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縣推進黑土地保護 夯實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基礎

2019-04-09 10:35:07|來源:人民網|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克山縣緊緊圍繞耕地品質提升、生態環境改善、農業增産增效,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通過深入推進農業“三減”,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種植,全面實施耕地輪作制度,推廣農牧循環模式,加強黑土綜合治理,實現黑土品質全面提升,夯實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基礎。

  克山縣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耕地面積302.7萬畝,其中黑土耕地面積249.15萬畝,佔耕地總面積82.31%,肥沃的黑土,是大自然饋贈給50萬克山人的珍貴禮物。

  怎樣讓寶貴的黑土地資源實現綠色循環利用,實現糧食産能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不僅僅是擺在克山縣眼前的問題,也是全市面臨的共性問題。多年來,克山縣大力實施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技術戰略,讓土地真正實現“一兩土二兩油”的目標。

  在克山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了解到,2018年,全縣秸稈還田面積25萬畝,其中秸稈翻壓還田面積24.2萬畝,秸稈覆蓋還田面積0.8萬畝,有機推肥施用面積14萬畝,測土配方高效施肥面積11萬畝;2019年,秸稈還田面積25.8萬畝,其中秸稈翻壓還田面積24.6萬畝,秸稈覆蓋還田面積1.2萬畝,有機推肥施用面積14.8萬畝,測土配方高效施肥面積9.4萬畝。力爭到2020年,項目實施區域內耕地品質平均比2017年提高0.5個等級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3%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7%以上,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7%以上,黑土耕地耕層厚度達到30釐米以上,土壤ph值穩定在6到7.5,測土配方高效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化肥利用率達到42%以上,主要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

  克山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孫開學介紹,為保護克山黑土這一獨特優質的農業資源,實現耕地永續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施用腐熟有機肥,可提高土壤耕層厚度、提高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少環境污染,真正實現品質興農、綠色強農。

  該縣在實施黑土地保護過程中,除綜合應用農機、農藝等技術措施之外,還強化政府主導,建立黑土保護長效機制,突出規劃引領和資金扶持作用,統籌推進黑土保護利用工作。2015年起,將黑土保護列入全縣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制定《克山縣黑土地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2017年與中科院東北地理研究所劉興土院士合作,建立全省首家黑土保護院士工作站,形成以院士工作站為龍頭、縣鄉村三級科技服務為支撐、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為承接的黑土保護工作服務體系;近兩年又通過項目支撐、財政補助的方式,將農業補貼資金與黑土保護掛鉤,將農業綜合開發、千億斤糧食産能工程、土地整理項目整合打包集中投向黑土保護區,到2018年,累計投入黑土保護資金達到2.95億元,有力支持了黑土保護利用工作深入開展

  為確保項目的延續性和可持續性,克山縣成立了黑龍江省首家黑土保護院士工作站,引進國內唯一研究黑土保護利用工作的中國工程院劉興土院士及專家團隊,通過技術服務、技術示範和新産品推廣應用,減少環境污染,切實保護黑土地,提高主要農作物的産量和品質。

  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項目經過三年的運作,總結出可複製、可推廣、可落地的玉米原茬地播種免耕覆秸一體化技術模式和秸稈粉碎翻壓還田與米-豆-薯輪作技術模式。項目區耕地地力比執行前提高0.5個等級以上,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達到44.9g/kg,比項目執行前提高3.2%,達到了提高3%的目標,耕層厚度得到了增加了6.5cm。

  黑土地保護換來的是一系列的成果,劃定大豆保護區230萬畝、糧食生産功能區23.29萬畝,優質高效作物種植比例達到44%,馬鈴薯新技術示範田最高單産達5.74噸,超過黑龍江省馬鈴薯單産5噸的歷史記錄……一項項數據表明,克山縣通過黑土地保護推進工作,使農業現代化水準得到不斷提升。(記者 韓婷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