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多舉措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富錦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市委一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以“作風建設年”為主題,始終堅持把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作為服務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全力打通金融服務壁壘,完善金融服務體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市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力,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突破。2018年,全市金融機構共為65家企業發放貸款餘額29.23億元,貸款加權利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培育新型融資戰略合作體系
圍繞資金供需雙方合作交流渠道不暢問題,認真梳理銀企雙方“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癥結,有針對性地“牽線搭橋”。富錦市出臺了《富錦市扶持和促進企業發展暫行辦法》《富錦市“雙創”貸款扶持政策》等制度規定。成立了富錦市小微企業貸款服務中心、“雙創”貸款投放中心,創辦“銀企沙龍對接交流會”,不定期組織銀行、企業開展對接活動。實施市級領導聯繫金融機構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主動對接聯繫省市建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贏得理解和支持。組建服務企業專班,班子成員帶頭包保重點企業、産業項目,職能部門靠前落實項目跟蹤配套服務。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活動,了解掌握企業生産經營、項目進展、融資需求,以及銀行信貸政策、融資要求等相關情況,提供“一對一”的保姆式服務,不斷把銀企合作引入深層次、全方位的發展軌道。2018年富錦市3家金融機構與9家企業在平臺上成交額23.78億元,居全省第一。
營造靈活高效融資服務環境
針對企業反響最為強烈的融資門檻高、審批慢、效率低等問題,積極推動金融機構改進融資服務方式,提高融資服務效率。富錦市組織財政、工信、農業等部門與金融機構進行數據對接,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融資審批效率。建行建立“互聯網+”小微企業信貸平臺,將原來需要貸前調查、人工申報、縣市機構上報、省級審批多個環節,改為客戶自助申請、系統自動審批,使用手機APP就可實現貸款申請和支用,實現秒貸秒批。審批時限由原來最多60個工作日減至現在手續齊全18秒即可完成審批,大幅提高了融資審批效率。
推動金融機構降低擔保門檻,在將31種微利項目納入“雙創”貸款對象基礎上,把擔保貸款由原來3人擔保減為1名財政持卡人員擔保。鼓勵金融機構通過降息方式,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2018年,哈爾濱銀行為富錦東方熱電公司完成流動資金貸款7000萬元,貸款利率低於同業金融機構利率6.98厘。結合“誠信富錦”信用體系建設成果,依託大數據風控技術,促成建行實行“一次授信,多年週轉使用”的靈活授信、用信模式。結合企業資金需求,創新流動資金貸款及還款方式,對經營正常而臨時轉貸困難的小微企業,可以直接轉貸,減少轉貸成本。推動銀行擴大抵押物、質押物範圍,解決企業抵押物不足的“缺陷”。在哈爾濱銀行探索以“抵押+保證+股權質押”三結合的方式,為二龍山糧庫倉儲庫房改擴建工程投放貸款2800萬元,推動項目順利建設;在龍江銀行探索“房産抵押、收費權質押及自然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相結合方式,為富錦宸龍生物熱電聯産工程項目投放貸款6100萬元,有效解決了企業融資難問題。
力促企業盤活做大銀企互惠雙贏
在推動企業提升資質的同時,引導金融機構與企業“點對點”對接。組織金融、財政、農業部門與省建行等金融機構對接,引導建行推出“小微快貸”和“雲稅貸”等金融服務産品,農行推出“微捷貸”“微易貸”“稅銀通”3款線上普惠金融産品,均在實際運行中極大地方便了企業融資。創新多元融資模式,暢通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等多元化參與渠道。設立5000萬元産業發展引導基金,借助政府資金的“撬動”力量,促進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有效融合。以大錦農公司為例,2015年該公司因資金不足開始陷入停産關停狀態。2018年以來,富錦市委市政府主動作為,協調省、市農發行投放了利率5%的低息貸款4800萬元,吸引社會資本完成後續投資2.6億元,全面激活了企業發展活力,開工建設肉雞屠宰加工、飼料加工、生物有機肥、商品雞雛孵化、有機水稻種植等項目,形成了種、養、加工、物流、銷售“五位一體”的現代農業循環企業。目前,日屠宰肉雞2.5萬隻,吸納就業600余人,已成為我省東部最大的肉雞屠宰加工和綜合利用項目之一。
投入5.6億元建設園區公用綜合管廊、道路等基礎設施,助推國投象嶼生物能源、北安海資、福慧食品等企業共享象嶼生化公司的澱粉乳、蒸汽、電力等生産資源,通過低價原料、低成本要素的疊加共享,減少企業投資成本、縮減投産時間,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和投資吸引力。(記者 劉億服 韓奪 李凡寶)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