。建立“居民需要、街道呼叫、部門響應、企業即到”的街道服務模式。
綜合整治市容環境。建立“城市傢具”檔案,推進城市標識配套、街路硬化鋪裝、城市亮化改造。全面排查治理城市環境臟亂差、基礎設施丟失破損等突出問題,提升城市品位。
推進城市細部治理。逐年分步實施油井用地、廢棄地、邊角地改造,建設完善口袋公園、微型廣場。提高鐵路東西兩站、薩爾圖機場等城市窗口部位綜合管理和服務水準。下力氣整治物業管理不到位、服務不達標等突出問題,實施物業服務行業優勝劣汰。規劃建設一批便民小市場,為解決低收入群體就業、方便社區居民生活創造必要條件。
加快打造中國北方四季風情全域旅遊示範城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10%。
抓供給帶需求推動消費市場升級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抓好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完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大力推進大慶旅遊全産業鏈一體化項目,精心策劃石油工業遊、濕地溫泉遊、草原自駕遊、鄉村休閒遊,加快打造中國北方四季風情全域旅遊示範城市。
推動“競技體育+群眾體育”並進發展。辦好斯諾克國錦賽、全國鐵人三項聯賽和全國田徑錦標賽等專業性賽事,高水準承辦全國帆船帆板俱樂部分站賽、省第六屆體育舞蹈錦標賽等群眾性賽事。
推動“線下實體+線上平臺”互動發展。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建設,支持線下商貿企業、本土電商企業和國內知名電商平臺開展戰略合作,擴大特色産品網絡銷售,力爭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10%。
推動“健康+養老”組合發展。建立健全養老機構綜合評價體系。推動既有旅遊項目植入養老功能、提供養老服務。開發微型養老、就近養老、康復養老産品。探索建立社區居家養老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推進智慧養老、數字養老等業態加快發展。(記者 李飛 葉雲貴)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